总有些东西令我们泪流满面(二十一)
2002-04-05 19:29:36
来源:星星生活

福冈,日本九州一个温暖的城市。日本侵华未期,曾经有超过5000名劳工在福冈从事过奴隶劳动,奴役他们的公司的名字至今还如雷灌耳,这个名字就叫三井。2000年5月,16名幸存的中国劳工在福冈提出诉讼,被告是三井公司和日本政府。经过一年多的审理,今年4月26日法院将做出一审判决。3月2日,福冈日本律师团到北京和原告见面,针对4月26日的判决商量下一步的策略,我们也赶往北京采访,在那儿,我遇见了这名日本中学老师。

我后来想,在这个时候遇见这个人,也许是一种命运使然。

许多天了,一直心情忧郁。我的拍摄进展顺利,可我的筹资工作却一筹莫展。传来的每一个消息都令人失望。我自以为会打动人的那些理由,发出去却像进了黑洞,听不见任何声响。可上了路的车还得继续行进。车轮滚动起来了,我不能让它停下,但再走下去,可能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危险。

有时候,我会问一下自己:如果一直没有资金注入,我该怎么办?我不敢想,也不愿想,只能咬着牙对自己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但某种情绪却在悄悄地渗了进来,让我即使在忙得无暇吃饭睡觉的时候也觉得有一丝浸入心肺的悲凉。

一天,从一个拍摄地点回到家里,一个人面对熟悉的电脑独坐,突然想:你为什么离开了你熟悉的一切,闯入这个本来不属于你的领域?操这份你操不了的心?你本来不是有一种稳定的工作、优厚的收入和悠哉游哉的生活吗?

就在这个时候,我遇见了这个平凡的日本中学教师。

如果走在中国的大街上,没人能认出他是日本人。他和我们见惯的中国教师太像了,包括他不甚讲究的衣着,理得很规矩的头发,和脸上那种谦和的、甚至有点拘谨的笑容。他在福冈一所商业学校里做历史教师,这一生,都过着安安稳稳的、不富裕但衣食无虞的生活。一次偶然听说的事情改变了这位教师的生活轨迹――

1991年,他听别人说他所在的小镇当年有几千名中国劳工,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这事和他没什么关系,可他从此以后就开始调查,并且随时把自己调查来的事实告诉他的学生。开始,学生们对他说:“老师,这些事太沉重了,还是说点轻松的吧。”但是,他告诉学生说:“这是历史,你们应该知道。”

他带领他的孩子们走入了那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父兄曾经对外国人做过的事情。1992年,他带领他的学生来到东京,在东京华侨总会找到了当年被抓的中国劳工的名单。他们把在福冈的5000余名劳工名单抄下来,按照上面的地址往中国发了5000余封信。

5000余封信发出去了,但回来的只有一封。是一位死在日本的中国劳工的儿子吴先生。这位老师欣喜若狂,马上自费来中国找到了吴先生。他告诉我,那一天,他带着发现的名单到吴先生家里访问,当他和吴先生交谈的时候,吴先生90岁的老母始终坐在一旁,很仔细地听,当儿子为父亲客死他国伤心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却现出欣慰的笑意。

原来,当年丈夫突然失踪,从此不知下落,吴先生的母亲一直恨着他,以为是他把他们母子抛弃。如今才知道丈夫是被抓走的,是迫不得已离开了她,郁积了一生的怨恨一下子消散了,她知道自己不是弃妇,她是日本侵华的受害者,她为不幸的丈夫承担了家庭的责任。

这次访问一定使这位教师更加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回到日本后,他参加了中国战争受害者对日诉讼的支持会,数年中一直为支持诉讼而努力工作。近来中国18家媒体在联合寻找当年受害劳工,所依据的名单就是他提供的。

在采访中,我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可能很小,你觉得自己工作的意义何在呢?

他脸上浮着谦和的笑容,这样回答我:“作为普通人,我也许制止不了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但一旦战争发生的时候,我不让我的学生再次参加战争。”

很平常的一句话,不知道哪儿击中了我。从北京回来的时候,又有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等着我。我的心仍然很沉重,但第一个反应却是咬了咬牙。

没人要求你这样做,是你基于一个人的选择。你是个普通人,你做不了什么大事,但该你做的,你必须做。不要自怜,不要怨天尤人。你可能失败,可能承受很多,但除此之外,你还有其它路可走吗?没了。那么,就这样走吧,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续十三)

版权所有,本文由作者授权本报在加拿大独家刊登。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