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载录的移民历程
2008-03-04 18:59:2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芙郎)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每一个时间段所包含的特定意义并不能算是一个明确的界定。这些时间更想说的,似乎就是万千移民从飘摇到稳定从挣扎到平静的心路历程。无论你处在移民这条长路的哪一个时间里,她都有崭新的信息和启示。

**三年: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最普遍的说法是,移民苦三年。无论选择读书学习,决定工厂打工还是寻找专业工作,三年似乎已经是一个充分而稍有盈余的时间。三年之后,移民终于也必将跻身于北美社会阶层中的中产――买房有车生活趋于稳定。然而,表面霁和的生活是不是能够代表在心理上,也像身体一样走过了小径和泥泞。习惯是基于了解,或者依附于惰怠和漠视。

**人物: Mike,男,42岁,来加拿大三年。

“不知道是谁总结了’移民苦三年’这样的话。最初听到还顽皮地想,为什么是三年,而不是两年或者四年。而自己这几年走过来,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却是的而且确地是三年时间,这心啊才算是踏实了下来。”

本来在国内一家大银行好好的供职,他说不知道哪一根筋不对了,就是想折腾想移民。

“我给老婆说以后孩子留学还要花很多钱,现在移民以后就省钱了。老婆说就别拿孩子说事了,自己想折腾就是了。也是,孩子那个时候还只是在计划中。银行的工作很轻松也有很多的福利,挺好的,自己也挺喜欢。一直觉得移民只是稍显平淡生活中的调味料。第一次登陆是在2003年,到温哥华。回来之后,还真没有惦记着这件事情。我这个人做事是有一些有头无尾的。直到一天老婆喊起来,再不去五年内住不够三年了吧。这个时候,看看护照,想起移民这事,还真的有些鸡肋的味道,放弃是有些可惜的。那个时候,老婆刚刚怀孕。快做妈妈的人,凡事都想着孩子。她说还是要把身份拿下来,给孩子的未来多一个选择。”

想起那次短登,仓促而忙碌。移民就像是囫囵吞下的果子,来不及咂摸出哪怕一点点的味道。

“这回我倒不想拿孩子说事了,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也要体验一下真正的移民生活之后再做取舍。这次就登陆到多伦多,开始租房子找工作。也找银行的工作,但英语有些差强人意。正在踌躇中,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这边一个最大的食品厂招人,薪水不错,有工会,福利很好。他帮我拿了一份申请表,写了一份有相关工作背景的简历,很快就拿到工作。事实上就是流水线工人。真正是一份体力工作。最初的时候,别说还真的有些好奇,满新鲜的经历。要在国内,怎么想到自己会到工厂做流水线工人呢?可第一天下来就浑身酸痛,但心里想着自己能说走就走,也倒有一份轻松。本来打算老婆生孩子前一个月回国,没想到她早产两个月。得到消息,急忙回国。”

曾以为,这一回国,可能就不会回来了。

“本来就没有置办什么。租住的单间里,一些家具也是房东的。自己的电脑打印机什么的,就送给房东孩子玩游戏什么的。自己就像来的时候一样还是两个行李箱。可是没有想到,回国之后,我竟然有些不自在。仅仅呆了半年,在老婆的支持下,我又回到了加拿大。她的想法是我们至少有一个人拿到身份,这样给自己和孩子都多一个选择,是好事。没错,不过,在我的心底却有一个很自己的想法。我似乎有些喜欢上了精神轻松的简单生活。可是,这微小的喜爱还不能让我忽略掉身体上的疲劳和黑白有些颠倒的生活。一个人的时候倒还好,但想起如果以后老婆孩子都来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真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自问不是爱思考的人,也为这些一直苦恼。

“好在工作疲累,回家倒头就睡,很少有时间想想清楚。慢慢地,就像你着急找不到的一样东西,在你不再找他的一天,自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那些问题随着时间慢慢的不成问题了。除了驾驶执照,我考了不少用于玩耍的牌照,像钓鱼。周末长假期,露营划船钓鱼滑雪,说真的,那种极度的全身心的放松我从来没有过。可能是我国内的生活比较闲散,到了休息时间反而晚不睡早不起弄得头昏脑胀。也可能以前钻营的太多了,现在不需要了,人彻底放松下来。其实,这些倒不是我自己自觉感受到的。是那一天,一帮朋友在一起烧烤。有人问我,三年了,感觉怎么样啊。”

三年了,车子有,房子在计划,工作尚可。而于他,最重要的,是了解到了另外一种真实的可能,一种自己能够喜欢的生活。

“这几年的时间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要在以前,真的是想都想不到。我会在工厂工作,而且乐在其中甚至乐不思蜀。我会那么喜欢户外的活动,而不是钻在冷气房里看电影。心里的感受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踏实。就是想让老婆孩子也赶快过来,买房子,一家人在一起乐融融的。老婆在电话里说,她可能会不习惯加拿大地广人稀不够热闹。我笑她,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且是要实地调查。”

他自己不就是这样吗?

**人物:张姐,女,45岁,来加拿大三年。

尽管早在一年前,在他们一家登陆加拿大两年之后,他们就买了房子。尽管他和先生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可是她的心情还是停留在三年之前,甚至还有一些倒退。

“登陆的时候已经42岁了,我们本来就没有打算能做本专业的工作。我们想,就是给孩子一个好一些的环境,我们能够买房子,供房子,有份还能做的工作就可以了。一直安慰自己的是,好事不能让你占全了,萝卜不能让你两头切。给孩子的好,这个大头给占了,其它的事情上不满意不喜欢,也就不要往心里去了。”

可是,到了这里,反复地给自己劝慰,却还是不能安抚内心的挣扎。

“登陆没多久,他就在Job Bank上找到一份工作,发简历过去,没想到面试就成了。当时我们还有有些小小的兴奋。我在一家餐馆做兼职,洗碗和清理洗手间。一家三口租住在地下室里。晚上睡不好,楼上走路地板就会咯吱咯吱地响,楼上洗澡或者冲厕所,声音都会很响。我那个时候就一个心思地想买房子。看啊选啊几乎半年,付好首付之后,我们的存款几乎被掏空了。那个时候,精神压力好大,觉得万一没有了工作,怎么办。对他安于现状的样子也不满起来。没有工作的时候,急着找工作,找到了,就想买房子,这也买了。”

移民的目的全达到了,甚至更多,怎么心里就是没有刚计划移民时候那满心满怀的美好憧憬呢?

“觉得自己身上总是有消毒水的味道,而他就是一身的机油味。怎么洗都洗不掉。无论工作还是买房,喜悦总是短暂的,而持续着的是这种不甚喜欢的生活细节和状态,终日缠绕,不胜其烦。”

**五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

当我们走近一件事物或者一种生活,更容易以及更便利的事情,就是发现她的缺点。熟悉了体制政治,掌握了社区医疗。如同对待一架玩转的机器,我们琢磨着是否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好处的同时,也体验够了她带来的种种麻烦和忧恼。设计着重新选择的可能――美国?中国?这个时期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物:Nancy,女,32,来加拿大五年。

“没办法,对于我来说,或许就是到了不愿意老实待着,而想折腾的时候。中国还是加拿大,不是喜欢或者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哪一个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更好的选择。或许我这样说有一些予取予求完全的现实主义。但谁又不是这样呢?我正在准备回中国。”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她都没有选择婚姻。

“一直觉得婚姻应该是一个稳定生活的开始,而我一直就是不稳定。在国内的时候是出国的事儿给闹的。而到了国外,原本打算稳定下来,好好地老老实实地住够时间,入籍,过一份中产阶级的生活,很少机会暴富,却身心稳定。可没有想到,一路走过来,却想要回国了。”

她说她身边一干相似经历的移民,大家只要坐在一起,说的最多的就是回国或者去美国。

“加拿大的冬天太长,几乎一半的时间整个人都出于无奈的休眠状态。滑雪或者冬天的玩意,这几年都玩够了。记忆里最多的就是冬天出门的不方便,车子坏在路上。还有就是税收,从开始欣赏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重税到现在有些心存不甘。看见中国还有不少大把捞钱的机会,或者美国,同样工作工资却高出不少。说实话,我有时候也笑自己怎么像个’怨妇’。可笑归笑,重要地是,我似乎只有说到中国或者美国的时候,心里还真的会腾出一股火来,让人浑身活跃起来。”

坦白说,这种激情并不算久违。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五年之前。

“我刚刚投石问路地发了几个简历,给国内一些外资企业和上市公司。他们对我的加籍身份和海外工作经验很感兴趣,现在也在进一步的接洽中。其实,他们开出的薪酬并非大家想象的天文数字。实际上,单从薪酬上还不算有很大的吸引力。我想我比较看重国内上升的发展空间。很多人说国内的经济不如这边规范,但我想或许这就是吸引力吧,要不过去那么多人到上海滩去,那是冒险家的乐园。我现在吧,就是像当初移民一样,不安于现状吧。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就是想有个变化。”

除了这些,一个单身的独生女儿。她觉得离父母近一些似乎更能让他们放心。

“爸妈来探亲过,但不大喜欢这里。可能还是觉得寂寞。还有就是在单位食堂上买饭吃惯了,不大适应到了这里还要天天做饭并且还要做给第二天带的饭。还有我的个人问题,在国内他们就使得上劲了吧。”

**人物:Jason,男,38,来加拿大五年。

他并不讳言地说,曾经在他心里,加拿大是一个跳板。而他的目的地是美国。

“自己学习又不好,不能到美国留学,工作更是没指望。就想曲线救国,先移民到加拿大。拿了身份就到美国工作。但移民到加拿大之后,慢慢觉得这里更好。治安好,医疗好,温和的政治。不像美国树大招风净惹事,弄的老百姓生活也时而不够安宁。”

单从过日子上,他说他很喜欢这里。要不是在工作上有一些波折,他可能就再也想不起来美国了。

“最初移民的时候,心思还是不定。登陆之后,申请研究生未果,也找不到本职工作,就在工厂工作了九个月。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还回国呆了有七个月吧,却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我都说我这是前后不着店了。回到加拿大,只得安心申请了college读书。这一读两年。之后的一年多工作虽然没有断过,但都是一些短期的temporary或者contract的工作。最长的都没有超过三个月。虽然不少朋友说,是不是permanent没有关系,薪水好就行,不一样是加拿大工作经验。但我就是觉得不踏实,像买房之类的事情迟迟不能决定,就想等工作真正稳定了再说。这工作总是不稳定,心里就像堵了一块棉花,总让我觉得胸口发闷。”

一次闲聊中,朋友说他已经拿到公民,为什么不去美国试试。

“我心想试试无妨。没想到得到一个9个月的合同。现在合同快到期了。我却心生留意。真正想一种生活在加拿大工作在美国的状态。享受美国的激情高薪和加拿大的惬意福利。”

**十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十年中,很多变化――中国人多,中国超市多,工作和底薪都越来越高。十年中,很多没变――冬天漫长寒冷,工作辛苦繁忙。尽管他有资格给新移民一些建议,也有经历总结出若干移民生活的“要与不要”,他却不说。他的面容上只有欣慰的笑意,为着十年里不可思议的付出和获得。这个时候,获得的快乐,不是基于比较或者来自无奈,而是愿意并能够沉浸其中获得的自由自在。

**人物:Paul,55岁,来加拿大十年。

“去年女儿结婚,老婆心生感慨地说,女儿都出嫁了,我们也老了。我笑着说,你看你老公不是还壮的像头牛,吃的比谁都多。她却哭的更厉害了,说这腰病还不是那个时候落下的,还有这关节上的病痛。”

他并没有任由自己沉浸在岁月流逝的哀伤里。他心里想到的只有女儿那幸福如花的笑颜。

“女儿从滑铁卢大学毕业之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事实上,对于他们这些本地大学毕业的孩子来说,找一份足够谋生的工作并不难。直到去年和她相恋几年的大学同学结婚。看到她现在在这里生活的自由自在,完全融入这个社会,我们觉得再多的付出都值得。想当年那么大的年纪才出国,来到异国他乡的小城镇上,生活很不方便,为了孩子的教育,几经周折到多伦多。很长一段时间在卖体力为生。有的时候,还一天做好几份工作。一大早起来就去送报纸,大冬天雪天也是一样,手脚几乎都要冻掉了。白天一份工,晚上还要做,真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大的劲。可能就是想给孩子一份好生活。我本身的专业也不好,现在做的工作也是很初级的职位,薪水不高。”

因为年纪偏大,工作的技术含量不高。他们一直忧心的,是能不能给女儿一个后顾无忧的生活。

“女儿过来的时候17岁,在她上大学前后那几年,我们的压力最大,生怕自己身体上出什么问题。连最不愿提什么人寿保险的老婆也同意买一份保险。直到孩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心里才松快了下来。孩子已经自立了。”

十年里,他们越来越熟悉这个曾经只是地理概念的城市。这种熟悉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利,更有情感的快慰。

“她一直有肩膀疼的毛病,有一段时间胳膊都举不起来。我们都知道,这是累的。年纪和时间都不允许我们再学习什么。可我们没有抱怨。现在移民,比我们那会儿已经好了许多。不仅底薪高,工作机会也很多,更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帮助。我曾经在一个月里换了8份工作,有的只干了一天就失业。那种不安全感在今天不会再有。更让人想起来高兴的,是越来越多中国人了,很热闹啊。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参加了一些华人社团,周日唱歌跳舞不少的活动。也知道并去过很多有特色的地方,给生活增加了不少的乐趣。”

尽管疲劳从来没有远离他们,心里却越来越畅快自由。

“别说,就是在我退休之后,我还想找一份兼职,比如说校车司机。赚钱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想充分地享受这里生活的乐趣。说句实话,在中国,我60多岁快70的老头子,能去开校车吗?呵呵。”

作为第一代移民,无论三年五年还是十年,都是一个太长的时间,里面有足够的波折跌宕惊喜悲恸可以用来记忆或者书写。正是这些岁月梳理出的年轮标示着移民从懵懂挣扎到混沌愤怒到自在恬静,从幼小羸弱到茂密参天。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