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精彩处处流连――加拿大落基山旅游札记(4)
2005-09-01 21:39:2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 文/捷克佳 摄影:捷克佳,汪伟明)按中国人的说法,班芙和卡尔加里之间的弓河河谷是一块风水宝地。数千年以来,当地人借助这个河谷通道,作为连接从落基山山区至大草原地区的一个主要活动走廊。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构筑和随后横贯全国的加拿大国道的兴建则更强化了这条交通干道的功能。

第二日(7月24日)行程概要:岩柱(Hoodoos)– 隧道山(Tunnel Mountain)–岩洞和温泉池国家历史遗迹(Cave and Basi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沼泽步道(Marsh Walk)– 朱砂湖(Vermilion Lake)–诺奎山(Mt Norquay)–班克赫德(Bankhead)–明尼万卡湖(Lake Minnewake)–两杰克湖(Two Jack Lake)– 江森湖(Johnson Lake)– 上温泉(Upper Hot Springs)

坎莫尔镇隶属于卡那纳斯基斯旅游区(Kananaskis Country),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期间,坎莫尔因山坡场地状况极佳,曾用作滑雪项目的比赛场地,坎莫尔镇的诺蒂克中心(Nordic Centre)就是这次冬奥会留下的设施,坎莫尔镇因此而扬名天下。而不久前(6月5日)再次令小镇出名的则是震惊全加的惨剧,一名女子在跑步时遭遇灰熊袭击,并丧生熊爪之下,由此引发多家媒体对过度开发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化的大讨论。

海拔2936米的“三姐妹山”(Three Sisters Mountain)是坎莫尔镇当之无愧的地标,位于镇的东南面,在阿尔伯塔省的卡那纳斯基斯旅游区内,加拿大国道从附近经过。早期的探险者詹姆士・赫克托(Dr. James Hector)在1858年经过此处时宿营数日,进行落基山脉的地质调查。他在日记中记载了这三座极具吸引力的山峰,但当时并没有命名。

另一位探险者阿尔伯特・罗杰士(Albert Rogers)在1883年将此山命名为“三修女山”(Three Nuns),因为在暴风雪下,三座山峰像蒙着面纱的修女。乔治・道森(Dr. George M. Dawson)在其 1886年的地图上正式将这几座山峰更名为“三姐妹山”,随后广为大众,特别是新教徒所接受。

**餐桌上的坎莫尔

住在家庭旅馆B&B的最大好处在于,通过与主家房东的交流可以迅速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比如在购物餐饮方面,房东会细致地在地图上为你圈出,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一些生活中的细节,通过宣传册是无法了解到的。

我们所住旅馆的名字是Away Inn,房东是莫瑟夫妇(Murray and Anthea Messier),两人均在镇上工作。丈夫默里(Murray)是附近天主教学校的教师,妻子安西娅(Anthea)则在社区从事社会服务。安西娅的厨艺不错,能做一手地道的英式早餐,当日的早餐是现烤的咸肉鸡蛋,英式松糕,还有木瓜,蓝莓,果汁,茶水等,十分可口。唯一感觉不自在的是,吃早餐时安西娅并不就桌,她只是不停地在旁服务。

安西娅介绍说,她自己来自美国,92年时坎莫尔镇这里才只有5千人,现在已经增加到大约1. 4万,其中大约有1/3是投资者。从另一手册中证实了当地的人口数字,95年时这里的人口是7500人,十年的发展,人口几近翻番。而按照远景规划,这里的人口承载指标是2.5万至3万人。

坎莫尔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其与班芙镇咫尺之遥的绝佳地理位置。因班芙与加斯伯(Jasper)和沃特顿(Waterton)是加拿大所有的国家公园中仅有的三个小镇,而其中又以班芙最具盛名,因此在房地产高涨的当今社会,倍受投机商人的青睐。

但班芙镇修订过附例,禁止非居民炒房,只有在班芙工作或经营生意的人士才可以购房,并且土地是从政府租借,所有权并不在个人。一份资料介绍说,班芙目前的人口为8千,允许居住的人口上限是1万人。因此,很多人将目标选在坎莫尔镇。

我们所住的莫瑟夫妇所住的房子像是经过改装后的拖车式活动房(Trailer),上有两间卧房,下面则是经过装修自住的地下室,约有1500平方英尺左右。安西娅介绍说,像她这样的房子在这里是30万元,班芙大约30万或低一些,而同样的房子在卡城以南的卡那纳斯基斯县境内的其它地区只有6万,可见市场的追捧之强。

坎莫尔人口的定居始于1883年铁路的修筑,这里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一个节点,后来在附近发现有丰富的优质煤矿资源,人们便开始大量迁居,这里的煤矿直到1979年才停产关闭,坎莫尔镇上有专门的博物馆介绍小镇的历史。安西娅介绍说,小镇目前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并且班芙与坎莫尔都有完善的医院和教育体系。

这天早晨是一场不小的阵雨将我们叫醒,原以为早餐后会停下来,但事与愿违,临出门前更下起黄豆般大的冰雹,外衣穿在身上都能感觉到寒意,令我们为当日的行程担忧。不过,这种山地小气候影响的范围有限,车出坎莫尔不远,就将冰雹甩在身后,有道是,“东方日出西方雨”,用在这里是再贴切不过。

**奇形怪状的岩柱(Hoodoos)

当日的主要旅游目标是班芙镇及其附近的景观,第一站是隧道山东北方向的岩柱。岩柱由典型的页岩和砂岩组成,并经多年的风雨和表层水的侵蚀而形成今日奇观。岩柱的顶部常常有一块质地坚硬的岩石(capstone),保护下部免遭侵蚀毁坏。一旦顶部没了,岩柱很快就会因侵蚀而坍塌。

岩柱是落基山脉的一种典型的自然景观,在班芙国家公园和优鹤国家公园都可以看见。其实最为壮观的岩柱群应属距卡尔加利东北约140公里的德兰赫勒(Drumheller)镇附近的红鹿河沿岸,其周遭独特的地貌类型被称为加拿大劣地(Canadian Badlands),该地更以发现恐龙化石著称,临近的阿尔伯塔省立恐龙公园(Dinosaur Provincial Park)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手中有一本介绍那一景点的旅游手册,专门以岩柱作为封面,极为引人注目。

在班芙地区,共有四处岩柱群,一处在隧道山,另一处在坎莫尔附近,第三处在明尼万卡湖,第四处位于喀斯卡特水电站附近,在国道1号公路上可以看到,形状并不完整,用曾经是自己专业的水土保持术语来说,这是介于冲沟与切沟之间的一种正在发育中的侵蚀类型。

车停路旁,不远处就是观景台。附近的岩柱与松树屹立,弓河在这里河道较宽,河水分叉蜿蜒徘徊在河谷间,宛如八水绕长安。对面山上,云雾缭绕,山峰时隐时现,反而倒是远处山脚下的班芙温泉酒店在一片绿色的松林中显露出古堡的威严,清晰可见。

沿一条不长的曲折较陡的小径徒步向下,就可到达隧道山的岩柱处,不过。这条小径下雨时走则会很危险。在岩柱的下部仔细观察成分,果然是石沙土的混合物,较为独特,但层理并不十分明显。

印地安人传说称,岩柱是变成石头的巨人,到了夜晚才会苏醒,并扔石头袭击过客吓唬他们。还有一种传说称,岩柱是邪恶的幽灵居住的圆锥形帐篷,因此敬而远之。

回程向上再次经过观景台,一位女士正在利用她背过来的几块展板,介绍本地的一些动物,如狼、熊等,饶有风趣,听众也不断地提问,她则耐心作答。仔细一问,原来她是公园的工作人员,主要观察动物的习性。她介绍说,这里约有7-8只狼,分属两个家庭……我心暗想,她对这里动物的了解真是详尽,天天与动物为伍,少了很多人际间的诸多烦恼,她的心情一定十分很舒畅。

告别岩柱,沿隧道山(Tunnel Mountain)路观景,没有了弓河,公路依山不傍水,但景色同样怡人。这隧道山并没有隧道,旅游图上朱红色的路线让我们以为这里有洞可穿,其实不然。隧道山山得名于最初的铁路勘探,设计者原准备在山中修筑隧道,穿越弓河河谷。但1882年在随后勘察中发觉弓河谷地有足够空间,遂将铁路向北改线,隧道的建设因而取消,不过,隧道山的名字保留至今。

** 岩洞和温泉池遗迹(Cave and Basi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如果天气不佳,游览博物馆是个不错的选择。按照官方提供的手册,班芙镇上有数家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其中怀特(Whyte)博物馆主要介绍加拿大落基山历史、文化与艺术;班芙公园博物馆(Banff Park Museum)有自1903年以来当地的野生动物及标本;拉克斯顿(Luxton)博物馆则全面展现了当地土著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班芙中心(The Banff Centre)向旅游者提供艺术展览、戏剧表演和音乐节目;而最为著名的则是岩洞和温泉池国家历史遗迹,因为加拿大的国家公园系统以及西部的旅游业就在这个山洞里诞生。

岩洞和温泉池遗迹非常值得一游,门票并不贵,成人4元,未成年人2元,或家庭10元。尚未进入园区,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硫磺温泉的味道。

1883年秋,在公园建立的两年之前,三个铁路工人Frank McCabe, William McCardell, Tom McCardell临时用树木做了简陋的梯子,去查看一个山洞,因为当地石通尼族印第安人(Stoney Indians)祖祖辈辈都在这个山洞治疗身体疾患,印第安人知道这个有气泡的温水有治疗的神效。

在洞内,三个人发现了硫磺温泉。虽然早期的欧洲探险者也记载富含硫磺的温泉,但这三人嗅觉到这温泉中的财富,认为这个温泉具有商业价值,试图寻求对温泉的占有。他们在附近建了一座木头房子,并接待打算试试温泉疗效的客人。然而,谁可拥有班芙资源的问题引起了争议,随后并引起了一场法律之战。他们远没有料到,这无意间帮助开创了加拿大的国家公园系统。

1885年,加拿大政府围绕温泉创建了26平方公里的落基山公园,从而将温泉置于公共领地之内。公园后来更名为班芙国家公园,这也是加拿大最早的国家公园。公园随后逐渐扩展,将这一地区最好的景区包括在内,最终发展到现今的班芙国家公园的地界。

通过不长的甬道,即可达到岩洞和温泉池。洞内岩石样子奇特,在暖色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有些暧昧,池面冒出丝丝热气,不时有气泡从泉眼中冒起,但这里规定不能触摸池水。

文献记载说,1888年,在山洞和水池的温泉里淋浴的人数超过5000人。由于设施不敷使用,加拿大政府于1912年至1914年间,在山洞旁边兴建了新的服务设施,包括一座当时在加拿大最大的游泳池。

不幸的是,因温泉富含的钙质逐渐凝结产生的土花(tufa)挤裂泳池墙地,池水加氯消钡墓娑ㄒ仓圃煊泻健康的沉淀物,最初的山洞和温泉游泳池渐渐出现了结构性的损坏,不得不在1976年关闭。联邦政府此后对山洞和温泉池进行了修复,按照1912年的设计重建了游泳池,并为增加历史趣味重间了一座1886年的浴室。1985年,山洞和温泉池百年中心开放,算是献给班芙国家公园百年大庆的贺礼。

可惜老问题依然存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解说道,游泳池在1992年再度关闭。因为游泳池的水温介于25-30度,比镇上旅店的温度低,因为同时旅店还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客人有更多的选择。由于客人减少,收入减少,更增高经营成本,最后花1.2千万重新装修的游泳池不得不停止营业。

穿过游泳池,来到另一个未经人工斧凿的温泉池,站在池边,气味刺鼻。池内有一种对环境极为敏感的小浮游动物(小蜗牛虫,snail),为保护生态系统,免受外界因素影响,这里的池水也同样严禁触摸。

工作人员介绍说,99年有4个顽皮的孩子闯入,偷偷在池内洗澡,结果池中的小蜗牛虫全部死光,后来又从附近转迁入池,目前共有1.2万只。现在翻看当时记载的笔记,这个数字是全部这个地区的,还是只是这个池子的,已经无法回忆起来。

工作人员指着附近房子的一个角落说,由于有摄像系统,这几个最终孩子被皇家骑警(RCMP)抓获。现场有人打趣,如果掉熊进去怎么办?工作人员答道,由于熊受保护,熊进去就必须让它洗,但人要跳进去则就要去管,众人捧腹大笑。

(未完待续)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