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陷于能源和环境的困境中
2004-07-09 21:15:35
来源:星星生活

在夏季最炎热的日子马上到来之际,中国的商业之都上海正打算用人工降雨来把温度降低几度,寄此来避免实行大停电般的灯火管制,或更坏的事情发生。眼下,上海市的检查小组正深入工厂和机关,命令那些效益低但耗电多的企业停产,要求办公室都得安装上自动调温器。甚至,这个中国最大城市正考虑关掉象纽约时报广场那样的霓红灯。

纽约时报7月5日发表的一篇评论中国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文章指出,在中国预计今年要缺少2000万千瓦电力供应时,象上海这样限制用电的现象不是孤立的。据预测,中国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将出现严重的电力短缺,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已从今年1月起开始实行限电,比去年实施的紧急措施提前了半年之久。

文章说,近来有关中国的讨论,经常围绕着诸如“过热”和“硬着陆VS软着陆”等经济话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争论就是,中国现任领导人能否成功控制住世界增长最快的、巨大而复杂的经济增长率问题。不过,一些自信的中国高级官员最近已开始对能源短缺表达出担忧。

http://www.chinesemedianet.com/xinhua/2004_07_05_11_10_46_092.jpg
7月5日晚8时拍摄的淮海路商业街夜景。上海市当日最高气温低于35摄氏度,沪上景观灯光正常开放。为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和重点企业生产用电,上海市政府5日做出决定,从即日起,凡当天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摄氏度,全市景观灯光将停止开放。新华社

坦率地说,中国高级官员的这种担忧只是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能源,或其它资源来让中国沿着目前路线继续向前发展,特别是按照现有的经济增长率。此外,这些担心可能也表现在对环境的关注上,因为经济发展已急剧地增加了对环境的破坏,这可能会让这个国家不适合于居住。

纽约时报称,一个简单统计就可以反映出中国的困境: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从人均分配来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几乎不到美国的10%。从物质方面看,当代中国人的梦想与美国人的传统梦想极不相同,美国的家里都堆满了“费电”的家用电器或每家都有一两部汽车,而中国则不同,在其都市化脚步追赶美国时,有一种不断扩大的感觉,那就是中国人的梦想将会同其难以解决的能源限制发生冲突。

上海市能源委员会主任陈金海(译音)表示,如果使用目前的方式,中国将无法让经济双倍增长,“我们需要火星或其它星球的资源,我们的(能源)消费可能仍少于美国或日本,但我们未来的关键必须着眼于更大的(经济)效益。”纽约时报说,对中国严重的环境和资源有限的担心,远非陈金海一人,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北京政策制定者的回应。

中国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日前在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继续大量消耗资源,(资源)匮缺只能每况愈下,将非常难以保持稳定和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也会冒着严重衰退的危险。”“现在,我们处在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中关键阶段,如果我们不能转换我们经济的模式,我们将失去增长的能力。”

文章评论说,此类声明似乎既象征着一种新意识的黎明,又象征着一种对是否合理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承认,因为早前给予中国增长率并令全世界都羡慕的经济模式,是在极端中浪费资源。

从事中国和印度比较研究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军(译音)指出,在能源和钢材上,中国分别比印度多消耗3倍和15倍,但中国经济的发展规模只比印度大2倍,经济增长只比印度快出10个百分点。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担任主任的张军认为:“如果中国的发展模式不改变,那么在未来10年中,中国肯定会面临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我们是东亚模式中的一个极端的例子,若是按照我们使用能源的方式,按照(利用)环境甚至劳工(的方式),我们正快速走向局限。”

张军博士说,中国政府已邀请他和其它经济学家到各省去旅行,给地方政府官员讲解这些需要进行调整的现实问题。不过,他们的努力并未获得成效,中国的地方政府官员都表示理解这些新观点,但他们对此无能无力,这些官员都说:“我的工作就是寻求地方的经济发展。”

文章指出,中国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的策略,已让中国的环境付出了代价。中国官方的发展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但在中国还没有实现这个梦想前,据世界银行统计,其经济的特别发展已让它的16个城市名列全球20个最大的污染城市。

此外,中国政府还说,90%城市居民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据估计,中国有7亿人口必须饮用已被污染的饮用水。由于中国近海遭受工业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经常遭到红潮袭击。

纽约时报最后说,如果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已引起了全中国人的关注,但要想动员所有资源去保护环境仍将困难重重,因为即使中国政府想做得更多一些,但它还有另一个优选权――发展经济。

(多维社 纪军)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