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义工
2002-08-20 19:43:46
来源:星星生活

我们夫妇俩是退休的中学英语教师,来加看望孩子,半年多来,做了不少的义工,有些感受想与大家分享。

一次,我在Kitchener图书馆询问英语写作的书,管理员给我打印出长达2米的参考书目录,拿到手里,我意外莫名。为了回报这个社会,我萌生当义工的想法。恰好市图书馆聘请义工,我就和馆内的Sawa 女士和Dyce先生联系。他们对我的行动表示热烈欢迎,并根据我的情况和图书馆的需要,让我先把一本介绍图书馆概况和借书办法的英文小册子翻译成中文。Dyce先生告诉我:Kitchener–Waterloo地区华人越来越多,图书馆也藏有不少中文图书、报刊,他们正苦于没有办法向华人读者介绍图书馆的情况。

在翻译过程中,我对图书馆专业的某些术语吃不准,曾几次去馆求教。馆方都热情给以帮助,并拿来实物(如图书版本)予以说明。同时,我也进一步了解到图书馆为公众服务的许多措施,例如,在一处借书,可以在他处归还;还书时如果已下班,可以从门外墙上的还书口投入;残障人士可以使用电话、电子邮件、电传打字机(TTY)联系借与还,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公用事业处处考虑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精神。从这里我也进一步了解加拿大公用事业的服务特色。各个政府机构门口都没有门卫,没有人要查看你的介绍信,任何人都可以进去,这里没有要求你填写姓名、单位、来访事由的传达室,倒是处处有资料室(Information Center),各种资料免费供给。总之,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我对加拿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馆方不了解中文,排印的错误较多,经多次校对后才付印。馆方提出:在小册子的文后注明:本文件由到基奇纳探亲的华人访问者叶元凯先生翻译,特此致谢。据当地的老华侨说,这是该馆出版的第一本中文资料。过后不久,该市举行Multicultural Festival, 图书馆在展台上展出各种文字的图书,在中文部也陈列了这本小册子,供公众索取,图书馆内也是一样。

通过上述活动我和馆里的有关人员成了朋友,Sawa女士还介绍我认识了Damaren先生。他多次去中国,代表该市教育当局与我国山东潍坊外国语学校协作办学,并被聘为学校的教育顾问。Damaren热心中加教育交流,向我询问许多中国教育方面的问题,并希望我帮助他搞好交流工作,我也很愿意帮助这位热心人。

我还在离我家不远的社区中心做义工。社区里活动很多,还有英语教学班(ESL)。我找到老师,提出当义工。我说,我给你们提开水,擦黑板,改作业,为师生服务。Valerie老师笑着说:水不用提,有饮水器;黑板没有,有两块白板,用水彩笔写。她欢迎我去帮助程度较低的新移民学员练口语,因为学员的水平相差较大,她个别辅导忙不过来。

学员中多数来自中东、南亚、北非、东欧、南美,有的基础差,但学习积极性高,很愿意一起练习口语。我帮助他们改正作业中的错误。来自越南的小Ly说:I very thank you. 我马上告诉他应该说Thank you very much..

老师常进行复式教学。有时她给程度较高的一组布置自行阅读或写作10分钟,马上到低的一组练习问答或学习语法。她让我或在高组核对答案,或在低组辅导练习。

老师还让我介绍中国的情况。我带上中国地图,介绍长江,黄河,万里长城,北京,兵马俑,熊猫,只生一个,引进外资,解放前的洋钉、洋火、洋油,今天Made in China遍世界,等等。学员们兴趣很大,提了许多问题,促进了互相了解。老师第二天又将有关内容编成教材,结合当前的学习重点进行复习。

我年过古稀,但天天早来迟走,收放桌椅,整理教室。老师写满一“白板”,我马上去擦掉,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学习班一周四次,安排在中午1时到3时半。这一安排打破了我多年午休的习惯,但是并没有影响我的健康,相反,我夜里睡得更好了,腰围也缩小了。我和师生们一起工作、学习,感到时间过得很充实,一直忙到放暑假。Valerie老师说,下学期开学后会打电话给我,欢迎我再去。

通过做“义工”,我进一步了解加拿大国情,交了一些当地的朋友,英语天天有长进,身体和精神也更好了。老伴常说我“融入”得快。我知道,融入还差得远,一切只是开始。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