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中西名字文化
2006-10-18 18:46:05
来源:星星生活

我总觉得西方人给孩子起名字有点吊儿郎当。生下个孩子一看是个带“把儿”的,“就叫麦克好了。”父亲如是说。这是认真的,碰上个更不在乎的,索性就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在加个“II”,于是儿子的名字就成了“路易二世”。碰上祖祖辈辈懒下去的,也就不难理解后来怎么就出来个“路易十三”。我想这和文字文化多少有点关系,西方的名字大多没什么蕴藏在字面下的意思,即便有,也都追至远古,今人多不把那原始意思当回事儿了。

中国人到了西方,为了交流方便,很多人也入乡随俗,随便起个英文名字。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有一天一个朋友的漂亮妻子警告我,中国人如果姓“蔡”,还是要讲究些英文名字的起法。比如说不要叫“John”,不然听起来像“酱菜”。以此类推,当然不能叫“Paul”,不然就成了“泡菜”了。听了令人莞尔,推而广之,若是女孩子姓了蔡,便应该小心别叫了“Sue”或“Meaghen”否则不就又上了一道“素菜”和“霉干菜”了。幸亏中国人姓肉的少,不然一不小心还凑齐一桌满汉全席了。

中国的文字则不然,每个字都有明确的意思,这就给中国的爹妈们在起名字上拓出一个大空间,名字起不出点名堂来,显得爹妈没文化,儿子的前程也没了寄托。女儿在国内上小学时,同班有个女孩儿叫“刘星小雪”,读起来令人想到的是“流星小雪”,拼到一块,文字含义虽不明朗,但脑海里也是别有一番景象了。

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一夜之间平地生出许多老总来,“总工”,“总裁”,“总设计师”,“总计量师”,“总……”。一个新鲜出炉的父亲盼自家儿子出人头地,起名字:王总。王总一路长大,被人叫得春风得意。也合着本人真有本事,二十多岁真得当上了一家分公司的总经理。

王总名副其实,但却遇到了麻烦。中国人但凡有点地位,便也随之有了名讳。这王总是随便什么人都叫得的吗?底下人于是犯了难:“本该叫他王总的,可咱们是下人,怎么能叫他王总呢?但他是老板,怎好直呼其名,怎么着也该叫他王总啊。”后来有人提议,加个老字。往哪加呢?“老王”?荒唐!“老总”? 听起来像是老百姓称呼伪军。最后妥协称“王老总”。王总二十郎当岁,听着这称呼总觉得有点别扭,但也想不出更高明的叫法,只好随遇而安。

我上中学时,有一个语文老师,姓关,写的一笔好字。据说文革前有人求字,关老师童叟无欺,潇洒挥毫,写完后,落款:“关振儒”。众人齐声喝彩:“好!果然名副其实!儒雅倜傥!” 不期然文革后期,全中国上下“评法批儒”。大家不禁为关老师捏了一把汗,贴大字报时却见关老师虎步雄风,满脸正气,双手翻飞,大字报上墙,字枪语剑,满纸锋芒。落款处浓墨重笔:“关镇儒”!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

比之东方“名字”文化,西方在这方面一定少了许多故事。不管官位多大,地位多高。熟人间都是名字相称。老百姓时是“Patrick”,当了主管还是“Patrick”。倒是省了下边人在称谓上看风使舵的麻烦。不过想拍马屁也得另寻它途了。名字本是爹妈起的,不肯随便用其他替代物,我觉得倒也是对爹妈的一番尊重。

西方人的亲热浮于表面,叫名不称姓透着一番有固定距离的亲热。如果中国人把中国文化交融进来,便能调出几许既上得台面又不大测得出距离的甜蜜来。碰上美丽女同事叫“辛雪儿”,你可以不假辞色,表里如一的称一声:雪儿–。碰上帅哥赵强,又岂仅是一个“强”字了得那份深浅?(选自北美中文博客,涂涂写写)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