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加拿大之文化差异
2011-11-16 21:30:1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虽然离开香港将近二十年了,但我的大半生曾在那里度过,印象深刻。相对来说,移民加拿大的日子较短,但也度过了十六个寒暑,对它逐渐有点认识。就以个人的经历所得的点点滴滴,试把两地文化的不同作个比较。

香港地狭人稠,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处身其间犹如在狭谷中生长之植物,必须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香港婴儿在未离娘胎时,父母已为他们的降临而大费周章。据闻近年不少中国孕妇前来香港待产,给已经有人满之患之产房增加更大的压力。相信同样情况不会在加拿大出现,在这里待产的孕妇就少了这份焦虑。

香港人在呱呱坠地之后和仍未脱乳之前,父母已为他们的教育问题作好准备。从幼儿班开始直至大学,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决定。可惜,纵使父母为子女花尽了心血,一些被公认为名校之学府常会可望而不可及。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人们都盲目相信从名校镀金出来的学生将来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出人头地。一些加拿大人对名校亦趋之若鹜,但还不至于如此盲目膜拜。

居港期间,适逢香港经济起飞之年代,工商各业兴盛,金融市场蓬勃,全民受惠。由于人手短缺,供不应求。香港职场上的打工仔,掌握了主动权,转工成为三级跳之不二法门。“打工皇帝”正是那个年代之特产,直至中国大陆经商门户开放和东南亚邻国之崛起,这种势头才开始消声匿迹。

时移世易,今非昔比。香港的制造业北移,中国的出口业逐渐不再依赖香港作为转口站。这个转变使香港的经济一落千丈,现今剩下来的只有旅游业和其他服务行业,就业机会大受影响且每况愈下。打工一族如果仍旧保住工作岗位,已心满意足。

为节省成本,不少雇主实行裁员减薪,使雇员忧心如焚并疲于奔命。超时工作的例子多得不可胜数,而员工敢怒不敢言。由于环境使然,港人只能拼劲高昂,不向现实低头,努力创造更好的业绩。

我来到加拿大之后,未尝在职场上打拼过,所以说不出个中之甜与苦。但对这里此起彼落之罢工则时有所闻,使我相信劳资双方势均力敌,可公平搏弈。相对来说,加拿大之经济比较平稳,大起大落之波动在过往之二十年里未曾出现过,在可见之将来也大概不会发生。

基于这个原因,加拿大人对前途没有不切实际之期待,同时也没过份之忧虑。除此之外,加拿大是个实行全民福利之社会,失业的保障比香港胜出很多。由此养成居民安贫乐道之性格,拼劲总比不上港人。

香港和加拿大之最大差异莫过于住房的条件。香港寸金尺土而人口不断在增加,使楼价在供不应求之下一直保持升势。住房之支出早已令港人透不过气,如今更感雪上加霜。港人居住之空间小得可怜,条件之差亦无以复加,实令香港“东方之珠”的美誉失色。

相比来说,加拿大幅员辽阔,有无限可供发展之空间。由于土地供应充沛,房价保持在较合理之水平,安居乐业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之目的。加拿大人一般都喜欢拥有一栋独立屋,前院种树,后院栽花。这种生活方式,让初到这里的香港人看傻了眼,立即萌起移民的念头。

香港面积仅有426平方英哩,很多还属于山地,很少平原,但人口却超过了七百万,还在不断增加。地狭人稠自然使香港人形成一种岛民心态,对外来人排斥,唯恐空间被侵占。港人称西方人做“鬼佬”、大陆来的同胞做“亚灿”、澳门的混血儿做“咸虾杉”、印巴人做“阿差”……都是一些负面之称呼,排他之心表露无遗。

我在1958年才由越南来到香港,对当地人看不起外来人有切身之感受。除此之外,港人由于过去有过骄人之经济成就,也变得有点自负。

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长达156年,期间经历或见证过不少重大之事故,如辛亥革命、对日抗战、韩战、越战……这些事故曾直接或间接影响香港的命运,港人大都能够处变不惊,唯独当中国向英国宣布在1997年后要把香港主权收回时,港人就闻声丧胆,引发了前所未有之信心危机。

一时人心惶惶,移民成风。几年间有超过一百万人向加拿大、美国和澳洲政府申请居留权。他们不少是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管理阶层……带着他们的经验与财富远走高飞。人才流失使香港各行各业中的领导核心变成真空,整个经济体系亦因而受到影响。

相对来说,加拿大局势稳定,国泰民安,人民满于现状。加拿大地大物博,人口少得不成比例。如要持续发展,人口和资源供应的比率必须调整和重组,吸收移民是急不容缓的国策。加国人口之成分有不少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所组成。大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亲如一家,法律防止一切对不同族裔歧视之言论与行为。对此,香港实应效法。

人的思想行为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这点和植物相同。生长在狭谷中之树木,为获得阳光、空气、露水……不停向高处伸展,枝干变得又瘦又长,与一些萌芽于辽阔土地上的同类相差很大;人在极度恶劣环境之中成长,也会变得坚强、壮实;为了生存不断适应,甚至改变和克服现状。港人斗志高昂,加拿大人随遇而安,实在有迹可寻。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