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就业问题:转换思路再上路
2006-08-24 15:30:2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 记者连鹏)加拿大失业率在今年5月创造了近32年新低,当月全国净增97,000个就业岗位,远高于经济学家预测。尽管6、7月失业率略有提高,但专家把此归咎于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以及有更多的求职者进入了就业市场,全国失业率仍处于历史低点。但华人社区现实情况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

多伦多星报在今年6月初采访了部分加拿大本地市民,让他们就加国经济前景、就业等问题各抒己见。很多人都表示失业率低并不能代表什么,用失业率降低来衡量就业率上涨似乎太武断,失业率降低可能包括一个人同时从事两三份职业。失业率的高低对人们实际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人们真正关心的是月底能领到多少薪水,靠着有限的工资只能过着贫困生活。也有人表示目前很多工作都是合同制,不稳定,雇员们没有福利、保险,多数新增就业岗位都集中在服务行业,这些工作多没有任何保障、薪水极低。

的确,我们不能只以失业率低或者就业率高就判断加拿大经济形势良好,判断大家都可以生活得很好。对从小生长在这里的本地人来说找一份满意的工作都不容易,对华人新移民来说就更有难度了。

找工作是每个新移民所面临的头等大事,为了帮助新移民尽快进入就业市场,华咨处本周二下午在士嘉堡东方广场内举办第三届求职招聘大会,出席招聘会的求职及获取资讯者多达三千人。在求职队伍中,有的虽然已有工作,但想找到更好的职位;有的没有工作或刚辞去了原有工作,打算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有许多刚从中国来的新移民。

在此间媒体的报导中,Direct Energy公司安省唯一华人分销商姚晓波的见解非常有道理,他认为很多华人移民对没有底薪的销售工作,比如Door To Door没有兴趣。但其实Door To Door行业对新移民是一个很好的起步,因为它门槛低,而且也是一个可以熟悉环境、了解社会、跟人接触、练习语言的好途径。

很多从中国来的移民,就业思路较传统,他们可以吃苦耐劳,可以艰苦奋斗,但他们总是希望找固定收入的工作。其实,如果转换思路,比如,找没有底薪但收入潜力无上限的销售工作未尝不是一项事业和对自己的挑战,如果做的好同样可以成功。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剧,中国社会上近年亦曾出现过“北大学生卖猪肉”等高学历者从事社会基础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奇怪,我们应正确对待所面临的就业现实。此行为是非暂且不论,可这种务实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很多中国新移民可能觉得有高学历或者本地热门学科学历就可以容易找到工作,但现实情况是就业并不只看学历,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综合能力、社会经验同样十分重要。如何面对现实,踏实地着手做些事情,多考虑自己兴趣、能力和特点,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并不在乎从底层做起,这是所有移民应该持有的态度。

笔者曾在第250期的《星星生活》上发过一篇《农场–新移民值得开垦的新天地》的文章,故事中的主人公姜申奉是韩国移民,在30多年前移民来加拿大,当时很多欧洲移民大量定居加拿大乡下种植小麦和马铃薯,他却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种植东方人爱吃的蔬菜。他观察到,随着移民越来越多,他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显然,他为自己选择的就业创业道路是成功的。

很多新移民觉得在乡间、农村工作,是一种挺没面子的事情。据调查,绝大多数的新移民对安省乡间、农村一无所知。他们大多定居在加拿大大都市。目前加拿大拥有大量富足的农田可以给提供出极大的潜力资源给那些来自人口密集和农田缺乏国家的移民。通过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内,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了一半多,从1971年的160万人到2001年的72万7千人,而移民中从事农业的人口比率也从8.5%降低到了6.8%。在2001年,在从事农业的移民之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出生在欧洲,只有十分之一以下的人来自亚洲。当然,笔者在这里并非建议人人去做农场去搞种植。每个人的想法和处境各不相同。但这个例子的确也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那就是要具有敏锐大胆的眼光,从事和开创一些新行业、冷门行业,不要总是什么热门学什么,哪行紧俏干哪行。

中国移民人数在2005年连续8年蝉连冠军,更创12年来新高。移民部公布最新统计,2005年中国抵加移民人数高达42,291人,其中的多数人料将登陆在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华人就业竞争将会越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去一些人口稀疏、缺少人才且就业压力相对较小的中小型城市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要面临文化差异、生活习惯、语言困难等种种难题,无论在原居地学历或职位有多高,来到加拿大这个全新的国度,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靠的只能是意志、实力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不能过分自信,也不能总埋怨加拿大政府不承认海外学历这些客观因素。作为移民,尤其是新移民,我们能做的就是熟悉规则,适应规则,转换思路再上路。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