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本难啃的怪书(上)
2007-04-02 21:53:3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作者:文乐)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踏上了去日本的旅途,虽然只有短短六天时间,却有不少感想,因了解不深,因而称作掠影比较合适。

**富士山

以最初的印象来看,并没有感觉到它的神圣。在中国名山大川见得多了,黄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等,巍峨挺拔,个个入眼。五岳归来不看山。所以,初来乍到,一眼看去,这座轮廓圆滚,线条柔和并且毫无棱角的山,似乎是并不起眼。若是放在中原大地,不过是一座很普通的山罢了。

但是,这座山却能够使我们渐渐地认识它。

沿山许多景点,如五大湖、温泉、滑雪场、大小涌谷等,分别散落在四周的山脚和山腰。导游带着我们驱车开上了环山的林荫道。我们一路观赏,渐入佳境。随着行程,富士山也开始层层地撩开面纱。

起先,从山脚下的芦之湖畔看山,似乎还是云遮雾罩。继而到了山中湖畔,映衬着一片片绽放的红枫林叶,它已是初露芳容。接着,转到河口湖畔,时隐时现的又是一种羞涩而又诡秘的微笑。下午,我们转到了山阴背后的大涌谷,这是一个世界著名的火山喷射口,滚滚白烟带着硫磺味扑面而来,山势的表情也已不再那么柔和了。

傍晚,借着最后一缕夕阳,我们登上了距峰顶仅百米之遥的五合目,这个位置类似于我们珠峰的登顶大本营。此时,也许是由于靠得太近,也许是不允许再进一步触犯尊严,山峰已是面露愠色。冷若冰雪却拒人于百米之外。看山要看脸色,我们匆忙下山,未敢久留。夜晚,我们回到山中湖宾馆下塌。

其实,我倒是很喜欢这种渐进渐变的引导方式,这似乎是在引导我们走近神与佛。如果刚一见面就展露全部,也就失去了韵味。一天行程下来,我们的思想感情,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当然,做为一座山,它的外在形体应该是永恒不动的。奇怪,转了一大圈儿,方圆也有好几十里,可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富士山的外形始终是照片上所反映出来的那种样子:圆锥形,或像一柄倒悬的折扇。顶上一圈儿皑皑积雪,终年不化,洁白无瑕。山腰以下绿草如茵,宛若绿色的草裙。映着蓝天、白云、湖水,景色很美。这一定格的造型,其实通过影视画面很早就已经印在我心中,今天是一次亲眼验证。

重新审视一下感情思路,我不禁暗暗吃惊:这是一个被民族文化渲染出来的光环,同时,也是一个被民族意识神化了的山峰。富士山便是大和之魂。日本民族因为它,才有所增高。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富士山,那些短小又好激动的日本人,如何去发泄他们的激情与苦闷?如果没有富士山,那些遍布于东瀛各地的神社和寺院,又凭借什么来做为精神依托?日本列岛因此山而感到骄傲,一旦将它削去,一片洼地,就如同亚平宁半岛被削去了阿尔卑斯山,那么,整个日本列岛将立刻变得暗然失色。

所以,这座山连同它的这个特定造型,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标识,或者说已成为一种宗教图腾,神圣不可侵犯。日本旅行社按照所设计的线路把外来人引入这一境地,使你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这一标符。富士山,也因此被人为地拔高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自然景观。这也正好验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最后一个晚上,当我们被安排在山腰上的一个露天温泉,享受月光湖色时,我的身心被完全陶醉了。雪花飞扬,明月当空,身躯与情景完全融合。此时,怎么也想不到,川端康城笔下的那个在旅途中享受温泉沐浴的伊豆的舞女会跃然而出,小说中美妙的一幕一下子变成了眼前的真实场景。

雪色、温泉、纯情、少女,这也是日本文化的特殊意境,川端先生曾因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此时,似梦非梦,心灵与躯体同时升华,人生境界随着喷涌的热气升腾到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

富士山,真是太美了!我不禁赋诗一首,咏富士山:一轮明月上林梢,使人忘却野狼啸。身后白烟吐不尽,眼底秋色草未凋。已是含羞藏筋骨,何须外露引风骚。美人如画云端远,温泉几度盼春宵?

回程时回想起登泰山,在乱云飞渡中,一览众山小。但富士山不给我们登顶,只允许仰视,不够度量。其实,中国关于山的思维还有许多,例如:有眼不识泰山,山外有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李傲说,中国人还喜欢把岳父大人比作泰山。可见中国人对山既敬畏又放得开,很活。如果说,富士山是个缩小了的日本岛,那么识别这座小山还容易,但要识别那座更大的山,识别整个大和民族,就不容易了。

其实,每个民族都是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临下山时,我还是选择了一个与日本传统定势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一张我心目中的富士山,并取名为:落日颂。

**感觉日本

旅游,除了欣赏自然风光之外,人文景观、历史沉淀也能带来启迪与思考。所谓文化之旅,便是一种文化上的心理互动。在东洋之邦的迷魂阵里,所感受到的东西越是庞杂,越是深浅莫测,那么所带来的愉悦,以及所引起的思考力度,就越是来得强烈。

这是日本之旅与东南亚之旅的差别。后者感受到的是垃圾文化与殖民文化,颓势。而前者虽然野蛮、强硬,但骨子里却是野心、蓬勃、向上。日本文化以其特有的气质、内涵以及内在的逻辑与推理,引人注目。

这次所到之处,干净利落,行程安排上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感,与新马泰所弥漫着的缠绵之音、软骨柔肠恰成鲜明对照。在新马泰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在日本,是清风朗月、秋高气爽,一路上,我们行色匆匆。短短几天,睡塌塌米,吃生鱼片,慢步于别致的日式庭院,留连于精巧的木制小屋,从生活起居到逢场看秀,耳熏目染,被另外一种东方文明疏理了一遍。

此前,对于日本是模糊的,对于它的地理、民俗、历史等知之甚少,支离破碎,甚至带有一种情绪。这次经过实地接触,亲身体验,对日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只能算是盲人摸象,蜻蜓点水,但所见所闻,都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沿途,若有所思。

当然,感受日本,心情并不轻松,心理过程是复杂的。甚至是沉甸甸的。这个鬼地方,真叫人一言难尽。日本是个耐人寻味的国度。

这也好比读书,当你捧到一本好书,它的价值,会使你感到它的份量。但同时它的艰涩,也会使你久久不能释怀。日本是一本难啃却值得阅读、无法吞咽却值得反复咀嚼的怪书。像我们这样的人,看书,玩,都喜欢带劲的,这次,倒挺合口味。不能承受旅途中的生命之轻,这也是中了余秋雨的毒害。

**双刃剑

凡是有过日本经历的人,皆会被它灼伤。

记得哪位作家讲过,出国留学、磨练人生最好的选择地是日本。这个民族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负与傲慢,以及对邻邦不加掩饰的歧视与冷漠,会使你难受。这对于成长过程,无疑不是一次最好的人生启蒙。胡适不是讲过吗,人生中最难以忍受的便是嫂子的白眼。

欧美文化中较多的是宽容与阳光,培养出来的也多为阳光男孩。因此,灼伤也并非坏事,即使是终其一生而不愈。疗伤的过程便可以品味出人生与世态,还可以品尝自己的血,就像狼一样。

以鲁迅为例,张承志讲过,十年留日生涯,造就了文学的鲁迅。还讲,十几卷鲁迅文集,包罗万象,从小处着眼并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于日本虐债的结算与清偿。(这话很耐人寻味)此外,还有秋瑾,孙中山,周恩来等等。他们留日归来后,皆有日本心“结”,或叫做日本心“魔”。日本生涯给他们打上了一层心灵底色。这些人,去日本之前还都是出身名门呢。

日本,这个叫人说不清、道不明的鬼地方,到底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接一个的杰出人物,飘洋过海,去品尝它的苦涩,去低就它的屋檐?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人受到伤害后,依然契而不舍,孜孜以求,顽强地走完心路艰程?

这对于我们,一直是个迷。

当然,除了知耻而后苟且,这仅仅是人生的第一课;炼狱、煎熬、痛感、快感、爱恨情仇、涅盘重生,等等,后面还有许多路要走。日本文化是引力场,是个黑洞。在这里滚过一遭,对于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大有裨益。脱胎换骨之后,无异于掌握了一把锋利的解剖刀。

日本文化、日本社会对于我们,是个更大的迷。

那么,踏上东瀛,我们到底要寻找什么呢?

**迷失东京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确实有许多独特之处,可以说是风格迥异。美国人曾写了本书《菊花与剑》,指出了这个民族的双重性格:极其野蛮残忍又饱含美感。凭着粗略的感觉,体会到日本文化的几个特点。

特点之一是险境。从地理环境来看,环顾世界版图,上哪儿去找这样一个四面临海而又火山、地震频发的岛国?我们在日期间,北海道又发生了一次中等地震。如此脆弱,又如何去承载1.6亿贪婪的人种?英伦三岛从纬度上、周边环境上与日本类似,但谈到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在那次著名的世纪对话中讲到,就好比漂浮在海洋中的两口大缸,而日本却没有缸底。

这是个富有想象力的比喻。除此之外,更为可怕的是,离日本东海岸不远处就是世界最深最大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日本岛没有真正的高山作为战略俯冲的屏障,却有一条真正的深渊与自己以邻为壑。赖以生存的地质结构与自然条件如此之险恶、如此之严峻,在世界各强国中,绝无仅有、无出其右。

其次,从人文上来看,日本民族更是险象环生,如履薄冰,与它脚下的地理环境相辅相成。日本是个在悬崖边上跳舞的民族。处于几大文明版块的夹缝中,为了维持自尊,一代又一代的日本文人通过心灵传递、氛围渲染,把自己民族的心态推上了一条不可逆转的险境和绝路。

我有时候也会盯着日本发呆,心想:弹丸之地、撮尔小国,为什么就不能像马耳他或毛里球斯那样把自己下降到一个二三四流的小国?这次我们沿途游览了几个著名景点,皆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例如,清水寺:在峭壁上构筑起来的寺院楼台,竟然还要日复一日地为游客奉献轻歌曼舞。难怪连日本人自己都说,观看清水歌舞就等于观看悬崖勒马。

又如,金阁寺:临水而居,金壁辉煌,这是一个与富士山、艺妓齐名的日本的标志景点,或者说它是建筑领域中的艺妓。如此高雅又如此矜持,又怎能抵挡来自民族内部的嫉妒的眼光与强暴的欲望?熊熊烈火,一场灰烬,似乎是它循环往复在劫难逃的命运。日本有句谚语:如果你是矮子中的高挑,那就把你砍掉半截。

再如,新干线:这是日本旅游中的一条特色品种,犹如一道闪电,划过日本列岛。当你乘坐列车在高架轨上呼啸而过,转眼又在惊涛骇浪的海礁边嘎然而止,此时,心头掠过的与其说是对高科技的欣赏,不如说是对这个民族的担忧。高科技应用在丘陵与孤岛上,格局太小,还没开就到了海边,多危险。这可不是在海岸边拉小提琴。日本文化行驶在悬崖边,行驶在嫉恨中,行驶在高危的轨道上。日本是个被危机驱赶着前行的国度。

旅行社安排的几个王牌景点,似乎都有点险中取悦于人,不知日本人是如何构思?是否是想通过几个最佳位置,让我们在振颤中观赏脱缰的野性?(待续)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