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纯艺术我经历了内心挣扎
2005-11-16 21:13:26
来源:星星生活

采访对象:COCO

星星生活记者:宛星

(星星生活记者前言)不能否认艺术的魔力。整整一周,我沉浸在一种远离尘嚣的纯净世界。只因为,“认识”了这个以绘画为职业的女孩,COCO――仅仅通过她的个人网页和她的声音。这是我以前“职场故事”没有遇到的情况。

“漂亮、不施粉黛,一个有个性的‘牛’人!”这是一个我们的共同的朋友对她的形容。在朋友的介绍里,她今年刚毕业,不仅已经有了签约画廊,办了个展,其中一副画还以不菲的价位被买走。以我的直觉,对一个选择了纯艺术为职业的年轻女孩来说,在一个非母语的国家,有这样的开头很不错,当然,也肯定很不容易。

在她的个人网站的自我介绍部分,我看到这样一段话(原文为英文):“在这个国家,绘画是我重新发现自己identity和超越语言和文化的一种方式。”显然,绘画对她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职业。

所以,在电话里,我听出了那个朋友对她的评价的准确性。COCO的声音轻松随意,带一点因为年轻而特有的可爱音调,不长于客套,却透着一个有着成形的思想框架的人才特有的自信,和大气。

1、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我出生在广西,在国内,我的专业是旅游英语,曾在北京和上海呆过。我一直喜欢画画,出国就是想圆自己的艺术梦。2002年6月,也就是我大学毕业一年后,我随老公移民蒙特利尔,看中的就是她的艺术气氛和相对小的生活压力。”

“刚来不久,我和老公都选择了读书。我就读的是Concordia大学,当时选择的专业是设计系。这也是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兼顾了将来生存的一种考虑吧。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这个学校艺术门类很多,有浓郁的个性化的创作氛围,鼓励学生在艺术上的自我发挥。我越学越发现自己很向往纯艺术,就开始考虑转绘画专业。”

“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学设计专业出来,找一份足以糊口的工作应该不难;如果学绘画,毕业出来,我就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了,生活没有任何保证。不可避免地,我经历了一场内心挣扎……”

“我发现,这里的学校不一定强调你有多了不起的绘画基础,而是你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欲望,它不会手把手教你怎么画,而更多的鼓励你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老师可能用摄影去教绘画课,甚至在照片上画画,拍一段录像,其实也是一个绘画的过程。现在,绘画已经超越了一个平面的定义了。老师能做的,就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帮你提高艺术认识,你认为的艺术是个什么样子,跟每个人的个人心理有关,它们不被要求要有多成熟,但要求要有自己的创意,每一种都会被尊重。我很认同这样的艺术观点。”)

我中间曾插话问她,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人从事绘画,因而对她有影响?她轻描淡写地带了一句:“我的叔叔在一家美术学院当院长,不过他开会的时间比创作的时间还多。”一边惊讶于她的坦率,一边也为终于找到了她不同常人选择背后的原因而松了口气。

而更多的吃惊还是在看了她的个人网站之后,作为一个七岁就曾经在国际儿童绘画比赛上获奖,并成为两个代表中国去日本领奖的孩子中的一名,她长大后选择当画家似乎更没有什么好稀奇的了。而且,看网站上她从六岁到出国前的画,无论是素描功底、色彩的运用和艺术感染力,都绝非一般。

不过,又一个疑问因此冒出来了:中间出了什么事?让一个这样天资的女孩选读了别的专业而不是绘画,从而走了一段弯路呢?COCO没有说。在她的网站上,我只找到这样的一个含糊的答案:“一直以来父亲对我从事绘画强烈反对,所以直到22岁的时候,我才有机会把挫折抛在身后,来到加拿大追求艺术。”

关于“挫折”,我想那是另一个故事了。我只能去想像,在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上,她是一个多么顽强的人。

2、自我推荐是一件恐怖的事

(“转专业后,我用一年半的时间修完了绘画专业。今年5月,我从学校毕业,同时,我的生活补助也没有了。我不可能离开物质谈艺术。我也要考虑生存的问题,这毕竟是基础。所以,找画廊把自己的画给推销出去,是我毕业后必须首先去面对的问题。”

“在这里,艺术作品极大程度上依靠市场来体现它的价值,但艺术市场又是很势利的。你刚刚毕业没有经验,没有作品在市场上流动,更没有辉煌的记录,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东西证明你的作品是有价值的。然而,你还是要鼓足勇气,拿着你的作品,走进一个个画廊,对他们说:‘这是我的作品,请给我机会’。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在艺术学院,只需以你的艺术思想的深度和强度来衡量你的水品,而向画廊推销自己,仅仅有好的作品还不够,你还要能让人相信,你能开创出一个新天地,你的作品是一个好的IDEA。我曾经拿着作品满街跑,就是让人家相信我,给我投钱,有点像IT行业去找风险投资基金。这对人的勇气和智慧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有名的画廊,一般不接受无名小卒的申请;一般的画廊,平时即使收到很多很多的申请,也很少理睬毛遂自荐的人。我的作品被一家画廊接受后,他们才告诉我,我是他们接受的第二个自我推荐,他们里面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第三方推荐的。”

“目前,我已经举办了一次个展。明年还将有两个展览。其实,举办个展,画家和画廊之间有三种合作方式。一种是只要画家肯掏钱,画廊就可以举办;一种是画家要掏钱,画廊还要选一选才举办;还有一种是画家不掏钱,由画廊免费为画家举办展览,所卖出的画要给画廊回扣,有时候甚至五五分成。这一种对画家的作品要求是最严格的。我和画廊的合作就是采取第三种方式,我很欣慰,他们很看好我作品的艺术含量和市场价值。”

“每个画廊当然都会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只收集18世纪至20世纪的名画;有的只收集已经成名的画家的作品;有的只收集国外的艺术作品;有的只收集年轻画家的画,等等。我的画,通常被他们归在‘当代艺术’一类吧。一个画廊名下的画家,可能会有一个大概的分类,但每一个其实都非常不一样。”)

我没有参加过COCO的个展,不过,通过一篇写她的文章中这样一句话――“在画展的开幕酒会上,她身着一袭黑色丝绒旗袍,高雅娴素。她的画自有神奇之处,来宾中懂得门道者,向她讨教,她便娴熟地切换于英语,法语和中文之间,或侃侃而谈,或涉入细节,那一脸认真,显得十分成熟。”――我看到了她在自己领域中的那份自如。

想知道别人对她作品的反馈。问她,她只淡淡地说:“艺术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不能光由反馈好坏来反应我作品的好坏。我只希望每一次,他们都能看到我的努力,和对这一行的投入……”

3、有梦想的女人有魅力

(“老公很能干,做工程方面的工作。而且他很支持我,否则,搞画画?想都不用想。”

“画画,是一件非常花精力、时间和金钱的事。首先,我要一个大的场地,我还买很多器材、材料和颜料,我还要把一副副画装裱起来。我现在还没有孩子,几乎是把95%的精力都投入到画画上面。每天,我不是画画,就是在做与画画有关的事情:拍幻灯片、做作品集、到不同城市看画展,看博物馆、艺术馆,思考……”

“我相信,一个有梦想的女人是有魅力的。”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妻子,但是,我想,我老公之所以一直在支持我,起码说明我们是臭味相投的吧!(笑)我的表达方式,别人未必接受,但我老公就能接受。我出去外面,不会主动去告诉人家,我是一个画家,别人问我是作什么的,我通常会说我是一个家庭主妇。”

“我想过,5年内,我都可能不会有INCOME。艺术家一生没有收入的也很正常。人不能太贪心。我现在已经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用担心经济的稳固性,并且,已经有作品在被市场接受,多一点收入总比少一点收入好。我觉得我已经非常非常幸福了。”

“我喜欢去不同的地方经历,艺术不是一个研究性的东西,要让它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和市场上不断去成熟。我计划下一步去美国读MASTER,甚至工作。这是我的必经之路。所以,我要争取奖学金,否则光一年6万美金的学费,就让我们招架不了。”

“我想来加拿大的华人,应该大部分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糊口。去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都是生命的精彩。”)

COCO的艺术家的个性此时表露无遗。她的个人网站里收录的、自拍家中凌乱的STUDIO的那些照片,似乎也在我眼前立体起来。其中有一张,是她和老公面对面坐在一副作品面前,像是劳累过后的小憩,画室很空,灯光只打在他们的身上。

我想象不出,她在别人眼里,会是哪一款的家庭主妇。问她,她也不知,“我也会反省。去别人家,不会搞得像自己家里一样乱,会尽量去尊重别人的生活。”听这话,感觉她在生活中极力在掩饰自己的艺术家“毛病”,难怪她在不经意间,突然冒出这样的话语:“除了老公之外,我没有特别好的朋友。事业、爱情都如我所愿,但友谊却很难,我相信君子之交淡如水……”

虽然谈话到最后,她到底还是让我听出了一丝曲高和寡的孤独,但我还是高兴,COCO给了我们一个忠于自己内心选择的成功范本。并告诉我们,这样的群落还很多。他(她)们或者就像COCO一样,隐藏在一个自报家门为“家庭主妇”一类的身份后面。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