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引导孩子学中文
2010-01-26 23:10:3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我的两个女儿都是在加拿大出生的,现在一个13岁,一个8岁。她们从小跟着我们说中文,到了学龄时,把她们送去教育局中文学校,每周上课两个半小时。她们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捧回好几个奖杯(学业优良奖,认字奖,朗诵奖等等)。和我们也都是用中文对话,周围很多朋友都很惊叹她们出生在加拿大,却能讲着这么地道的中文,甚至连我们的一些方言土语都会,问我她们怎么学的?

其实让孩子讲中文,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从我们父母角度来说,觉得用中文和孩子交谈方便。她们也都是两岁多就开始上学前教育班,接受正规的加拿大英文教育,英文也就逐渐成为她们生活中主要的交流工具。于此同时,她们在家有时也喜欢用英文回答我们的中文问题了。想想这也可以理解,和我们讲中文比讲英文顺口一样,她们讲英文更顺口些。

**让孩子认识到为何要学中文

近几年,全球掀起了学中文热。我就想,两个孩子虽然在中文学校成绩都很好,但是不可局限于那里,至少还是应该让她们在家全部用中文和我们交流。大道理我没给她们讲,估计她们也听不懂,就是听懂了,她们也会觉得那些很遥远,不会有太大作用。我也没有说我不懂英文,请跟我讲中文。因为那不是事实,孩子们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我用英文和别人交谈,不能撒这个谎。

我就给她们举身边的实例:首先说我自己,我们一个香港来的朋友,几年前和大陆一家公司合作一个生意,由于他们只会粤语,不会国语,于是找到我帮他们翻译公司介绍和产品介绍等相关资料。后来也先后有几个香港来的家庭请我去教他们子女国语。

20年前我出国时绝对没想到自己的中文还能在国外有什么用武之地,真是应了那句“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如今我也可以利用自己中文的长处来帮助别人做事情了。另外,孩子们的小提琴老师和绘画老师都是精通英语,粤语和国语的,她们不仅和我交谈时用国语,她们也都是用国语教我的两个孩子。

我以此告诉两个孩子: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别的族裔的语言咱学不了,学好了中文,将来自己生存的空间就大了,选择面就更广阔了,说不定将来你们在哪个节骨眼儿就能用到中文,甚至靠中文吃饭呢。

尤其是有一次我去银行办理RRSP的事情,正好学校是PA Day,不上学,我就带着她俩一起去的。银行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在向我详细介绍各个不同投资项目后,为了保证我能完全明白,特意又找来一位会讲国语的同事来用中文和我又交谈了一遍。这些身边活生生的实例,再加上耳闻目睹我们这里华人与日俱增,足以使她们心服口服,充分认识到学中文的必要性。

**为孩子创造多接触中文的机会

后来我家先生还跟孩子们说了一段令我佩服的话:“你们学校老师用英文问你们问题,你们用什么语言回答?”“英文!”“法语老师用法语问问题,你们用什么语言回答?”“法语!”“我们在家用中文问你们问题,应该用什么语言回答?”“中文!”

与此同时,我想方设法增加孩子们学中文兴趣,让她们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中文。

两个孩子喜欢歌舞,我把她们送到华人开办的音乐学校的合唱团和音乐剧组,周末在那里学习英文歌舞,也学中国歌舞。春节期间,还有中国的国庆节,她们也随团一起外出表演。假期,我把以前在国内流行的中文歌曲在卡拉OK上找出来,教她们唱。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都按照相关风俗去过,而且把来历讲给孩子。像春节,中秋节这样的大型节日,华人社区都有活动,我们都带她们前去参加。其它的像腊八节喝腊八粥,立冬吃饺子等等这样的节日我也不错过。而且我特意在这个节日来临前几个星期不吃这个食品,为的是在那天引起她们更大的注意力和兴趣。

后来,每当月历翻到新的一页,她们就兴致勃勃的查看这个月有什么节日,问我那一天应该怎么过,吃什么?有的我也不知道,就带着她们一起到网上查找。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她们对中文的兴趣。

外出度假回来,我们在一起谈论各自感兴趣的地方,有时我故意说一些不起眼儿的事情,博得孩子们的反对,和我辩论。这中间,她们肯定有不会讲的词句,不要打断她们,等她们中文加英文的讲完了,再把她们不会的词句用中文告诉她们。这个时候,她们学的可快了,劲头儿特足。

而且有时她们见我在电脑上用中文写文章,也模仿着在自己的电脑上写游记,虽然错字很多,但没关系,要是一下子什么都会了,就不是孩子,不是学生了,要咱们家长也没用了。

**和孩子一起阅读

和听说相比,读写的困难比较大。有拼音的还好,没拼音的像中文报纸,虽然她们也认识一些字,但毕竟有限。因为不能顺利读下来,便会失去兴趣,其实我们在读英语文章时也会有这个问题。于是我就找到她们感兴趣的文章和她们一起读,不认识的字马上告诉她们,有时也和她们一起查字典,给她们讲形声会意的中文造字法以方便记忆。

**辅导写作先说再写

至于写作,我一般都是让她们先说,然后再把说的写出来一遍,以此增加她们的写作的信心。大女儿7年级时参加侨教双月刊举办的“看动画写故事”比赛时,我就是让她先说,她当时选择了“铁杵磨针”这个动画片,看完以后,她就给我复述了这个故事。

我就问她这个故事告诉什么?她说:“每天磨一点儿,每天磨一点儿,就能把一个大铁棒磨成一个小小的针。”我到车库里找来一根铁棍儿,也拿出我的针线盒里的针,让她在厨房的磨刀石上亲自试试,要把这个铁棍儿磨成那么小的针,确实很难,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每天坚持做,就能成功,如果不做,铁棍儿永远变不成针。

“你有没有类似经历呢?当然不是磨铁棍儿,而是什么很难的事情,每天坚持做,最后成功了。”大女儿想了想,说:“我一年级时参加Spelling Bee(拼单词比赛)那个算不算?我每天在妈妈的帮助下一起背20个单词,坚持两个多月以后,在我们年级获得第一名,然后代表本校参加地区12所学校的比赛,获得第二名。”

“当然可以算呀!你就把这个写出来就行了。”她信心十足的打开电脑用拼音输入法自己写了篇短文交给老师寄出去。后来,此文获得了这个比赛中级组(7-8年级)的第三名,她的大名被登在报上。春节前老师还给她带来了举办组织发给她的奖状和奖品,对她真是莫大的鼓励。

也有不少家长疑惑我自己本人在教别的孩子中文,家里也讲中文,为什么还送孩子去中文学校?我觉得她们到那里,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相互有个鼓励和促进,学起来会更有动力。而且有的老师每周还都听写生字,这对孩子也是很好的督促。

她们每次上完课回来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下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先给她们听写所要考的字,把不会写的挑出来,每个字连续写五遍,并且一定边写边大声读,否则写了半天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字,那些会写的字就不再花费时间了。这个方法虽然比较生硬,但确实能帮助孩子学会并记住很多字。

现在的中文学校很多都是用台湾的繁体字课本,我的两个孩子也是在这样的学校学繁体。大女儿开始上学时,好像还没有简体中文学校。她8年学下来,现在我写的简体她也大多能看懂,就好像我们以前在国内学的简体,来到加拿大也能看懂繁体一样。

其实简体字和繁体字还是有相同相似的地方,更何况很多字简体和繁体都一样呢。而且,去华人超市买菜,餐馆用餐都是繁体中文,孩子们能认识其中的字,特别高兴,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至于部分字台湾读音和大陆读音不同,比如“我和你”,这个“和”字,台湾的发音和“恨”差不多,我就明确告诉她们那是台湾发音,不否认她们在学校学来的读音,但告诉她们正确的标准读音是“he(2)”,让她们两样都知道。

最后还要说的就是,我们身在国外,西方的教育的确有很多优点和长处,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传承的。我教会了孩子们《弟子规》和《三字经》里的很多条款,她们不仅会读会背,重要的是理解,而更重要的则是落实在行动上。其中的故事和人生道理,言简意赅的文字表达,都令孩子们惊叹不已。还有咱们老祖先留下的民间谚语,有时我们外出,小女儿都会提醒我“别忘了饱拿干粮热拿衣啊”。

我们华人家庭的孩子有这么好的语言环境,只要我们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用心,时时处处,随时随地的对孩子进行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去从正面耐心引导和帮助,而不是单纯的强硬逼迫,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把中文学得很好。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