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确定2004年外交布局
2004-02-04 19:20:08
来源:星星生活

北京近日就2003年国际形势进行总结,并作出三大判断。基于此,中央高层就今年外交工作布局指示,大国外交是关键、周边外交是首要、发展中国家外交是基础。

香港文汇报报导说,北京对于2003年国际形势作出的三大判断是:一,单极和多极矛盾加深,并成为国际社会矛盾的焦点;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抬头,国际反恐斗争任务艰巨;三,世界经济缓慢增长,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并存。

对于今年外交工作布局,发展和提升与周边国家关系依然放在首要位置上。有关人士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22,000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的邻国就有15个。周边外交工作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服务于国内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

近年来中国在周边外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颇引人注目,中国国际问题学者阮宗泽曾在《了望》周刊上撰文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去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并通过区域组织建设和经济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阮宗泽并认为,「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中国还愿「强邻」,与周边国家实现共同繁荣。

此外,与美国分庭抗礼也是2004年中国的一个外交重心。针对法国总统希拉克27日批评台湾的公投是个「严重错误」,学者认为,中国透过美国向台湾施压已告一段落,正转向要求欧盟表态,此举虽会打击台湾信心,但实质影响不大。

苹果日报引述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助理研究员童振源认为,国际间对两岸关系影响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其他国家仅能卖面子给中国,因此希拉克批台湾公投,除了台湾的信心受到影响外,两岸局势不至于有太大的改变。

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筹备处助理研究员徐斯检分析,大家焦点都在希拉克对公投的表态,但这在中法交往上,毕竟只是过眼云烟的小格局,更应关注的是「中法联手,对抗美国」的外交大战略正在酝酿。

而北京不愿署名的学者也强调,今年中国高层提出外交工作要采取平衡战略,处理好「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关系,显示北京正采用更务实的外交战略。中国加强与法国的政治、经济夥伴关系,强调多极化,是中国「有所作为」的一个努力,代表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美国之音早前则引述分析人士说,中国逐渐在国际事务中以“大国心态”来取代“大国受害者心态”。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外交事务》双月刊2003年最后一期刊登的一篇题为《中国新外交》的评论文章指出,在过去的3年里,尤其是911事件之后,中国的战略研究对国际体系以及中国在其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的观点,开始出现重大的转变。

中国的战略专家越来越把中国的利益和世界大国联系在一起,而不是那么和发展中国家息息相关。中国的官员现在明白无误地谈论“承担全球责任”的必要性。文章认为,映证这种转变的一个迹象就是胡锦涛主席2003年6月成为首位参加8个工业化国家会议的中国元首。

但是美国著名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的研究员谭慎格(JOHNTKACIK)认为,中国参加G-8集团对话以及将来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出于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试图联合中国,以平衡美国主导地位的地缘政治动机。

他说:“G-7集团是由一些工业化的民主国家组成的。俄罗斯的加入有些异常。我认为G-7或者说G-8集团接纳中国成为正式成员,摊子铺得过大。但是毫无疑问这个集团会认为中国派代表参加他们的会议是有益处的。

(多维社 鹿迪)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