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学英语
2002-11-02 03:07:50
来源:星星生活

我在国内学和教英语多年,不过都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成天做A、B、C、D选择题和完形填空题,很少听和说。来加探亲,准备住一年,很想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说说容易,做起来难,不过还是摸出一些笨道道。写下来供参考,不怕见笑:

一、敢于“冲上去”。见到老外,“有机可逞”,我尽量要和对方搭讪,练习说话。不要怕不好意思,不要怕说错。稍一犹豫,失去时机,只留下后悔。冲上去,常有意外的收获。有一次,在Lake Huron一条游艇旁,我和一个老人搭上话。当他听说我来自中国,就伸出手来和我握手,说他儿子在中国工作过,中国多么好……。最后,我指着游艇说:Is this your boat?

他眯眯眼睛对我说:I hope so.

我会意,答以:So do I.

二、懂装不懂。一次我去图书馆,我已经认得路。为了练习问路的常用语,我先后在不同的路段问了几个人,把问路的用语复习几遍。

三、硬看电视。新闻报道比较难懂,我常选看老年题材的电影,或牧师讲道,语速较慢。我不看动物卡通,因为说话嗲声嗲气,不好懂,有人物的较好。现场直播的镜头,字幕要慢一拍,电影的字幕与镜头同步。

四、反复打电话。有的广告商欢迎你给他打电话,他给你推销,你乐得听,争取多问几个问题。我开头听不懂要求电话留言的几句话,碰到机会就多打几次。常常有人打错电话,自己不会应付,后来找来几句常用语背下,知道怎么讲了。

五、想办法多交朋友。邻居在除草、修车、晒太阳,都可以去谈谈。加拿大人有礼貌,热情,不会遭到白眼,特别是老人,他正需要人和他多说话。我在附近的Yard Sale上结识一位老人,他听说我来自中国,就问我会不会打乒乓球――中国的国球。他非常爱这种适合老人的运动,与五、六个同好者每周练习三次。他热情邀我加入,我当然很高兴。在国内请个老外练口语,一小时几十元,现在一起玩和说,何乐而不为?经过几个月,我学到不少乒乓球用语,国内哪本书里也学不到。

六、仔细听,捕捉大意,及时反问。老外一般不知道我们听不懂,他们以正常语速侃侃而谈,听得我们云里雾里,这时不要心急,要仔细捉摸大意,及时问when/where之类的问题,把关键之处搞明白。实在不懂,不要装懂,不怕说pardon,要把要点搞清楚。

七、反复听对话教材的录音带。教材很多,选中一种,反复听下去,不要变来变去。要由对照教材听到脱离教材听。

八、小本子记。处处留心皆学问。我随身带着小本子,把看到的有用材料记下来。例如:

—Please do not proceed past the person in front of you.(购票处标语)

—Please pick up after your pet.(公园标语)

—You’ll always miss 100% of the shots you don’t take.(教室挂图)

九、天天看报半小时。报纸结合生活比较密切,实用性强。我处每周收到赠阅的地方报纸The Cambridge Reporter。我就好好利用这份报。其中许多文章看起来有困难,我只选看它的社论和Letters to the Editor。特别是后者,篇幅短,易于阅读,又是市民关心的问题。我先通读一遍,生词用蓝笔划出,有用的短语或句型用红笔勾出。回过头来,再读一遍,大部分生词从上下文推测其意义,关键词要查查字典。有的要记下来,好文章剪贴保存。

报上有些事情或词语我不懂,我就带着问题去问老外。既是谈话内容,也解决了问题。打完乒乓球,我就打开贴报本,请教问题,例如,报上说Big Brothers 和Big Sisters闹纠纷,我不懂什么意思,朋友们告诉我,那是帮助未成年儿童的组织。“They’ll have to eat their words.”不是“他们不得不食言”,而是“他们不得不收回所说过的话。”现在朋友们都习惯我的提问了。

十、试着写文章。来加的头几个月,事事新鲜,感触良多,心中有一股冲动,想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投给报纸,让公众了解一个中国人对加拿大的看法。另一方面,又怕写作水平差,吃力不讨好。后来想,写作也是提高,投稿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才动手。字典翻来查去,煞费脑筋。稿子发出几天,编辑部来电话,要求把稿子再具体一些,附上照片寄去。我又下了一番功夫,字斟句酌。文章发表在我所在的Waterloo 地区的The Record报上。我把改动之处与原稿作比较,又弄懂一些问题。从错中学,印象特别深。

半年多来,听说能力有一点点小小的提高,还要继续努力,坚持到离开那一天。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