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华人教会一瞥
2009-03-30 19:16:2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漫步在多伦多的街头,你会时不时地发现有古老的教堂钟楼耸立,偶尔参差着新式的摩登礼拜堂。虽然够不上“比比皆是”的形容,却也说得着“随处可见”了。

“东土寺庙众,西域教堂多”,果然不虚传,这也是东西文化差别的特色之一。而对于涉足加拿大的抵埠者们来说,落脚之初,到附近的教堂去寻觅一些帮助,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毕竟“需救助,呼求主;要帮忙,上教堂”,这是以基督教为信仰基础的欧美世界里的普通常识。

尽管现今的教堂已经不再具备《巴黎圣母院》那时候所享有的避难权、豁免搜查权等巨大的法力,但是在予人以精神上的关怀,舒缓思想压力,生活襄理方面,还是力能从心、绰绰有余的,更不屑说其原本的宗旨“灵魂进天堂”了。特别是在位列北美大都市的安省省会多伦多,现成的布落着许多间中国人自己办的教会,更是得天独厚,方便有利。

不容否认,近些年来,随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金发碧眼的“原住民”一族信教者逐渐减少,在老一辈的信徒陆续回天家了以后,西人的教会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而渐式微,有的难以为继,财政上也入不敷出,甚至支付不了日常开销等等,于是有一些便不得不忍痛割爱,出售他们赖以聚集的殿堂。

当这些物业易手了之后,新的主人或将其挪作办公、商业它用,或改装成剧院、音乐厅等,营利赚钱;内容面目全非,只剩下徒有虚表、地标式的建筑空壳,默默提醒着人们它昔日的辉煌。

然而异军突起的是,在加国强调多元文化框架下蓬勃发展起来的少数族裔的势力。随着华人、韩国人等东亚移民的大量涌入,他们各自的当地教会规模也持续增长,致使原有的堂址楼o日臻爆满,已经容纳不下愈来愈多的会众。

于是,正好借机“低价”收购洋人所变卖的那些教堂,作为自己新的聚会场所,“西为东用”,满足“扩张帐幕”的需要。而对于卖家们来说,这也是他们求之不得的最佳买主,至少乐见自个未竟的“祖业”现在由志同道合的外邦信徒来薪火续传了,将来在上帝面前还是可以交代得过去的。大多伦多地区的华人教堂就这么如雨后春笋般地多将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拥有华裔人口五十万之众的此地,现大约有180多间华人教会,它们尤其密布于唐人街等华埠的周围,再就是中国人聚居的士嘉堡、万锦、列治文山、密西沙加等地区市镇。走过这些地方,光是鳞次栉比的教堂、挂着的方块汉字大牌子,就不由人不生疑、感慨:这还是枫叶国吗?

这些个华人教堂的规模各异,大型的有几千号人,星期天要分作几个场次作礼拜才行,气势恢宏,场面壮观,撼人心弦;内中人缘虽广,但彼此熟络起来比较慢一些。中型的有数百人,居多;小型的则不足百人,有的还是租借西人的或者教室等。他们常于聚会完后备有“爱筵”或点心,大家一起共进简单的午餐,饭桌上交谈沟通甚欢,比较容易融入、建立彼此感情,给人以“家”的感觉。总之,大小咸宜,各有利弊。

从人员组成上看,华人教会大部分是讲广东话及其方言的,因为以往香港的移民居首,特别是九七回归之前的那段时期。只有少数几间台湾人办的教会,是操国语的。近些年来随着港澳局势稳定,外流人口锐减,而中国大陆门户开放,出国定居的骤增,持续名列移民加国的各邦申请、登陆人数之前茅,使得各个粤语教会中的国语堂应运而生,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晚近,甚至有大陆人为主体、说普通话的教会横空出世,连其中的圣职人员都是神州背景的,更是一件令人瞩目的新生事物。

从教义属性上来观,华人教会几乎清一色的隶属于基督教,天主教的屈指可数。由于基督教(新教)是打天主教中“裂变”出来的,所以“派别林立“,各自冠以的名称多若繁星,不信你浏览一下报纸宗教版的那些广告,颇让人眼花缭乱。

相形之下,梵蒂冈教皇“统一领导”下的天主教堂,就显得比较单一整齐。正因为如此,乍注目教堂的人可能会被那复杂的宗派和名目给搞晕了,并不足为奇。

像常见的浸信会、宣道会、布道会、长老会等等,它们或是依据最初来华传教的先驱者们的组织宗旨创办而成的,或是因着宣教、管理的体制不同而设立成军的,一直沿袭到今天。

其中,有的已经成了“连锁店”式的系列,声势浩大。当然也不乏另些唤作“独立”教会者,不归属于任何系统,自成一体。除此以外,囿于解释经卷的侧重不一,它们又划分为福音派、灵恩派等,各自都有圣经的依据,谁也辩服不了谁,故而成“鼎立”之局。

其实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神学术上的这些论争不关己事,那是“专职”们需上心的,切自身利益的是别误闯了“白虎堂”、陷入旁门左道。倘若你的要求仅此而已的话,那就毋庸挂虑恁多了。据俺在此十余年的所见所闻、肤浅认知,这里华人教会的绝大多数皆是“正统”的“主流”。虽然称谓不一,但内核却是大同小异,不偏不歧。所以没大有跌进了会集体自杀“上天国”、或是教主拥妻无数的那类邪教之虞。

坦白地说,原不信教的国人参访教堂,原因很多,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有单纯好奇探个究竟的,也有寻求帮忙的,像多条路找工作,补习英文,难民申请,搬家租房子,交友觅对象,拿“领洗纸”为了孩子上天主教学校,寂寞的老人找拉呱聊天,等等。

诚然教堂并非职业、婚姻介绍所,不过信徒们的赤诚爱心,天赐的机会良缘,往往可以出奇制胜,意外地解决一些困顿。有了诉苦之处也使得心灵释放,以致悟道,这些用教内术语来说,“是上帝的美意”。功成事就,有的来者被感动而皈依教门,有的则不辞而别,这都是“事主”的自由意志了,笃信“施比受有福”的施主们似乎并不计较,理解万岁,他们的习惯用语是“都靠神的拣选了”。好像只要他们自己付出、行了善,便成了,结果顺其自然。蛮有意思的。

当然,俺偶还听说个别的,既非寻找精神寄托,亦无难处找甚帮助,仅仅是为了显示一种“派”或者“酷”,叫鬼佬“土著”们瞧瞧咱老中也过上了北美中产阶级的典型日子:住花园洋房,开不错的汽车,生上仨俩孩子,养条宠物猫狗,周末去教堂坐坐,一年外出休一次假――表明业已打入主流社会。

这实在有点大可不必,若不信那教,何苦佯装作秀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没人阻止这般进出教堂的,没准哪一天“心血来潮”、“幡然悔悟”,就“立地成圣”了,教徒们称之为“圣灵的感动”,也未可知。

正由于此,教会似乎变成了移民们熟悉新环境的捷径,切换职场、人生中场的跑道,少走弯路跻身洋场的跳板,交朋友、吐苦水得慰籍的去处,姑且不提原本系通往天国的桥梁了。入乡随俗,就算从教堂这个窗口了解一点西方文化,对于要安身立业的永久居民来说,也不无好处。

无论如何,“来的都是客”,所有教堂都敞开大门恭迎,至于来宾们信仰最终的变与不变,教徒的口头禅是“就看主的带领了”,并不耽误造访期间来者的前途,nothing to lose,保不齐还就“借光”找到了人生的突破口,何乐而不为、试它一把呢?

由此也不难看出教会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确如毕业、转校、换工、回流、挪窝等诸多的因素,加上因“政见不合”起争执“跳槽”的,都使之人员流动性偏大。但总是有安居乐业的骨干在坚守阵地,纵使买了房子搬往远处住,仍旧恋着已经熟悉了的团契,辄不辞车马劳顿、每每“回娘家”来聚义,撑着各堂的门面。

一言蔽之,新客旧主去留,自由自主,没有来自教堂的任何约束、压力,教会组织于建制上的松散性,由此也可略见一斑。

对于动了念、打算尝尝教会滋味的,到底挑选哪一家教堂?依俺的一管之见,原则上先考虑“就近”,行动方便嘛。其次不妨“货比三家”,多走动瞧瞧喜欢哪间。然后就固定下来,这样容易较快建立人脉关系,进入正常的“组织生活”状况。

大致上说,粤语系的教会由于中港完成了大统,早已“一家春”了,没啥适应的问题;台湾系的则存在着两岸、统独的异见,免不了带点政治倾向,会令初来者或感不适。按理宗教重地是超凡脱俗、不过问尘事、牵扯党争的,无奈神甫牧师并非圣贤,“阶级烙印”一旦打上很难褪色,故其风格色彩影响着访者的喜欢与嗜好。这就仰赖于你的第一印象与直觉了,包括氛围、形式、接待、讲坛信息等。

像不够热情、仪式怪怪的、言谈中透出的现实立场有悖于己,或者急于求成、push人入教,都会叫来人感到不舒服,左右着好恶与取舍。没关系啦,你就再试另间圣殿,只要遂意、入耳就算适合,舍近求远也无妨,反正他们也承认“都是神的家呗”。

不过我倒愿意给你先打一剂预防针:甭热望着教堂是块天方净土,这样的话恐怕会若有所失。个别信徒的不尽人意、甚至还不如阁下的行事为人,不值得你大惊小怪,均是“罪人”嘛。若他心诚,假以时日,他的主一定会改造好其世界观的,咱犯不着因名校出了个“孬”学生就辍读了。还是要看大流和宗义的。

实际的是看他们怎么做的,而不是听咋讲的,原因很简单:所有的教会都念同一本经,内容三两千年来一成不变,传道者皆神学院训练、一个模子卡出来的,不会说“下道”的,但是能否把理论落实到行动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历经过“大鸣大放”战斗洗礼的大陆人,忒注重行动而非标语口号。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照样适用于衡量有无生命力的教堂和真假信徒,专看他们有没有与虔诚的外表相匹配的好行为了。愿你能择优到一处漾溢着慈心义举的“录取”,呆下去,便有斩获。

俺也亟企望众教会能够更上一层楼,少说多做,让人拜谒的每一堂都觉得紫气东来、宾至如归,而不是如坐针毯不自在。林语堂先生不是说过吗:“事实上中国人从来没有因教义而信基督教的,都是因着和一个基督徒有过亲密的接触,而后者是遵守基督‘彼此相爱’教训的;没有任何教义单方,能象这个单方那么有效”。

可见“肢体语言”传讯的更具感召力,功夫在教堂之外。试想“神圣国度”里,两岸三地四海五湖七大洲的炎黄子孙尚难和谐于一主之下,又怎可能尘世环球华人合一大团圆、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就先从“灵宫”做起、立榜样吧,至少不失为普世救主所冀万邦归一于他名下的第一步。如果有一天,不光是教堂广庇天下寒士,芸芸众生也都接纳了教会,大同世界便真的露出的曙光。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