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创中国收视狂潮 总策划人细说剧力千万钧
2003-05-05 18:29:0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综合报导)《走向共和》抵御SARS,创下中国收视狂潮。其总策划郑佳明向记者透露细情。经过3年多的酝酿策划和拍摄制作,由中国中央电视台、长沙电视台等合作、《雍正王朝》的主创班子打造的一部长达59集的大戏――《走向共和》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亮相。该剧截取1894年甲午战争到1916年袁世凯复辟下台这段历史,用史诗般的叙事风格,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总策划郑佳明向记者谈到为何要选择这段历史的初衷,他说:“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甲午战争打中国打痛了,打醒了。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一个改革和探索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时代。可这段历史始终未被影视作品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过。碰这样一个大题材是对我们的挑战。”

中国中央台首次打破了一部电视剧最多播放两遍的先例,将连续3遍播放该剧,跨度长达4个月。央视并出巨资买下了该剧的VCD、DVD版权。本片由徐沛东、宋祖英共唱片尾曲。同时,这部59集的大戏也是央视近年来在一套黄金时段播出集数最多的一部电视剧。

**全新视角剧力万钧
  
《走向共和》全新视角,剧力万钧。本剧是中国影视作品第一次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气势恢弘地再现了甲午海战、戊戍变法、庚子国变、立宪新政、辛亥革命、隆裕退位、缔造共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精心刻画了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弱积贫、人民饥寒交迫等血泪杂陈的屈辱历史卷轴;浓墨重彩地勾勒了晚清封建统治的腐朽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斗争和探索历程。

**电视湘军又创奇迹

湖南是文化大省。仅长沙电视台,其电视剧生产都是精品迭出,继44集《雍正王朝》连获三项国家级大奖后,今年现正播出的59集电视剧《走向共和》更是一大鸿篇巨制。这是《雍正王朝》原班创作人员的又一倾情奉献。

另悉,长沙广播电视集团也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是全国第三家省会城市广电集团,拥有广播电视、发射传输、互联网站、新闻出版、文化娱乐、影视艺术、科技开发、广告经营和物业管理的现代传媒集团。

**重新定位李鸿章

李鸿章(王冰饰)一直被描绘成卖国贼。而近年来,海内外史学界以理性、科学、客观的态度重新研究这个越来越具争议的历史人物。《走向共和》对李鸿章进行重新定位,纳入了李自称一个“裱糊匠”的因素。但《走向共和》虽重现历史,但不负责道德评判:不单为某一历史事件洗出一段光彩,也不纯为某一历史人物洗出一种清白。

在甲午海战前,李鸿章对中日海军的军事实力有充分认识,为此和一批主战派进行了唇枪舌剑,但在主战派占上风的情况下,他也无可奈何。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决一死战,结果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尽管他被西方当时评价为最出色的外交家,但是弱国无外交,他纵有才能,也只能忍气吞声,并签下了被后世唾骂的“马关条约”。

**巨制看点多

《走向共和》不失为大片。首先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最为主要的耀眼人物:前期是李鸿章、慈禧;后期是袁世凯和孙中山。其二,是故事精彩。1894年至1924年是中国近代史中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最全面、最深刻、最剧烈的转型时期,而这一段“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未能被影视作品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过。《走向共和》以历史巨片的姿态填补了这一空白。其三,画面精美。该剧将电影镜头与电视的高清晰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电视剧拍摄技法上的一大突破。斥巨资搭建了全国最大的室内摄影棚、进入故宫全天拍摄、在青岛动用大批军舰真实还原甲午海战的悲壮场面等,为该剧创下了中国电视剧拍摄史上的多个第一。其四,场面宏大。创作历时3年多、斥资4000多万元,200多名人物形象。宏伟的场面,带来恢弘的气势。

**与《雍正王朝》如何比?

《走向共和》的反响,让人们曾多次地提及《雍正王朝》。身为两剧的总策划人郑佳明向记者说:“两部戏多少有一点联系,我们之所以敢碰这个题材,一是《雍》剧的成功积累了经验,增加了信心。二是因为做了《雍》剧后,有点不满足。同是历史正剧,和《雍》剧比较起来,《雍》剧写是的盛事,《走向共和》写的是衰事。”

郑佳明还说,“虽然同是悲剧,但《雍》剧体现的是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悲剧,而《走》剧体现的是时代的悲剧。当然也有一致的地方。《雍》剧写的是一个皇上不满于现状、寻求变革的追求。《走》剧则写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虽然两者在戏的走向上有一致的地方,但《走》剧追求的更大一些,包含量更多一些,所积淀的历史东西更厚重一些。”

由于有这些相似的地方,主创们把《走》剧称为中国最难的电视剧。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