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杯征文:大款太太在纽约(上)
2007-01-23 20:58:00
来源:星星生活

(海星杯征文/作者楼兰)“我看见彩虹了,好美啊!我来美国后还从来没见过天上出彩虹哪!这回可看见啦,真是美极啦!”刚从外州回来的你,一进门就大声叫嚷。

看见彩虹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美国空气清新,雨后彩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你来到美国也好几年了,在美国生的女儿都五六岁了,以前却居然从未见过彩虹,可见你生活范围有多狭窄。虽然你奔来美国是为了追求彩虹般美好的生活,尽管你有一个像彩虹般美丽的名字。

那天,你是带着孩子跟着教友们去外州参加布道学习班,回来乘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刚好雨过天晴,空中出现了一轮美丽的彩虹,令你兴奋不已。笃信了某种信仰的你,真诚地迷信天命,认为见到彩虹是一种好运气好兆头,因此念念不忘,逢人便说。

(一)

你是个带着个小女孩的单身母亲,和几名女室友同住纽约皇后区的一套公寓。空闲时,你爱对室友们唠叨自己的人生经历,据说比“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还要曲折。

你的前夫在国内曾是个“大款”,当年把年轻美貌的你追到手,后来到美国开公司做生意,却因另有新欢把刚怀孕的老婆给甩了。你便沦落成为单身母亲打工妹,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实在不容易。

你不过三十出头,按说还处于女人的黄金时期,但却显得有些憔悴萎靡,缺乏女性魅力。仔细观察,你其实拥有典型山东姑娘的俊俏,生得浓眉大眼,皮肤也被胶东海滨的风水陶冶得细腻白嫩。你打工的美容店都拿你当标杆来招揽顾客。

然而,不知是否你吃素的原因,你面色显得苍白无光彩,加上身材本来消瘦而平板,缺乏性感媚力等女人应有的姿色,教养风度更加欠缺。当年能看上你的大款,想必自己也缺乏文化底蕴,因此找女人只重表面相貌,不懂内在气质。

如今你靠打工谋生,每一美元都挣得不易,但在讲究名牌服饰方面,你却还保留着大款太太的习气。你喜欢向室友们展示行头,兴致勃勃地穿出刚买的卡腰衬衫和牛仔夹克,一副teenager少女的打扮,完全不合适你的身份与年龄。

面对不以为然的目光,你特别强调说:“这可都是名牌啊,降价我才买的。”追求名牌的心态,让你这辈子吃了那么多亏,却还没有吸取教训么?

你又翻箱倒柜找出双锃亮的黑皮鞋,说是刚到纽约时,老公为你在第五大道上的伯明翰高档店买的正宗意大利名牌,可后来人家说那是老太太的式样,再说你如今整天打工也没机会穿。

你还有从国内带来的貂皮大衣,记得刚到纽约时穿着乘地铁,有位好心的太太告诫你说,穿这种衣服只能坐专车出入高档场所,乘人群混杂的地铁小心被坏人跟踪挨抢,吓得你从此将其打入箱底。

你像服装秀似的穿出各种压箱底的东西,缎子旗袍,一件翠绿碎花遍洒,一件大红花团锦簇;还有一件艳粉色高级纯羊绒呢子大衣,这些是结婚时老公带你到香港专门定做的。

你如今也纳闷,天知道当初怎么会选这样艳俗的颜色和式样?

(二)

你那暴发户前夫择偶和选衣装的眼光确实有点俗气,不过了解了其身世就觉得也难怪。他当年在你们那胶东海滨城市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款”,他教育程度不高,靠早一步下海经商搞水产生意发了财。青春年少的你刚从职业中专毕业,分配到当时为数不多的涉外宾馆当服务员,被常去宾馆的大款看中,便发动求爱攻势。

你出身普通小户人家,既无背景也无学问,父母亲戚都觉着还是不要高攀为妙,那有钱人看上的无非是你的年轻美貌,待到他厌倦了,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然而,人家大款还满一往情深的,数年如一日穷追不舍。你起初虽未被他吸引,也确实为他的名声钱财所动心,经过了七八年恋爱历程,俩人才结为连理,要说爱情也算经过长期考验了。

其实,要论人品,那大款到底是劳动人民出身,本质还是挺实在的。婚后把你捧为掌上明珠,不仅舍得为你花钱,也对你百般照顾呵护。可你却真是没啥像样的本事,烧饭作家务都不在行,生意外交更是不灵光。陪老公出外应酬吧,除了一张脸蛋儿还看得过去,举止言谈就露馅儿了,以致丈夫都不愿再带你登场面,免得倒人胃口搅了生意。这样在家下不了厨房,出外上不得厅堂的老婆,也不能光当花瓶摆着看吧?

你后来也很有些懊悔自己的无知无能,其实丈夫需要的无非是一个懂得体贴照顾的妻子,若能够在生意应酬场上帮他增色就更好了。而你当年不仅不会照顾老公,还得他倒过来做饭搞家务的伺候,尽给他忙中添乱。

本来大款的生意做得不错,海鲜货品远销海外,美国也是他的一个重要销售地。为了开发海外市场,也是为了赶国际贸易时髦,他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派自己非常信任的铁哥们儿和亲哥哥在美打理。

几年下来,货品倒外销不少,可公司据说却没赚到钱。他只好亲临美国视察,发现他亲哥是书呆子一个根本不懂生意,而那铁哥们儿自家房子都买下了却让公司背债亏本。生意场上无人情,不能信任别人只得自己出马了。

大款决心破釜沉舟移师美国,给自己办个投资移民,把国内的豪宅名车都变卖了。美国倒是欢迎现金投资,可中国方面不允许在外中资公司只转帐现金,而必须将大部分投资额折合成产品商品外销,大概是想就势增加出口额也防止大量现金流失海外吧。

可你前夫当年是经营海鲜的,商品都是无法保存的水产鲜货啊。把几个大货柜的海鲜倒腾到美国纽约港,他兴冲冲地通知以前长期合作的批发商,如今有现货,提货不用再等了。

然而,那些以往上赶着找他要鲜货的犹太裔水产批发商们,可是奸猾透顶,听说他那几货柜鱼虾已经坐落在了纽约港,一个个就拿起架子变了脸,下狠劲地杀价,几乎要让他血本无归。

虽说老中善于精打细算,可还是算计不过精明的犹太人。何况人家在美国水产市场混迹多年,路子粗门槛精,做生意利益为先毫不讲人情,明知道海鲜无法久存,进口商一定急于脱手,此时不杀价捡便宜更待何时?

在中国多年打拼得颇为成功的胶东大款,因为对美国市场行情不熟悉,可算栽在这伙犹太佬手里了。人得争口气,他发誓就是让这些鲜货都成了臭鱼烂虾也不能便宜了那帮犹太批发商。正逢炎夏,他得花钱租带冷冻设备的库房存货,然后自己去向餐馆等直接推销,并亲自开着冷藏货柜车送货上门。就是在他被生意整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你这留在国内的老婆也吵着要来美国。

(三)

婚后被丈夫百般呵护过着阔太太日子的你,在老公去美国后顿时冷落了许多,加上豪宅名车都已变卖作为投资资本,没有大款陪伴的你觉得风头一落千丈,又没孩子,生活得没啥意思。看到老公把手下几个员工都以工作签证身份办去了美国,却迟迟不给你开赴美绿灯,不禁心生怀疑,加上别人的耳边风鼓动,便连吵带闹地要求让老公赶紧把你办到美国去。

大款本来是打算生意上了正轨,买了房子好好安了家再接老婆来享受。办几个员工来是因为需要生意帮手,而你却是啥忙也帮不上还需要照顾享受的人。在他正自顾不暇的当儿,那好意思让娇滴滴的太太看到自己这种狼狈相并跟着受罪呢?

但你却不相信他的解释,反而猜疑是否老公有了外遇才阻止老婆来美。禁不住你吵闹,他无奈之下给你办了来美手续。你哪会知道,正是你这一步才逼得老公日后变心呢!

你来美国之前,碰到一位会看相的老人,一下子看出你要出远门了,便告诫说:“现在不要去啊,不吉利的。三年后再去就会有福了。” 你当初完全不理解其中含义,自然置之不理。多年之后,经过惨痛生活挫折又信道教明白了缘分,你才懂得了那老人话中的玄机,懊悔当年没听箴言,导致自己走上这么条不归路。

你来到美国纽约后,跟老公先住在曼哈顿唐人街,后来搬到皇后区,都是华人聚居的地区。那时大款手头还有些原先积攒的资产,便准备在美国买房子,带着老婆在长岛地区看了几处,可你见到周围住的全是美国人,感觉不自在。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的你,还是希望先住在同胞多的地界,有啥困难也好有个照应。就这样,买房子的事情耽搁下来了。你后来又为自己那傻乎乎的决定好生后悔,那地带的房价几年内翻了几番。要是当初买了房,总算有了不动产,离婚时你也能分到一份儿不至于一无所获了。

既然不买房子了,大款就一心一意跑他的生意,他也很不容易,开着车到纽约上州、康州、新州等地挨家挨户找中餐馆和超市推销,有时一去若干天回不来家。盼望到美国来与丈夫团聚的你,没想到美国的生意场上竞争如此险恶激烈,谋生如此艰辛,你既然帮不上丈夫的忙,还有什么资格再抱怨独守空房?

何况,你发现自己怀孕了,不能跟着老公到处跑。起先你真没有思想准备要这个孩子,但丈夫欣喜若狂,坚持让你生下孩子,而且为了孩子的将来更拼命地外出做生意,除了陪你去医院检查和每周买食品物品送回来,基本上不回家。

孤独孕妇度日如年,在你临产之前,突然有一天,你的猜想得到了证实:丈夫在外面有了其他女人!孤苦的日子雪上加霜,你顿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四)

你其实是认得那个女人的,她是帮助不谙英语的大款做生意搞推销的一位老乡。那个女人十多年前因涉外婚姻远嫁韩国,在你们那个沿海城市也算轰动一时的新闻。后来她随夫家移民美国,如今两个孩子都上中学了。她夫家因生意与大款有联系,她也冲着老乡对这位初来乍到的兄弟多有照应。

她在美国年头多,人脉熟,关系广,中韩英语都利索,又会开车。在大款危难之时,她干脆跟他一起外出推销那些压仓的海鲜,一出门就是数日一周的,孤男寡女共同出没,想没点绯闻也难。

在你刚来美国时,从找房子安家到认路购物,还接受过那女人很多帮助,因此还算是熟悉的朋友。说实话,那个女子为人不错,既是贤妻良母,又具有精明的生意头脑,她夫家的餐馆生意之所以红火,起码有她一半功劳。

不过,她身居豪宅却并不幸福,因为婆家对她太刻薄。婆婆是典型的韩国老妇,传统观念中媳妇就应该对丈夫服服帖帖伺候周到,可她是在中国大陆革命教育时代长大的,对这类封建管制忍了这么多年已经很不容易。

你起初还觉得既然自己帮不了丈夫,有这么个精明能干的女老乡助他一臂之力挺好,在生意上能帮忙,生活上还能照顾一下。你之所以对丈夫感情方面可能的出轨掉以轻心,是因为那女人比大款还年长五六岁,已经人老珠黄,论相貌那里比得上年轻十岁有余的你。以前你们夫妇一直都拿她当大姐看待,根本没想到丈夫会与这“大姐”堕入情网而不能自拔。

(待续)

作者楼兰简历:

生长于中国北京,曾经是土插队的知青,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踏入高校。在编辑广告界从业数年后,赴美国学习深造,加入洋插队行列,曾在麻州、纽约等地学习工作生活。人生中经历过三次重大的专业转型,从学理工科技,到办新闻媒体,到搞少儿教育。多年来在海内外报刊网络上发表大量文章,以文化对比、儿童教育、移民生活等纪实类作品为多。出版过文集《在美国当家长》(1998年)。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