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落基摄秋
2012-10-24 11:22:3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苏菲)落基山脉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巍峨的山脉綿延起伏,自北向南超過4800公里,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

落基山因为奇特的地理环境和绝佳的风景,在美加境内设有很多举世闻名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如美国境内的落基山(Rocky Mountain)国家公园、黄石(Yellowstone)国家公园、大蒂顿(Grand Teton)国家公园、冰川(Glacier)国家公园和加拿大境内的班芙(Banff)国家公园、优鹤(Yoho)国家公园、嘉士伯(Jasper)国家公园、沃特顿(Waterton Lakes)国家公园等等。

山区内有无数的深邃碧绿的冰川湖、崎岖连绵的山峰、陡峭的岩石、清幽寂静的森林、奔腾不息的河流以及磅礴的瀑布……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无处不在,给人们一场特殊而震撼的视觉盛宴,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成百万的游客,也是摄影爱好者们趋之若鹜、顶礼膜拜的胜地。多少年来,那些名山名湖被无数人拍遍,摄影爱好者们称之为“大俗片”、“糖水片”,但他们依然乐此不彼地一次次趋身前往,都想用自己相机拍到一张张属于自己的照片,从而百看不厌。

我们一家在2009年的夏天曾去北落基旅行一周,那里的奇山秀水让我们久久不忘。老公老S自喜欢上摄影后,一直惦念着故地重游。为圆老S的梦,我们决定把今年的假期放在色彩缤纷的秋季,再去探访北落基:赏秋和摄秋。

我们从6月初开始筹备这次旅行,把时间定在9月22日至10月6日。同两个单位的主管请好年假,我们便预定了从Toronto飞往Calgary的往返机票。机票一订,旅行的框架就打好了,剩下的事便象做填字游戏,一点点把行程的内容补上去。

从那时起,我们便开始到网络上大量收集信息和资料:相关的游记和摄影名家以及高手们所拍的精彩图片。这些信息对我们做决定起了很大的帮助:在15天的旅行中,去哪些地方,住哪里,哪些国家公园和景点必访,哪些可做后备……随着信息的过滤和整理,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旅行计划也越加明确和充实起来:我们要去Banff、Canmore、Kootenay Plain、Kananaskis country、沃特顿国家公园和美国的冰川国家公园,拍摄那里的主要景点。

临行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和老S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对已经很详尽的旅行计划做反复推敲和调整:每天的日出和日落拍什么大景,白天可能去走哪些步道和拍摄什么内容的小品。大多数列进计划的拍摄点我们未曾去过,为了确保尽可能多地拍到好照片,我们对从网上搜来的大量图片进行筛选,挑出最精彩的景点,然后一一找出地理位点,再根据计划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和光线的角度方向,以及当地山脉可能的走向,分析判断那些景点最佳的拍摄时间,猜测在日出日落时分山峰是否会出现令人期盼的绚丽的红山头……周日的夜晚,旅行计划的最好稿终于敲定,我们立即通过网络办好了租车,预定了6家旅馆。至此,旅行前的准备一切就绪,就待出发了。

我跟朋友提起如何做这次的旅行计划时,她大笑:“不就是拍个照吗?怎么搞得这样复杂,你们不象去度假,而象是去工作。”去赏秋,还要摄秋:好的光线都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分,我们每一天势必要早出晚归。拍15个日出和15个日落,这个任务注定了我们的旅行不可能轻松。有些景点离停车场很远,来回要徒步几公里,我们也做好了心里准备:背着十来公斤重的摄影器材,在山坡、树丛中上爬上爬下1、2个小时。

我们去的这半个月,气温变化很大,从零上25会一直降到零下10度。从夏到冬的服装塞满了允许托运的2个行李箱。相机和多个镜头,以及各种滤镜等辅助器材也不少,我们放进了随身的背包里,但三脚架和下水拍照要用到的长筒水靴没有包可以放得进,我们只好把它们装进了一个麻袋一样的大编织袋。

在机场托运好行李后,老S背着相机包,我肩扛着大麻袋在机场里穿行,我们象一对去赶集的村民。多数的旅客一身轻松,潇洒地只拉着一个小手提箱,相比之下,我们的样子有些狼狈和滑稽,但我们的心充满了对旅行和拍照的期待。

落基山是野生动物的领地, 大型动物有黑熊、灰熊、山狮、狼獾、麋鹿、驯鹿和大角羊等。很多公园的入口处竖有大幅的老熊图片,标明Bear Country来警示游人要当心。我们要去拍摄的景点,不少都在人迹稀少的地方,和老熊狭路相逢的几率比一般的游客要高出很多。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抵达Calgary后,在租车公司提了车,便直奔Canadian Tire买了一瓶喷老熊的胡椒喷剂。有了熊喷,我们才放心地奔往旅行的第一站:沃特顿国家公园。

走之前,我特别到YouTube上搜索使用熊喷的录像。一个公园管理员演示着操作方法。只有当老熊走近离自己5米的范围内,使用熊喷才有效。老熊走近后,从身上“拔出“熊喷,岔开腿摆好“射击”的架势,平静地跟老熊打招呼:“嘿,老熊,嘿,老熊”,然后出其不意扳开开关,对着老熊狂喷。90%的情况下老熊会被喷出的烟和气味吓跑,游人便安全了。5米只是一个车的长度,这么近距离地和老熊对恃、冷静地使用熊喷,需要不少的勇气和胆量,我感觉这对自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公园的工作人员说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能遇到熊。果不其然, 老熊不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旅行的头四天一共见到了8只熊,其中2只就出现在我们身后200米处,还有1只在我们开车经过时正在穿越马路。与老熊如此频繁相见,我们更加小心起来。工作人员说,在人少的地方要多制造些声音,例如大声说话,唱歌什么的,熊也怕人,听到人的声音会溜走的。

为了避免和老熊正面交锋,我们每到达一个偏僻地点的停车场,老S总先开车绕场2圈,不停地鸣喇叭,争取把“潜伏”在周围的老熊们都吓走。出了车,老S学着电影“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里的经典台词不停地喊话:“xx地的熊熊们,我军司令部向你们做最后通告,该躲起来的躲起来,该撤退的撤退,否则见一只打一只,见两个打一双……”我每次听了都会发笑,就我们这两个“熊样”的,见到体重达几百磅的老熊腿还不软得要坐到地上,到时谁打谁啊?

在拍摄Kananaskis country Wedge Pond日出的那天早晨,我和老S穿过密密的小树林来到了湖畔。湖泊被群山包围着,湖水如镜,群山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湖水里。除了我们俩,再没有另外的游人,那里安静得好似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老S大喊一声,他的回音清晰地响了起来。我跟着喊一声,回音不太明显。我说老S你嗓门大,回声清楚。他听了很起劲,立即大喊:“我嗓门大,回声清楚”。老S的话音刚落,他的回声一字不少,翁声翁气地从远山处飘过来,听上去很森人。我忙说老S,老熊出现前,你的回声能先把我吓傻,快别喊了。

老S说那我们唱歌吧。中文和英文歌曲我们俩都唱不了几个,还好儿时的童谣和歌曲没有忘记,我们于是唱起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一个没有尾巴,一个没有脑袋真奇怪……儿歌连唱了十多天,感觉老S和我都快返老还童了。幸运的是我们在车外活动时,终于没有和老熊打过照面,熊喷也如愿没有用到。

拍照跟农民种地很相像,都是要靠天吃饭。头四天的旅行,我们在沃特顿国家公园和美国的冰川国家公园。那时正赶上美国蒙大拿州不久前发生的一场深林大火,浓农的烟雾笼罩着一望无际的天空,让所有的山峦、树木、湖水等都象蒙上一层纱,它们都隐约朦胧地显现,看不出纹理。那些日子要么是光板天没有一丝云彩,要么是大阴天,一切景色都是灰蒙蒙的,没有层次和光彩。这4天我们计划内的大景点都拍摄得不理想,几乎是“颗粒无收”。旅行已过了四分之一,我们心里开始着急,好在回到加拿大的班芙国家公园后,老天很给力,遇到了很多好天气,我们终于拍到不少令自己满意的照片。

户外拍照是相当辛苦的。最冷的一天,早晨的气温在零下10度,老S穿着水靴,在零度以下的冰水里站了一小时,拍河水里带有山头倒影的日出。他的脚被冻得钻心的刺痛,手也冻僵硬,拨弄相继的按钮都不再灵活。还有一次拍被大风吹撒的落叶,为了捕捉叶子在按快门那刹时正好落到镜头的近景内,让落叶在成像时被夸大,老S仰着头,在同一地点,连拍了75张照片,拍到最后脖子都僵硬起来。

班芙的Vermilion Lakes非常著名,是最具代表班芙的景点之一。为了拍好它,我们日出日落时一共去了4次,终于有一次等到了比较理想的光线和云彩。其中一次拍日落,我们遇到了国内来的一个摄影旅行团。团员们大手笔,几乎人人手持尼康、佳能公司最新型号的专业相机,其有一位团友,在徠卡、哈苏、阿尔帕等顶级相机之间来回换着拍,每个相机的单价都在几万美金以上,牛人啊。

他们的华人导游在当地居住了20多年,对景点相当了解,如指战员指挥战斗一样,不时地发着号令:这个点很好,今晚我们不走了,就守在这等光线;大家注意,前方红山头出现,可以连拍了;大家抓紧拍,红光几分钟后就会消失,机不可失啊。七,八个团员听到指令,在湖岸旁一字排开,其啦喀嚓地连按快门,很有气势。我和老 S也深受鼓舞,从山头红光出现,到最耀眼时分以及最后红光逐渐褪去,也是不停地按快门,生怕错过那最美、最壮丽的景色。

15天的旅行,我们在北落基山区里共驱车3500多公里,拍了近千张的照片:有山、有水、有红云、有倒影、有金黄色的树林和秋叶……我们去的时候,北落基山还是一片盛秋的景象,嫩黄色和金色的山杨、白杨、白桦树等,穿插在四季常青的针叶林里,遍满山坡、层林浸染,景色分外壮丽。一、两场的秋风和秋雨很快扫光了大批的树叶,留下光枯的树枝,景色顿时变成残秋。不过那残留的零星黄叶,点缀在树林里使晚秋别有一番风韵,我戏说这很象美人迟暮。如果赏秋和摄秋是一场大戏,“演出”也该结束了。

回程的那天,我们还了车,旅行接近尾声。老S背着重重的相机包,我扛着装有脚架和水靴的大麻袋,我们带着自己的“大俗片”和“糖水片”,再次在机场里穿行,样子依然有些狼狈和滑稽,但我们的心满满的,就待回到家后,一遍遍翻看这些照片,无限地去“忆秋”。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