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小女人怀“阿拉老上海”的旧系列之景
2008-06-09 15:26:28
来源:星星生活

*弄堂.洋房.石库门

上海也许没有太浓重的历史,能看到的那段都体现在了坐落于各处的旧建筑上,特别是民宅。于是,最经典的石库门和花园洋房便成为勾勒这个城市历史与文化最微妙的笔触。很有幸,我的童年时光,一半在洋房,一半在石库门。

爸爸妈妈当时是典型的双职工,阿娘(浙江一带奶奶的称呼法)就负责每天把接我从幼儿园接回家。阿娘家里就是一个被形容为“有七十二家房客”的石库门大宅。里面有天井、客堂、厢房、灶间,空间虽然非常拥挤,但建筑外表却是西洋风格和图案,一点都不寒酸。

这最能代表上海市井文化的石库门中,留下了我很多的记忆。那住在同一幢石库门下邻里间的亲密与容易发生的争执矛盾是今天无法想象的。张家阿婆今天穿了件新衣服、王家姆妈今天烧红烧排骨了,都是那时候平日琐碎生活中的兴致话题。而谁家先用水龙头也可以成为争吵的话题。

妈妈下班才接我回外婆家,外婆家就在一栋花园养房里的一层。据说,以前这栋洋房都是外公家的,后来文化大革命被政府没收,只还了一层给外公。现在有时候想想,静安区顶级地段的那栋洋房如果还在,哇塞!那至少和Bayview与Lawrence那片的大毫宅有得一比!做做梦而已,出国前那栋房子就因为建延安路高架桥被拆了,还得自己贴钱才能在稍微好一点的地段重新购房,否则就被分到大老远郊区(我都叫不出名字的地方)去了。

话说洋房,其实刚到多伦多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在居民小区内散步,观赏那一幢撞风格炯异的房子,总喜欢透过窗口微弱灯光人影,猜测着屋里人家的故事。也许这正因为这些洋房能勾起我记忆中最敏感的怀旧情结?不过,我仍然觉得上海的洋房更加有“味道”,也许就是因为那是在东方的西式建筑,视觉上才会有如此冲击力,想象如果在加拿大建一撞石库门大房子,那肯定大出风头!

现在每次回上海,我都一定要刻意路经老家原址,虽然早就没有了那原汁原味的老房子、石库门,但每次都可以追寻到浮世间那一段岁月的点滴故事。

*外滩.梧桐.弹硌路

记得爸爸妈妈来多伦多探亲的时候,第一次走在多伦多大马路上发出的感叹是“哦哟,你们这里的马路老平额!”(老,在上海话中是“很”的意思,“额”则是一种上海话句尾常用的语气词)。

不是他们说起马路,可能我还回忆不起留下儿时脚印的“弹硌路”。“弹硌路”在上海话中又叫“片弹石路”、“弹街路”,这种由卵石、块石铺筑的路其实有点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就更泥泞不平了。

现在的上海,已经很难找到保留完整的“弹硌路”,不过,也许政府意识到应该保留一些属于上海的老风景,于是现在倒是恢复重建了以桃江路一段的“弹硌路”。下次回上海的时候,我一定要穿着高跟鞋到那里去颠簸颠簸,体验一番当年弹硌路上梧桐婆娑人未晚的风情。

记忆中的上海最经典的马路风景,总是混合着道旁粗壮的“法国梧桐树”。上海的那一点“洋气”,除了入侵了建筑形式和文化氛围,连植物都涉及到了。如果要让我在多伦多找一条最有“上海气质的马路”,我觉得是在Yorkville区的Hazenton Lane,也许就是因为路旁的树是梧桐。

在多伦多,除了有梧桐树的街道会让我想到上海,还有两个地方也会。一是CN塔,二是湖边Harbour Front。CN塔让我想到东方明珠(不过我要厚着脸皮说一下,那东方明珠比CN塔可是璀璨雄伟多了),而市中心的安大略湖畔总让我联想到外滩。

外滩在我的记忆当中似乎还掺杂着苏州河的味道。那是最能找到异国情调的地方,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那别具一格的种种韵味让人流连忘返。不过如今的外滩完全变身商业化。正因为来自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暗自竞技,筑就了“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不可多得的景观,加上它的独特临江位置,“外滩N号”成为各种奢华餐馆、贵族俱乐部、与世界顶级品牌专卖店的起名方式。外滩3号,外滩18号,外滩27号……似乎只要套上了外滩的冠名号码,就与顶级奢华挂上了勾。

现在每次回上海到外滩悠哉游哉时,都会一面赞赏着外滩争奇斗妍的壮观繁华,一面却怀念着老外滩那优雅朴实的景象。

*旗袍.睡衣.小马路

小说、电影里的上海女人经典形象,十有八九是穿着旗袍的。不过现实生活的上海女人却很少看到有穿着老式旗袍满街跑的。倒是那些融入了旗袍元素的时尚衣装特别受时髦上海女子的青睐。

上海女子和改良了的旗袍都是注入西方元素的东方文化最温柔感性的写照。她们都是在历史板块的碰撞下,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规范与出位间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的亮点。

也许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在加拿大,我每次穿上这种融入东方旗袍元素的衣服的时候,总是会获得赞美无数。所以小女子我虚荣作怪,每次回国都一定要买上一两件好看的旗袍款衣服,现在衣橱里旗袍元素的衣服早就够开个旗袍式时装专卖店了。没错没错,此乃秉承了上海女人的爱臭美的本性。

记忆当中,上海女人很少有穿那种古老正式的旗袍,不过倒是看到很多人穿着睡衣上街。我的加拿大朋友看到我的老照片,背景人物中好多都穿着睡衣在马路上,大惑不解的问我这是个什么情况 :p

其实这道奇怪的风景应该是有历史的。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睡衣是件时髦的洋玩意儿,穿睡衣的人也暗示着家里有空调,有钱人也!所以夏天穿件睡衣上街,那时候是件很“COOL”的事。于是,你可以在各种地方看到穿睡衣的人们。弄堂中、菜场里那早已经不稀奇,你甚至可以在华联百货(当时最大的百货公司)、绿阳村(很上档次的餐馆)看见穿睡衣的人们。不过,上海人还是非常“领市面”(消息灵通)的,几年后发现这种穿睡衣到公众场合的举动简直是“瘫台”(没面子),如今你再去上海看看,穿睡衣的风景线已经不复存在。

说到衣服,难免不说说逛街。我以前最喜欢的就是漫无目的地逛各型各色的小马路。进闲路、新乐路、长乐路、陕西路…..这些闹市旁的“后街”小马路上,有时尚小店,有民宅,有小饭店,也有烟纸店(有点象这里的Convenient Store)。或者因为这些小马路都流淌着太浓的生活气息,每一条路的氛围都会给你不同的遐思。逛马路,买东西反而并不成为目的了。

上海,即便是小路,它的路牌也很大很明显(我总觉得多伦多的路牌实在太小)。马路虽然不象加拿大的那么直,但这些曲折幽静的小路,实在是很有味道。就是那些交错的电线,晾在窗外的衣服,旧的木头格子窗框,还有各色老式里弄建筑组成了点点滴滴的上海马路风景。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