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在中国边境小城的美国人
2005-01-04 17:04:28
来源:星星生活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在大批朝鲜难民在北京制造闯馆事件后,有媒体曾披露过,一些国际人权组织人士一直在距离朝鲜罗津开发区只有一江之隔的中国边境小城图门市,接应一批批逃亡的朝鲜难民。不过,一批已加入美国国籍的朝鲜人和韩国人目前仍活跃在图门市,却是这座中国边境小城一道鲜为人知的“风景”。

洛杉矶时报1月3日以“美国人发现一道通往朝鲜的大门”为题报导说,目前在中国图门市已聚集着一批美国人,他们正试图接触图门江对岸那个贫穷而封闭的国家。报导说,这批居住在图门市的已加入美国国籍的朝鲜人和韩国人,正从事着五花八门的工作,有老师、医生、牙医,也有农学家和人道援助组织的工作人员。

其中,63岁的加州退休社工人员彼得.韩(译音)最具代表性。这位七年前退休后便把自己位于洛杉矶附近的房子出租出去,然后就一头住进这座边境小城的韩先生,称自己当初选择在图门落脚,就是为因为它距离朝鲜之有一江之隔。

洛杉矶时报说,身体有些倾斜但拥有慈善家般热情的韩先生,精力旺盛并不停地喝着咖啡,他已在图门市和朝鲜境内开办了好几个旨在帮助朝鲜人和中国朝鲜族社区的实体。韩先生在图门江边的一个公园内,望着对岸的朝鲜风景,很失望地摇着头。

他一边指着对岸的朝鲜小村一边说:“你看到的那些树其实只是为了作秀,当你沿江再走得稍远一点,你就会发现那里根本没有树,也没有任何庄稼。那里的土壤已变成了不毛之地。”

彼得.韩已在图门江对岸的朝鲜罗津地区开办了两个面包房,专门为当地学生制作一种带有加州葡萄干的面包卷。此外,他还在罗津市开了一家豆腐脑儿加工厂,还有一个专门为种植大豆和平方米的实验农场。

报导说,出生在朝鲜但在韩国长大的韩先生,早在1964年就移居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的朝鲜裔的独特身份,让他感觉到迁住到中国图门,多少有种回家的含义。在退休之后,他一直想为帮助朝鲜人做点事情,可由于朝鲜太穷太穷困,让他意识到返回故土已不太可能,所以只好选择中国的图门来完成自己的心愿。

就这样,在距离朝鲜这个贫穷而封闭国家只有一江之隔的中国图门市,吸引了一大批象彼得.韩这样的美籍朝鲜人和韩国人。绝大多数居住在图门市的美国人,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老师、医生、牙医,也有农学家和救援工作者。虽然中国官方对这些人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不满,但这些人都在回避官方,并对个自的工作“守口如瓶”。

一名从宾州费城退休的韩国裔美国人说,他在退休后就来到图门,向那些逃离朝鲜的难民提供一些援助。他介绍说:“在这里有很多美国人,我们不问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也不寻问我们正在做什么。”

美国国务院称,美国并没有限制那些同朝鲜或在朝鲜工作的美国人,因为他们都是在向朝鲜提供人道援助,而不是军事方面的援助,因此他们没有违反美国有关禁止与敌对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法令。

但朝鲜却截然相反,他们把美国视为敌人,经常不承认美国公民。不过,彼得.韩却是个例外,因为他要经常跨过图门江,到朝鲜境内去视察他的面包房和实验农场。可韩先生的生意却不全是他自己出资的,而是由几家慈善组织资助的。

洛杉矶时报说,韩先生的一半是慈善一半是生意的朝鲜投资项目,已雇佣了140名当地居民。到目前为止虽然这些投资没有任何赢利,但它当初就是想给朝鲜人带去一种商业上的冲击。韩先生解释说,他的生意并不是救济品,他只是想帮助朝鲜人和那片土地,但有些事情,他们必须自己去学。

尽管彼得.韩充满热情,但他也象其它救援工作者那样,遭受了同样的挫折。比如说,朝鲜官方给他的工厂所分配的工人,几乎都是些老弱病残,虽然这些人都渴望学些什么,但其身体状况实在太差了。

韩先生说,到了上午10点钟,这些朝鲜工人就饿得不行了,甚至连路都走不动了。洛杉矶时报最后说,这可能也是彼得.韩和其它美国人至今聚集在中国图门,仍想靠近朝鲜的一个原因吧。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