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窗帘作坊 小生意大市
2008-09-16 19:05:2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新枫采》是新时代电视台于星星生活报的一个合作开办的栏目,也是新时代国语节目《新枫采》的一个延伸。本栏目将选登部分该电视节目所采访的华裔移民创业故事,心路历程,由新时代采访记者编纂成文,以真实深度的视角呈现加国移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多彩多姿。

朱丹宁夫妇和岳母,于2005年初在自家地下室,开了一家布艺窗帘加工坊。妻子和岳母负责设计和制作,朱丹宁负责安装和市场推广。开店三年多了,今年的夏天朱丹宁家的窗帘加工生意多得有些忙不过来了。

受新移民启发萌发创业念头

朱丹宁和妻子移民加拿大快20年了,他的正职是一名市政工程师。来加拿大后从没想过自己做生意,这几年,从大陆来的新移民多了,朱丹宁发现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影响的这一批人商业思维非常活跃,不少人都在忙着自己创业。

朱丹宁坐不住了,他开始寻思自己也找个生意来做,一来太太有个稳定的事做,二来在自己的工作淡季也能忙乎些。他和太太商量,太太说不如我们做窗帘加工吧。太太回忆说当十多年前他们第一次买了房子,去买窗帘时发现贵得要命,一幅普通的窗帘动辄几百块,后来她买布回来自己加工,朋友们夸做得很漂亮,有几个朋友还请她帮忙做过好几幅窗帘。

他们的提议得到岳母举双手赞成,她曾经是上海滩的老裁缝,做缝纫可是她的老本行。老人家鼓励说这个生意一定能做得好。

选准创业项目后,2004年底朱丹宁利用回国的机会,前往南京、广州考察市场,发现国内的窗帘布艺业已经非常发达,北美流行的质地、图案,加工款式都应有尽有,他尝试着进了一批布料和安装配件。

地下室开窗帘加工作坊

原材料进回来了,缝纫机也买回来了,几款样品制作好摆挂在地下室展示厅里了,广告也马上打出去了,一家人心情忐忑等待生意上门。没想到第一个月就做了一个近三千块的大单,一个华裔顾客在他家看中了几款布料,将新房的十几个窗户的窗帘都交给他们做,朱丹宁的太太和岳母回忆说当时的心情真是既兴奋又紧张,顾客选中的款式还很复杂,在动手开始做之前,女儿和母亲花了很长时间讨论研究,这个折皱该怎样处理才最有立体感,这个流苏该怎样配搭才最有美感,丝毫不敢马虎。

十多天后,终于完成了所有窗帘,最大的一幅六米多宽五米多长,朱丹宁动用了很多工具才把它挂了上去。结果,顾客非常满意。这单生意给朱丹宁一家带来很大鼓舞,信心也增强很多。

朱丹宁说布艺窗帘算是高档消费品,消费档次比较高的家庭才会选择窗帘加工店制作窗帘,他们不仅对窗帘的款式、花样很讲究,还对窗帘与装修风格以及家具的配搭有要求。除了多上主流窗帘店偷师学艺,多看窗帘专业杂志掌握最新流行趋势和技术,朱丹宁还花很多时间了解国内的行业发展。生意做得久了,从单单满足顾客的要求,发展到后来,朱丹宁一家常常给顾客提很多的改进意见,把国内的一些最新潮流介绍给顾客。他们接到生意后,通常会主动要求到顾客的家里去看看,以便作出符合整个家居风格的设计。

岳母担当主力

朱丹宁的岳母今年70岁了,她可是这个家庭生意的主心骨,每次接到难度很大的生意,女儿总怯怯地问母亲:我们能行吗,能做出来吗?母亲的回答总是果断有力:行!有什么不行的!女儿对记者说,妈妈真是个奇才,再怎么难做再怎么复杂的花样,母亲一看图样就会,一听顾客描述就知道该怎么做。

自从开始做这个生意,老人家比以往更开心,她说天天和女儿在一起做事,母女俩有商有量的,很和睦很开心,看到女儿女婿一起努力做生意,互相体贴,互相鼓励,感情比以前更好,她看在眼里,心里很是欣慰。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如今,朱丹宁家的窗帘加工生意越做越大,加工、安装、配件批发零售,一条龙服务,除了华人顾客,也拓展了不少的西人顾客。

初尝创业喜悦的朱丹宁总结在加拿大经营小生意除了多动脑子,最关键的就是坚持,在这里做生意发展速度慢,要熬得住,熬一段时间就会有起色。总而言之: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文:新时代电视新枫采记者 周芷冰)

提示:9月1日至9月30日《新枫采》休播一个月,敬请10月4日收看新一季的《新枫采》节目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