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房子想起上海以前的西餐馆
2012-03-08 19:38:5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姚P)不知怎么回事,在好几部描写解放前后的影视剧里都有到红房子西餐馆去吃饭的情节。“红房子”这一名词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后期才出现的,它的前身是著名的法式餐馆喜乐意Chez Louis,座落在陕西南路长乐路的北端,招牌菜是烙蛤蜊和洋葱汤等。

大概是由于那个洋名不为当时的环境所容,更名为“红房子”――连房子都变红了,该不再冒犯那些革命意识极强的人们了吧?那个两层楼房里的法式餐厅曾经搬到过长乐路陕西南路东面的一座多层老洋房里,文革后又在淮海中路起死回生,装璜一新,价格猛升,而菜肴的品味却大不如前。

最近,还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老上海西餐馆的文章,说当时上海的西餐都是以俄式为主,对此说法我不敢苟同。确实,在淮海路一带有不少俄式餐厅和点心店、咖啡馆,如巴黎电影院(后改为淮海电影院,现已拆除。)附近的东华西餐馆、瑞金路东首的卡夫卡斯、茂名路西首的弟弟斯DD’s等等,这类餐馆多由山东人经营。但综观全市,各国的菜系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就说淮海中路上原名“家”的那个餐馆做的就是墨西哥菜。店虽小,却有独特风味。奈何店名强调了一个“家”字,小资情调太浓,后来改为“革新”。可惜一经革新便面目全非,再也没有任何特色了。

至于在淮海中路茂名路西首那条弄堂里的宝大西菜社、路面上的华盛顿西餐馆(后改名上海西菜社)、靠近瑞金路的复兴西餐馆(由原在富商简日林家当值的邱大师傅掌勺)和因金碧多汤扬名的蕾茜西菜社基本上都以欧美菜系为主。也许因为几乎各家都有罗宋汤,所以作者误认为它们全是做的俄式菜了。

淮海中路东湖路口的天鹅阁店面不大,名声不小。很多人都是冲着他们的忌司烙鸡面去的,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壁上挂着很多小幅的水彩画,听说全是出于著名油雕画师张充仁之手。温馨的室内布置增加了菜肴的美味,竟至忘了去探究这家店到底是做的哪国菜系。

南京西路泰兴路口的康生饭店Bianchi则是正宗的意大利菜,制作精良,广受青睐。最使我难忘的是那里的拿破仑蛋糕(后来改称千层酥),奶香扑鼻,油而不腻,层次分明,松脆可口。

复兴西路衡山路东首,在上海游泳池的斜对面有条弄堂,里面的森纳饭店酒香不怕巷子深,常有宾客临门。他们也是主打意大利菜系的,极有特色的要算点心自助餐――长桌上摆满了各色点心任君挑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内裹淇淋,外涂巧克力的哈斗。

说起哈斗,不免想起一则笑话:在南京东路四川路西首原来有家马斯Mars,也是洋名,所以改成了“东海”。洋名改了,出售的洋食当然也得改。于是,哈斗变成了“淇淋筒”。(其实,他们忽略了一点:这“淇淋”二字兴许也是从cream音译而来的。)恰巧在沪语发音中“淇淋筒”三字和京剧大师周信芳的艺名“麒鳞童”完全一样,于是有人就对店员谑称“我要买只周信芳”。

南京西路西康路西侧的来喜饭店乃是著名的德国菜,以咸猪爪酸菜闻名于市。他的店堂布置别具一格,墙上挂着木雕的鹿头,彰显了欧陆风情。

主理德式菜的还有德大西菜社。汉堡牛排就是最明显的标志。

新乐路近陕西南路处有幢小楼,楼上开了一家捷克餐厅。老板留着八字胡子,颇具洋场阔少的风度。据说,店面开张前需要题个店名,当时他的手里正好拿着一本《聊斋》,于是便心血来潮地对人说:“就叫‘聊斋’吧!”

在众多的西式点心店中,我最欣赏原名Qraft,后来改为上海食品厂的忌司条和至今未见恢复的老大昌的桂赞。前者松软可口,奶味纯正,据说是俄国师傅的作品。前几年我住在纽约的婶娘到当地最有名的店里去买了那种食物,她说远远不如以前上海买到的好吃。后者状如蛋挞,里面是鸡肉、青豆、胡萝卜和洋葱等制成的咸味内馅。其它供应西点的著名店家还有飞达、沙利文、起士林、老大昌、保尔・鹊克良等等。我记得:老大昌的奶油蛋糕用的是掼奶油Whipped cream,不像其它店里多用白脱奶油Double cream,它因与众不同而特受欢迎。

网文中说到宝大的公司菜才每客一元钱,其实还有比它更便宜的。在延庆路的一条弄堂内的西菜店每客才六毛钱,照样也是一汤一菜,面包尽吃,在罗宋汤里还有一块牛肉呢!

外白渡桥堍的燕记西餐店由一对老年夫妇所开,因为它的地理环境,很多人都把它叫作“桥头堡”。店虽小,菜的质量很高,上海的“老克拉”都欣然前往。

诸如大西洋、新理查之类俗称“番菜”的西餐店里做的都是适应中国人口味的改良西菜,无所谓隶属于何种菜系。

综观当今上海的西餐行业,虽说多如牛毛,但因价格昂贵,我等无缘涉足,更不知那葫芦里究竟是卖的那种药了。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