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税时应该问自己的二十个问题
2008-03-25 16:13:45
来源:星星生活

(杨森理财专栏第75期)每年的报税事实上是对上一年财务状况的一个总结。对于拿固定薪水的人士来说,基本没什么操作空间,能够做的是不要错报漏报;即使是自雇人士,也只能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用一句通俗的话总结:报税只是马后炮。但报税能够反映出很多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反映出纳税人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从而指导纳税人在未来合理采用理财规划来安排自己的财务生活。以下列出的二十个问题可以用来在报税时考虑一下自己的财务情况是否有改善的空间:

1.第101-104行(雇佣收入:Employment Income):雇主提供了什么福利?人寿保险?医疗或牙科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如果是残疾保险,雇主是付了部分还是全部的保费?

2.第101-104行,如果是有限公司,怎样的工资/分红比例能够实现最佳的整体利益?雇主有资格获得免税的资本分红(Capital Dividend)吗?股东贷款能否被免税的偿还吗?

3.第101-104行,如果雇主是家庭成员,那么失业保险是不是被错误的扣除?

4.第101-104行,雇员是否被要求支付与工作有关的相关费用?如果是,那么这些费用从229行扣除了吗?

5.第113行,是否收到低保补助(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如果没有,有没有途径来降低收入来获取低保补助?

6.第113行,如果纳税人65岁以上,是否充分利用了养老金免税额?如果没有,是否可以把部分RRSP转换为RRIF或用非注册资金来购买年金(Annuity)?

7.第114行,CPP应该和配偶分割吗?如果纳税人已满60岁,符合领取CPP的条件吗?如果符合,是否应该领取呢?

8.第115行,纳税人的养老金计划是随通货膨胀调节的吗?如果纳税人去世,养老金是否立刻停止还是减少后继续供给配偶?有必要买一份人寿保险为配偶将来的生活着想吗?

9.第120-121行,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包括利息、红利、资本增值是否分配合理?是否有改善的空间?投资组合是否合理?

10.第120-121行,如果低收入配偶有红利收入,是否转给高收入配偶更为有利?

11.第126行,房租收入可以用来产生RRSP空间,是否有必要利用房租收入来产生RRSP空间?

12.第135-143行,对于企业主,是否有必要雇佣家庭成员来分配企业收入?

13.第135-143行,如果企业主去世,企业在过去发展良好,会产生一大笔资本增值税单。企业主是否已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转移股份、遗产冻结、购买人寿保险等?

14.第135-143行,企业的核心人物是否受保?核心人物如果去世对企业的冲击会有多大?如果是两个合作伙伴,如果一个去世,另外一个是否有足够资金购买去世人的股份?

15.第135-143行,如果自雇收入过高,是否有必要转为有限公司?有哪些因素需要考虑?

16.第208行,如果向RRSP供款,但当年收入过低,是否有必要推迟申报RRSP的时间?

17.第301行,对于年龄免税额(Age Amount),是否因净收入过高而被部分抵消?如果是,有办法通过降低净收入改善这种负面效应吗?

18.第323行,如果有孩子在接受高等教育,是否应把孩子的教育免税额转移给父母以尽快取得退税?

19.第349行,如果夫妻两个人同时有慈善捐款,是否意识到可以合在一起报以增加免税额?

20.第484-485行,如果你持续多年地获得大额退税,并不是一件好事。说明税务局对你的预扣税过多而且不支付任何利息,你考虑如何降低预扣税了吗?

作者杨森,York大学MBA,注册金融理财师CFP,金融管理师FMA,416-508-7636,理财博客http://yangsen.51blog.ca。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