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晚婚,美国的婚姻地图差异巨大
2005-10-20 15:43:41
来源:星星生活

美国人口统计署在2005年10月11日公布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美国人的婚姻习惯存在强烈的地区差异。东北部的夫妇们奏响婚礼进行曲的年龄比其它地方的年轻人要晚,中南部的犹他州则是早婚的先锋。同时,美国南方人是最不愿意在没有“结婚证”的情况下住在一起的。

“晚婚和美国人教育程度的提高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婚前同居的普遍也让人们将婚姻推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钱震超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的采访时说,“还有,身处‘红色州’或是‘蓝色州’对你的婚姻观也有影响。”

作为华裔学者,钱震超比较道:“我肯定中国有类似的晚婚状况。但与美国相比,它有两个不同点。中国的同居现象没有美国那么普遍,即使一直在增加当中;另外,家庭的影响力虽然在减弱,但中国的家庭观还是比美国人要强。”

**结婚年龄也有“红”“蓝”之分

“今天,美国男性的平均结婚年龄是26.7岁,而女性为25.1岁,比10年前均晚了将近一岁。”美国人口统计署生育和家庭统计科主任马丁・奥康奈尔(Martin O’Connell)说。

几乎在美国每一个州,男性都没有女性那么着急结婚。以至于女同胞们抱怨道:美国男人结婚太晚了,特别是那些高学历的。这种趋势导致更多的女性独身,或不得不在生育年龄过去之后才披上婚纱。

但钱震超并不认为晚婚是“男人的错”:“目前,美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中,女性已经超过了男性。这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毕业后自然不会马上结婚,而是把找工作放在第一位,因此无形中推迟了婚龄。从20世纪40、50年代到今天,美国男性与女性的平均婚龄差一直都是在2岁左右,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相比于性别差异,区域差异则是显而易见的。东北部和沿海地区的美国人要比中西部、西部和南部的人更倾向于晚婚。在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和麻塞诸塞各州,男性的第一次结婚年龄的中值为29岁,而女性为26或27岁,比内陆的阿肯色、爱达荷、肯塔基、俄克拉荷马和犹他诸州要晚上四岁。如果以红蓝分界,自由派势力较大的加州、伊利诺伊、密歇根、明尼苏达和威斯康星的情况都符合“东北模式”,流行晚婚。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觉得‘红’、‘蓝’州的婚姻观之分是有道理的,但并不能绝对地说,所有晚婚的人都来自‘蓝色州’,而‘红色州’的人结婚年龄就早。”钱震超说,“总体而言,住在“红色州”的美国人信教的更多,家庭的控制多,流动性则更少。”

“宗教对于早婚的影响一直都存在,但是人口署在调查婚姻状况时,往往不牵扯这一项,让我们很难评估二者的直接联系。”他解释道。

提倡家庭观的保守派们并没能挡住年轻人晚婚的步伐。从全国的婚姻走势来看,美国人自1970年以来结婚年龄就开始不断推迟,只是中西部没有美国东北部和两大海岸来得明显罢了。

**未婚同居普遍了

在美国,没有哪里的年轻人比犹他州的夫妇更愿意早婚了。那里的平均结婚年龄是女性21.9岁,男性23.9岁。在“晚婚主义”流行的东海岸,尤其是首都华盛顿,青年男女平均要等到30岁时,才履行这桩终身大事。

“大城市都倾向于晚婚。”钱震超说,“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教育。大都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多,更注重自己的事业发展,因此,谈婚论嫁的时间就被拖延。其次,大城市的年轻人更有脱离家庭和父母的约束,自主生活的愿望,有更多的人婚前同居。对他们而言,同居有婚姻的所有好处,却不需要履行长期的承诺,也不必将彼此的家庭和朋友卷入其中。”

事实是,美国东北部和西部的同居家庭比例要比南方高。东北角的缅因州是全国未婚同居比例最高的地区,7.3%的家庭是由没领结婚证的情侣组成。中南部的阿拉巴马则以3%的比例排在这一名单的最后,可说是美国婚姻观十分保守的一个州。

负责这项调查的人口署研究员简・戴(Jane Dye)说:“在晚婚的流行趋势中,我们很想知道,是否因为人们独身的时间增长,或是和一直和恋人住在一起,因此结婚时间被推后。我们已经发现,在晚婚州,未婚同居的家庭比例更高。也许这说明,人们走到一起的年龄并没有什么改变,改变的只是结婚的时间。”

钱震超同意这样的说法,并补充道,“同居往往是社会走向发达的一个副产品。西欧的同居比例求求如瑞典求求比美国还高。当同居仍是社会一小部分人的行为时,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同居后再结婚的夫妇离婚比例更高。但你并不能说这是个必然现象,如果当同居成为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婚前选择,成为人们自然而然要走的一步时,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除此之外,各州在青少年的生育率上差异也很明显。在纽约、新泽西和麻塞诸塞州,只有5%的新生儿母亲是十几岁的少女。而在内陆的路尼斯安娜、佐之亚、阿肯色、密西西比、新墨西哥等州,比例则高达10%以上。

“晚婚必然导致晚育的趋势。长期下来,对于整个社会的老龄化和人口减少都有影响。”钱震超将眼光放远,“但社会发展并不是直线前进的,也许当这股潮流发展到某一时刻,趋势会发生一些改变。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总是个未知数。”

(选摘自《华盛顿观察》周刊,作者:李焰)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