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中国古老而又现代的“农业硅谷”
2011-04-04 18:34:5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在西安和宝鸡之间,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农业科研城市正拔地而起,那就是杨凌,现在是归陕西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不久前,我们30年前的老学生在那里聚会,他们现在都是政府机关、科研单位、中外企业的骨干,他们邀请我和老伴与会,给了我们一个了解杨凌的好机会。

说杨凌是古老的农业科研中心是有历史依据的。《史记・周本纪》和《诗经》以及其他一些古文献记载,在中国古代的尧舜禹时期(约四千多年前),有女子姜媛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弃。弃在幼年时就爱好植物,喜欢种植。他种的大豆、麦子、大麻、甜瓜都籽实饱满,个头硕大。他也懂得除草、施肥,掌握农作物的收获、脱粒、加工的技术。他制作的祭祀品色香味俱佳,老天爷和祖辈都乐于接受。尧听到这些情况,就封弃为农师,管理天下的农事。

弃就“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也就是教百姓怎样更好地务庄稼,怎样选择良种,弃因之立了大功。舜就封弃于邰(就是现在的杨凌),赐号后稷,别姓姬氏。他的后世子孙繁衍,逐渐强大,周文王、周武王都是他的后代。

后世为纪念后稷的功绩,在他“教民稼穑”处建“教稼台”留传后人,每年当地民众都举行祭祀活动。文革前我坐车路过该处,当地的老师给我介绍它的来历。文革时教稼台被毁,后在在杨凌高速公路出口处附近的原处重建,并塑后稷像,开辟教稼公园,建农业史展览馆。现在教稼台和后稷像已成了杨凌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参观者可以在这里了解华夏古代农耕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到了上世纪20年代末,陕西关中发生了一场大旱,当时只有1000万人口的陕西饿死近200万人。于是有识之士疾呼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建议在陕西创办一所农业高校,培养农业人才。当时陕西政界的元老于右任先生和西北军首领杨虎城将军积极支持这一建议,并争得中央政府的同意。他们几经考察,把校址选在后稷教稼之地的张家岗村,1934年正式建校,定名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当时,这一带民生凋敝,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学校在周围购地8000多亩,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农业院校。抗战开始,它和内迁的多所农林院校合并,改名西北农学院(简称西农)。学校所在地包含头、二、三道塬,代表西北高、中、下三种不同地质,且校址面临渭河,有40里长的大草滩,可作为牧场;过了河,有大片水田,进了秦岭,处处是原始森林,可开展林业研究。这样优越的校址对农林院校实在难得。

西农自建校之日起,就成为中国西北的农业科研中心,这里汇聚了数千名农林水牧方面的科研人才,建立了数十个科研单位。除校本部外,学校附设有多个教学农场,畜牧兽医系设有大型畜牧场、兽医院和配种站,园艺系有果园和蔬菜试验站,林学系有试验林场。

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农业院校相对地没有得到重视。西农所在的地区只是一个贫穷乡镇,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设施落后,生活条件简陋,行路难、通讯难、上学难、就业难,科技成果的转化也难,不少教学科研人员不安心在西农工作,高中毕业生很多不愿投考西农。

上世纪70年代,从西农分出去一个西北林学院,1985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西农由学院升格为西北农业大学,学校周围还有西北植物研究所等10家省部级与农林水牧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但10个单位5个婆婆,条块分割,导致大家虽然同处一地,却老死不相往来。

一些老教授、老专家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他们多次给中央建言,国务院也下决心要推进农业科研发展,1997年决定将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七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所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同时正式决定成立属于地市级的杨凌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从此,中国的农业科研进入了新阶段。

经过13年的建设,杨凌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6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6平方公里,由一个小小的凋敝的村镇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农科城。高速公路改变了昔日行路难、交通落后的状态。正在修建的西宝高铁将在杨凌设站,是西安开出后的第一站。教学、科研的楼群拔地而起。

西农校园内一座陈旧的7层大楼特别引人瞩目,它就是1936年建成的西农3号楼。在过去70多年中,它一直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杨凌的地标,它也曾经是西北地区的最高建筑物。它见证了西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农科城的诞生和发展,直到现在这座建筑物上还保留着当年的校名“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这几个大字,表达杨凌人饮水思源的情意。

学校的在校学生由合并前的1万多名增至4万多名,研究生由670多名增至7000多名,新增1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研究基地,3个国家重点学科,近年来,学校在科研上获得了很多重大成果。

半个多世纪来,一代代的农林科技工作者、老教授们在艰苦、动荡的年代踏踏实实,怀着报国之心,为培养农林人才竭尽全力。他们是西农的灵魂。

育种学家赵洪璋教授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他培育的多种小麦优良品种,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碧蚂1号”1959年种植达9000多万亩,是中国至今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其他抗病虫害、防倒伏等等的新品种都对黄淮大面积产麦区的增产起了重大作用。

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浙江人,1936年去意大利进入当时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尔维斯特利教授的昆虫博士研究生班。1939年,他27岁时,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决心来到西农。当时学校只有16盒常见的害虫标本。在将近70年的岁月中,周教授率领学生走遍了全国,收集大量的昆虫标本,编著出版多种专著,成为国际知名的昆虫学家。

在周尧的倡议下,校内建成了总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外型如巨大瓢虫的昆虫博物馆,成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昆虫科普教育基地。周教授孜孜一生不停地研究,2008年以98岁高龄去世。现在馆外草坪上矗立周尧教授考察昆虫的全身塑像,师生们经过此地都怀着敬意回想起这位把一生献给农业科技的前辈。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1997年成立以后,杨凌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杨凌,一个迅速崛起的“农业硅谷”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样板,她充分发挥企业、大学、政府、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建立了“政府推动、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技推广体系,以“农高会”为平台,广泛开展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和展示,带动占中国面积二分之一以上、中部和北部509万平方公里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

截止2009年年底,杨凌已在全国16个省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51个,引进、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1700多种,培训农民400多万人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受益农民达5000多万人,每年科技示范产生的效益超过60亿元。

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从1995年开始就深入该县,将杨凌农科城的蔬菜栽培技术带到了这里,对当地大棚蔬菜种植进行全方位指导。目前,安塞棚栽业已初具规模,全县有大棚28620棚,弓棚1万棚,蔬菜专业村41个。全县年蔬菜总产量12.89万吨,总产值为2.45亿元,8000多户农民依靠种植大棚蔬菜实现了脱贫致富。

目前,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包含“八园”,即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在标准化示范园,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已建成,可为陕西全省提供小麦良种500万公斤。万亩设施农业大棚已发展到大中棚9000亩,万亩经济林果苗木繁育示范基地也已建成4000亩,同时建成20万头良种猪繁育示范基地、万头秦川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农业企业孵化园。杨凌示范区还规划万亩土地,用于建设西部最大的花卉基地。该项目将对西部花卉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在园区参观时,我们目不遐接看到种种新的试验项目,如,香蕉型的黄瓜花繁果茂,长在架棚上的红薯有脸盆大,温热带的香蕉杨凌也能生长了,墨西哥沙漠才有的一人高的仙人掌这里也有了,无土栽培的蔬菜长势旺盛……。这就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前景!

杨凌每年11月5日至9日要举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它是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农业部等17个部委与陕西省政府联合举办的。它是中国农业高新科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展会,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举办的是第17届。

现在,杨凌农高会已成为与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上海工博会齐名的中国四大科技展会之一。农高会已成为国际化交流平台。每次农高会都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全球五大洲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涉农企业、农业科教单位和中介机构参加。

近年来,每次农高会参观者都在150万人以上。通过这个平台,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大量实用技术得到推广,科技、人才、资金、物资等多方面信息被扩散和辐射,技术、资金、人才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了杨凌、陕西以致全国的产业发展。

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是中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以前,每年麦收过后,大量麦秸堆放在地里无法处理,影响秋播秋种,农民习惯用焚烧的办法一烧了之,空气受到污染。开发区有鉴于此,引进荷兰林德森板业控股(中国)有限公司的技术来处理这一问题。该公司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立全球第一条量产的定向结构麦秸秆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线,关中取之不竭的麦秸杆从此变废为利。这种麦秸板和木材、轻钢结合可以在房屋建筑开辟一条新路,降低造价,建造加拿大式的木屋。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位居陕西省第一名。农民昔日的窝居现在都成为3层的楼房,而且连成一片,变成商业街,为城市建设、农技推广、改善农民生活服务。不少人家还有了轿车和卡车。

杨凌地区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杨凌原名杨陵,因为隋文帝泰陵在此而得名,而隋炀帝陵则与泰陵遥遥相望。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在杨陵的土地上降生。以“马革裹尸”闻名于世的东汉名将马援的故里也在附近,还有名刹法门寺、马嵬坡的杨贵妃墓都离此不远。

示范区成立后,考虑到杨陵的区名从字面上看,即为陵墓名,不利于示范区招商引资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决定将“国家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的“陵”更改为“凌”,期望杨凌能壮志凌云,早日腾飞。现在杨凌的确腾飞了,我们期待她飞得更高、更远,为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创造现代农业的奇迹。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