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抛锚改写金门战局
2003-12-04 07:15:31
来源:星星生活

**传说中的真相

在目前台湾官方记载里,发生于1949年10月24-27日的金门古宁头之战史,始终有着许多尚待更正之处;民间传说:24-25日凌晨时分,解放军先锋团按梯次登船、渡海攻击金门,没想到驻岛国民党军队此时刚好有一辆坦克因为在先前的演习中发生故障而抛锚,直到解放军部队在金门西海滩抢滩登陆时还在抢修,因此使守岛的国民党军在第一时间顶住了解放军的攻势,从而使金门战役形成了有利于国民党军队一方的战场态势。这一叙述,日后成为了被台湾方面称为“金门之熊”的坦克第3团第1营装甲兵的传奇“轶事”。

之所以称之为“轶事”,则主要因为“金门之熊”在创造这一战例之后,台湾军方的军史研究单位并未立即详细记载下该坦克营在金门战斗中的具体行动细节,该营编纂的原始“战斗详报”也因为那时战局紧张而错漏百出。其中那辆因祸得福、影响战局发展的传奇坦克故事,也已无人知其详情。

渐渐的,人们怀疑那则“轶事”根本就是在金门前线得手后,自己编造出来,用来提高民心士气的神话。事实上,有关“金门之熊”的传说,是确实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而且当时那辆坦克的乘员,至今仍有多数健在。

**第66号坦克

国民党军队的金厦海域经历了一连串的败仗之后,依然选择固守金门。10月24日早上,金门守军高层召开作战会议,由汤恩伯亲自主持,会上依据气候与情报,判断出解放军即将对金门发起进攻,汤恩伯虽在内战中屡遭解放军重挫,但此时,仍以坚定语气指出:解放军不攻金门则已,若攻金门必定会在金门西部的垄口至西一点红之间海岸抢滩登陆,要求坦克部队于该处加强步兵青年军201师步兵、坦克协同演练。

同时,对岸的解放军部队也已下达进攻金门的命令,并定于待10月24日晚上涨潮后,派出第一梯队三个加强团,在金门西北沙滩抢滩,并于巩固滩头阵地后掩护后续部队登岛,一举攻克大小金门。

汤恩伯所指出的区域,正是坦克1营第3连(欠第3排)的守备地区,接到命令后,第3连连长带着第1排3辆美制M5A1轻型坦克由连部出发至金门西部的燠热海岸参加演习,第1排的排长是杨展中尉,同时也是66号坦克的车长,该坦克的驾驶员是班长唐再坤上士,炮手是熊震球上士,副驾驶员则是曾绍林上等兵。

演习至黄昏时,排长杨展的66号坦克却因履带陷入沙沟而抛锚于垄口附近,一时抢修无效,天色又已逐渐暗下,连长便命令第一排留在原地,由64、65坦克保护66号抛锚坦克的夜间安全,并于夜间继续抢救,其他车辆人员则随连长返回连部用餐。但杨展的66号坦克当晚却故障不断,维修师欧晓云干脆放弃,坐在海滩旁的修理工具箱上。

到了晚上8、9点,金门对岸的解放军已在陆续登船。而在金门的坦克3连连长在连部见前方第一排始终未归,便带了随从亲自开车摸黑前云垄口查看,不料途中抛锚,连长等人只好返回连部找人先去修理自己的车;于是,仍是只有由杨展指挥的第1排3辆坦克摆在垄口海滩。深夜降临,杨展在11点后,准备让全排士兵用餐完毕后再修车,这时除了22兵团太武山观测所外,全金门岛守军皆已和岛民一同进入梦乡。

**“金门之熊”第一炮

10月24日夜间11点40分,解放军的3个加强团船队,正向金门西北方向的东一点红至古宁头之间行来,而在垄口陪着那辆抛锚坦克的坦克3连第1排,却在准备享用那顿排长带来的冷饭菜。至12点多,处于第一线的青年军201师士兵发现海面有解放军的先锋突击队正在泅渡上岸,准备掩护后续大部队抢滩,立即鸣枪数响示警,这一枪开启了金门战役的序幕!

在听到信号弹警告后,杨展与其他士兵在对岸炮火轰击下,赶紧登停在海滩上的3辆坦克,但乘员李礼仁登上65号车时,已被炮弹破片击伤。由于抛锚的66号坦克没能修复,于是杨展先在车中用无线电呼叫连部请求支援,然后命令另外两辆无故障的坦克,以66号坦克为中心,移动至其左右排成横队,以确保66号坦克的安全。

在解放军的尖兵部队登岛之后的,紧接着便是解放军登陆部队,登陆部队涉水抢滩后立即向201师海岸防线与阵地发起冲锋,青年军201师的滩岸火力网随即猛烈开火,但由于防线太长兵力不足,加之后方增援不及时;半小时后,解放军登陆部队已突入青年军第一线阵地内,双方展开了白刃格斗,并在近距离上互掷手榴弹,垄口滩头陷入惨烈的喊杀混战中。

就在此时,第1排66号杨展的坦克接到了连部同意开火的命令,由于此时解放军已接近至坦克前方,杨展遂即命令炮手熊震球上士开炮射击,企图以炮火用作观测照明,查看黑夜中前方的情况。结果熊震球上士摸黑发射的“金门之熊”第一炮,竟打中了解放军民用帆船的桅杆,炮弹的高热引燃了涂有油脂的船帆,并因海风助长火势而烧到其它帆船,而一发不可收拾,杨展在看清这一情况后,随后要求全排3辆坦克立刻开火,仅在一小时内,面对以3辆坦克形成的扇形压制火力网,解放军登陆部队伤亡不断增加,只得利用滩头地形隐蔽,并绕到该坦克排的两侧黑暗处再向内陆突进,垄口正面海滩逐渐沉寂下来。

**坦克阻击战

但在垄口坦克火力网以外的其它地方,战况仍十分激烈。201师防线被解放军全面突破,坦克连长受命率第2排坦克与一部分步兵前往前线增援201师,行至途中便不断与向内陆突进的解放军部队遭遇,并在观音亭山地区发生激战,连长见增援受阻,遂通过无线电要求前方第1排还能动的两辆坦克,变更保护抛锚的66号坦克与乘员的前次命令,立刻朝西,向西一点红方向攻击前进,对201师防线正面的解放军冲锋部队进行火力压制。杨展便按照连长命令,换排长指挥座车,率第1排两辆坦克摸黑西进,沿途借助黑夜阻击解放军部队,而将抛锚的66号坦克交由班长唐再坤上士指挥。

杨展带领坦克出发后不久,垄口方面的青年军步兵营这时却因正面伤亡过大,准备放弃阵地,向后方退却,并要求留守在66号坦克上的装甲兵弃车一同撤退,但该坦克乘员、都向步兵营表示要继续留守66号坦克;步兵营长闻讯后同意,并决定尽力守位垄口方面阵地,即命令该步兵营各连只能向66号坦克两侧退却,与66号坦克互相掩护,而不再向内陆作大纵深的撤退。在前来增援的坦克连长与步兵,在观音亭山地区顶了攻向该处的解放军,使解放军担任左翼主攻部队244加强团,其大部至拂晓前仍在滩头难以展开行动,解放军左翼登陆部队因此不能迅速突进至金门中部蜂腰地区要冲琼林镇,切断金门东西间联系,更无法进而占据太武山。

对于坦克在此战役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坦克1连排副沐巨梁对坦克3连评价:坦克第1排演习时因履带故障的坦克停在那里,位置正好处于蜂腰地带,死死挡住了解放军的进攻,如果没有那几部坦克挡在那里,解放军在登陆后6个多钟头早已突进至太武山,如是那样,战役结果也将随之重写。

被战争女神选中的坦克第1排的3辆坦克,整夜作为“金门之熊”前锋所付出的代价是,2名上士受伤,1名上等兵阵亡,在战役期间各坦克排中死伤人数最高。阵亡者是的66号坦克的副驾驶员:曾绍林上等兵,其在出车射击准备贴近爆破66号坦克的解放军时,由于位置曝露,身中11发子弹,当即身亡。

在随后的几天里,坦克1营的两个连坦克轮番出动,加上驻金门国民党军步兵在数量的优势与解放军方面“后继无船”的战术失误,最终使国民党军队在金门战役中得胜,坦克1营也因为在战役中的相关表现,被12兵团封称为“金门之熊”。有关“金门之熊”里66号坦克的故事,便由此开始流传于巷议街谈间。

(摘自《军事家》,作者:田立仁)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