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所带来的冲击
2010-12-09 16:10:5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连鹏)迄今外交史上最大规模的泄密事件上个月28日如期发生。当天,“维基解密”网站曝光逾25万份据称是美国国务院的机密文件,将诸多美国外交内幕和盘托出。这些被认为是往来于美国国务院和美国约270个驻外使领馆的机密文件记录了诸多外交内幕,其中有2648件与加拿大有关,范围包括武器管制、加拿大广播公司报导、领事事务、能源科技及外贸等。不必避免地冲击了美加关系。

“维基解密”(Wikileaks)网站名声大噪,原因是它在今年4月初披露了美国直升机滥杀伊拉克平民的视频。该视频共有800万人次的浏览量,让美军方十分被动。这家网站专门致力于“泄密”,平均每天贴出30份敏感文件,但美国政府却拿它无可奈何,因为它“深藏不露”。

“维基解密”涉及加拿大的“爆料”中,有两则备受关注。第一则是美国担忧加拿大正在高涨的反美情绪。美国驻加外交官员认为,加人对美国存有积怨,认为自己就像《蝙蝠侠》中的罗宾,只是美国的随从,美加关系不如想像中般稳固;另一则是美国外交人员认为加人有惯性自卑感。加拿大2008年秋季大选时,并不辩论外交政策,与唯一的邻居美国相比,这反映出加拿大人固有的自卑感,以及自以为与美国的友好关系是理所当然的。

“维基解密”风波越演越烈,加拿大外长坎农表示,无论怎么爆料,都不会改变一向友好的美加关系。他同时对这种公布机密文件的作法,不以为然。

坎农的声明很明显是外交辞令,但却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公布的资料多为未经处理的外交官言论,只是“个人看法”,并非“外交决策”。不过,目前的“解密”未涉及核心问题,比如美加之间的加籍恐嫌卡达尔争议、加军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等。如果未来一些极端敏感问题被“解密”,势必会影响到加拿大政界,以及两国关系。

虽然美国政府一直试图灭火,可随着这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的陆续曝光,在美国和国际社会引起极大震动。“维基解密”除了重创美国形象、对美国与涉及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所冲击外,也将会引领国际政治的“新潮流”,即渺小的非政府组织,能够借助网络和传媒,挑战世界上最大的霸权国家的权威。同时,维基解密也昭示了公民监督政府的新时代的到来。

政府和民众总是对立的。民众希望政府的决策都透明,希望限制政府的权力;为了避免批评,政府总是竭尽所能地掩饰一些负面事件。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政府强权在互联网面前,似乎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当美国官员私下对外国领袖的评头品足被公诸于世时,相信这种难堪会让他们铭记一生。

即使多个国家对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恨的跳脚”,最终找一个“强奸”的罪名将其逮捕,但根本无法挽回已有的损失。何况,“倒下阿桑奇,还有后来人”。维基解密网站仍在,世界公民对权力的警惕和监督政府的激情已被点燃了。任何政府想胡作非为,就得担心是否有一天被解密了。我相信,“维基解密”将会迫使各国政府,更加透明化,因为在他们头上总悬着一把剑,也会担心“现世报”。

保密是政府的责任,“泄密”是媒体的责任,监督是公民的权利。我不认为“维基解密”泄露了某些国家的机密,也不认识这种行为影响了国际秩序。不过我们对“维基解密”也要有所警惕。首先要避免使其“娱乐化”,成为炒作的对象。一些 “维基解密”的内容读来似乎有着浓厚的娱乐色彩,比如“卡扎菲有个美丽的乌克兰女助手”等。而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多条网友编造的“解密”;其次,媒体在发表资料时,应该严格甄别,这毕竟只是美方单方信息,并不意味着事实或事实的全部。“维基解密”只能是一个新闻来源,新闻媒体机构必须严格把关,避免刊登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淆视听;最后,要警惕无政府主义者的“煽动”,避免“民粹主义”的极端倾向,殃及公众利益。毕竟,解密的目的是监督政府、警惕权力,而不是尽情地宣泄。

“维基解密”的出现代表了世界公民的崛起,这是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浪潮下的必然,它使公民自由与公民权利等普世价值从一国之内向外延伸,政府与公民的权利与关系问题,现在放大到了世界范围之内。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