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资深记者提醒杨利伟勿重蹈加加林覆辙
2003-10-29 04:53:35
来源:星星生活

中国首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后,国内舆论几乎将这位“中国的加加林”捧上了天。身在巴黎的美国资深记者舒梅曼(Serge Schmemann)默默地观察著这一切,不由自主地为杨利伟感到担心,历史责任感促使他决定提醒杨利伟不要重蹈加加林的覆辙。

曾长期在纽约时报任职的舒梅曼在10月23日的纽约时报言论版发表文章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先驱、真正的英雄。他完成人类登天壮举时年仅27岁,那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停留在科幻小说阶段。

不幸的是,加加林后来被苏联的宣传机器神化,成为苏联历史上得到的赞誉仅次于列宁的伟人,直到80年代早期,在跨越11个时区的苏联广袤土地上,仍随处可见加加林市、加加林村、加加林路、加加林学校。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加加林不是政治人物,不存在列宁之后所有苏联领导人经历过的政治清算问题。

结果,在迈出人类太空处女步之后仅7年,飘飘欲仙的加加林便因一次飞行事故坠机身亡。苏联当局当然没有公布事故原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解密的一些“可靠”报告对事故原因有多种说法,比如:加加林当时是醉酒驾机,加加林当时试图用他驾驶了米格战机猎鹿,加加林当时在驾驶舱里藏了一名女人。

舒梅曼接著坦率地指出,中国的神舟五号毫无疑问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像,进一步表明中国正稳步成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大国,但杨利伟的个人成就显然远远不及加加林,他在太空中对地面讲的第一句话“我感觉良好”也不像加加林说的“让我们出发”激动人心。

舒梅曼写道,迄今全球已有数百人进入太空,一些人还为此献身。另外,“第一”就意味这优势的冷战时代已经过去,何况中国无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意识形态方面,也都不具有前苏联那样的威胁。

舒梅曼最后说,中国领导人可能希望从载人航天工程获得一些切实的经济和军事好处,但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提高他们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他不希望发生在加加林身上的悲剧在38岁、看上去很得体的杨利伟身上重演。

舒梅曼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先后担任美联社驻外记者,纽约时报驻莫斯科、波恩、耶路撒冷、联合国首席记者,1986年和1990年两次获得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奖,1991年获普利策国际报导奖。(多维社 宁方)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