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环游之黄陵纪行
2011-05-24 19:49:3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四月中旬,我们四位年近80的老人决定进行陕甘宁环游,先去陕北,再到银川、兰州,五一返回咸阳。这是我离开米脂52年后的回归,我们计划放慢节奏,走走停停,一路看过去。黄陵是第一站。

我1955年在上海大学毕业,自愿支援西北建设,分配到陕北米脂中学,4年后,省教育厅照顾夫妻分居,调我到咸阳,一直工作到退休。近年有了再回米脂探望的念头,老伴也没有去过那里,有兴趣去看看我年轻时战天斗地的所在,妹妹和妹夫1962陕西师大毕业时曾到陕北实习,也想再去看看。

我们在西安坐西延线火车,4个小时到黄陵。这条铁路我1956年在米脂时已开始勘察,我曾到勘察人员的帐篷里询问什么时候铁路能建成,陕北人民真盼望能有一条铁路,但直到1991年才通到延安。

黄陵站离开黄陵城还有17公里,要坐中巴过去。黄帝陵就在宾馆前方不远。陕北的山大部分是灰黄色,只长些茅草,树木稀少,这种情况大约已存在近千年,明延安知府李延寿在任上(1494-1498)曾概叹其景:濯濯万山无草木,萧萧千里少鸡鸦。吾民何日如中土,桃李春风处处花。

唯有到了黄陵,突见一山满目清翠,密密麻麻长满柏树,这就是桥山,黄帝陵所在处。这些树是列朝列代所种,据统计有8万多棵。黄帝据传说约在五千年前生于中原,即今河南、山东一带。他统一华夏,播种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中华文明的先祖。

传说黄帝活了101岁,在桥山乘龙升天,人们拽下他的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立庙祭祀,以示永久怀念。据《史记》记载,自西汉以来,祭祀黄帝已成传统。

**轩辕庙气象恢弘 华夏儿女共祭人文初祖

我们沿着进山的道路前进,先到达古朴的轩辕桥,桥下和左右两边是广阔的水面(称为印池),水上游船来往,桥山古柏,倒映水面,景色优美。再前行,登上称为龙尾道的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乃九五之尊),即登临庙院山门,匾额上题写“轩辕庙”3个大字,是1938年清明祭祀时由当时省主席蒋鼎文题写。

庙内分成三进,即:古柏大院、中院、祭祀大院。由山门进入古柏大院,但见古柏参天,郁郁葱葱,气象万千,其中一株苍劲挺拔,特别粗壮,枝干像虬龙腾飞,叶子层层密密,仿佛是个威武的壮士在守卫着桥山。据传,这是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树龄已将近5千年。

树旁立有一碑,上书:“黄帝手植柏”,并附有说明:“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考察了27个国家的柏树后,认为唯有黄帝手植柏最粗壮、最古老,是“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手植柏被评为“中华第一树”。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手植柏”,经“诚心亭”进入碑亭,亭中存放中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四位领导人的题字或祭文,他们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和邓小平。能看到蒋氏的题字得到保留并公开展出,我多少有点感到意外,继而释然,蒋氏完成北伐,坚持抗战,维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对中华民族是有贡献的。

碑亭东侧为碑廓,其中有历代碑石40余通,其中包括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派代表团带上他亲自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前往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的碑石等。

再前进,轩辕殿前面是宽阔的祭祀大院,每年清明海内外的人士近万人就在这里祭祀黄帝。广场面积约8500平方米,铺设着从全国各地运来的石料,体现华夏子孙对先祖的崇敬。广场两边排列着几百面黄色盘龙图案的幡旗,旗前排列九对2米高的三足青铜牛鼎,象征一言九鼎。

广场两边对称地建有钟台和鼓台,祭祀时,丝竹并奏,钟鼓齐鸣,声震天地,显示华夏子孙的英雄气概。人们抬着三牲和面做的龙、虎、凤、龟和硕大的花馒头供奉祭台。这是黄陵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轩辕殿是一雄伟、壮观的仿汉花岗岩建筑,它的地面用青、红、白、黑、黄五色花岗石铺砌,象征“五色土”,面积1700平方米,四周用36根高3.8米、直径1.2米的圆形石柱支起花岗岩屋顶。

石柱间无墙,四面透空。屋顶正中有一圆形明顶,直径14米,人们可以透过明顶看到蓝天、白云,阳光可直接照射入殿内。轩辕殿的正方形地基和圆形明顶体现了先民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轩辕黄帝石像以浮雕形式立于大殿正中偏北处,是用陕西富平的墨玉刻成,像高3.9米,宽3.3米,重12吨。黄帝像步履向东,回首西望,左手指向天空,右手置于胸前,显示黄帝雄才大略、“一指定乾坤”的气概。

每当晴日,阳光透过明顶直射,天地之灵气齐集黄帝像,光彩夺目,气象万千。这一宏大的花岗岩建筑,其规模、气度和造型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

在轩辕殿外,另有一棵柏树甚为奇特,名为“挂甲柏”又称“将军树”。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在元封元年11月率18万人马,北伐匈奴,巡视朔方,回师经过黄陵,汉武帝命令18万大军列队桥山,俯首默祭。武帝卸下盔甲,挂在一棵柏树上,然后祈祷黄帝保佑大汉国运昌兴。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18万大军祭黄陵”,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祭祀活动。

后来,那棵柏树出现了很多斑痕和洞孔,好像有断钉在内,柏液从孔中渗出,特别是清明春雨绵绵的时候,柏液凝结成颗粒状,阳光照射时,晶莹剔透,如同珠宝,人们啧啧称奇。清明过后,柏液消失,又恢复满身斑痕。这就是桥山柏树中独一无二的“挂甲柏”。

如果说“黄帝手植柏”高龄五千岁谓之古,“挂甲柏”则以奇名闻于世。

**黄帝陵柏树森森 缅怀先祖同申继往开来

看完轩辕庙,我们直奔黄帝陵,陵在桥山之顶,离开轩辕庙约一公里,现在有电瓶车直达。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周围柏树森森,山下沮河(古时叫祖河)围绕。

传说黄帝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被召乘龙回天宫。先民们依依不舍,哭着挽留黄帝。他们拉住黄帝的衣裳,扯住黄帝的靴子,还有人捉着巨龙的胡须,不愿让黄帝离开人间。先民的泪水漫湿了地面,很快地上泪水滔滔,从桥山流淌下来,流入了祖河。突然间,时辰已到,巨龙腾空而起,黄帝升天去了。

郦道元在作《水经注》时,考虑到“祖河”既然是黄帝先民眼泪形成的,不如改为“泪河”,后来又决定把祖字取掉“示”旁,加了个三滴水,变成“沮”字,这样既代表了先民们的眼泪,又代表了“祖河”。这就是“沮河”的传说。

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高低错落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红椽绿瓦,古色古香,凛然大气。登陵的道路由陵道和神道两部分组成,总长455米,宽5米,其中陵道长260米,神道长19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有277个台阶。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古柏参天,一些柏树下有标牌说明何时由哪位名人植下。

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有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竖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动容。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恭行至陵前,体现后辈对祖先的崇敬。现在人们看到此石,体验到列朝列代对先祖的尊崇,亦会心怀敬仰;乘车上山者,同样也会在此下车,恭恭敬敬地去参谒帝陵。

陵前45米处有一高24米的高台,旁边的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为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据说,武帝命令士兵,每人一担土,一夜之间就在黄帝陵对面修起一座九转祈仙台。

现在有石阶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古柏环抱,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民间有“登台一次,长寿一岁”之说,遥想汉武当年征战归来,筑台追祷先祖,臆想和黄帝一样飞N成仙,他大概没有想到也为后世留下一个登高怀古的好地方吧。

黄帝陵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

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碑前有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亭内立有高大的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拜谒者在亭前勘察、沉思,也有人焚香膜拜,祈祷黄帝保佑。

行文至此,笔者不由回想起,1966年12月我曾和几位教师步行串联第一次来到陵前,令人惊讶的是,当时的祭亭和郭氏手书的碑石竟然沦为“闯将们”排泄之地,臭气熏天。他们以此表示对祖宗的蔑视,可见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在人们的心理上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它的遗毒是几代人难以清除的。

90年代我再次来到黄陵,今年是我第三次来到此地,我发现,黄陵的的变化很大,整修工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轩辕庙和黄帝陵庙宇庄严,气魄宏大,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圣地。每年清明成千上万海内外人士参与祭祀活动,四海一心,共同怀念人文先祖,表达血浓于水的民族大义。

当夜晚来临,桥山和隔沮水相对的印台山上乳白色的灯光构成巨大的龙凤图案,陵、山、水、城融成一体,在这美妙情景中,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为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伟大祖国倍感自豪。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