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带给我的苦与乐
2012-10-24 18:31:0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自从拥有第一部二手汽车开始,我和汽车便如影随形,息息相关,其中之苦与乐,言之不尽。

香港地狭人稠,纵使远在60年代,停车位已经非常短缺。当年我住在九龙红磡信用街一栋二十多层高的大厦,那里只有十来个停车位,聊胜于无。每天为找个泊车位来安置我的“老爷车”,伤透脑筋。做车主未得其乐,已先尝其苦。

拥有汽车之后我仍旧坐巴士再转乘渡轮由尖沙咀往中环上班,风雨不改。开车上班多是贵为老板一族,有些还雇了司机代劳,身为小白领的我哪有资格?汽车有了,却感到得物无所用。要等到周末和休假的日子,才可驾着它和家人到郊外四处游,领略一下有车阶级的风光。我的两个孩子为此兴奋得合不上嘴,有这个“阔爸爸”也感到无上光荣。孩子的快乐把我做车主的烦恼一扫而空,一直坚持到底。在十年之内我曾经换了两次车,但都是人弃我取的二手货。

多年后我由小白领做到行政主管,公司不但免费提供了汽车,还雇有司机任我调派。一向习惯了自己开车的我,觉得没有全职司机为我服务的必要,于是便对他说:“你除了开车之外,还能干其他的工作吗?”想不到这一问把他吓呆了,因为他以为那个司机职位准是丢定了。其实我没有这个打算,还积极想法子安插他到其他部门去。后来这个雇员成为了一个出息的营业代表,我相信他永远不会忘记我。

我做主管一直做到退休,享受着丰厚的待遇。当离开了那个岗位之后,一切便立即打回原形:汽车必需自掏腰包去买。保养、维修、保险、牌费、汽油、停车费、罚款……一概自负。这个转变对我打击委实不浅,要慢慢才可适应过来。常说:由俭至丰易,由丰至俭难。多年来的风光,一旦从高位走下来便会随风而逝。今天须要量入为出:购买汽车时绝对不会考虑任何名厂出产,实用和省油是首要条件,还要盘算日后换车时该牌子的二手市场价格。说我是个寒酸车主,可当之无愧。

在左挑右选之后,我买了一辆年终割价求售的美国福特牌汽车。这样做,除了满足很多基本要求之外,也尽了身在北美洲应购买北美货的责任。殊不知这个决定十分不明智,车子一经使用便毛病百出:当气温下降至零下10度以上时,驾驶盘便会凝固得不能转动;当烈日当空气温高涨至33度以上时,空调系统便自动失灵;在四年内曾经数次无缘无故在公路上启不动引擎,要向拖车公司求助才可脱险。未及五年车龄的车一共才走了不到五万公里,我也只得忍痛以贱价把它脱手。经此一役,我发誓往后不再买美国生产的汽车。

不买美国汽车便得考虑其他产品:欧洲牌子一般都比较高价,维修和零件也贵,用不起;韩国车仅初步打入市场,口碑仍未建立,不敢尝试;中国仍没有汽车出口,想买也买不到呀!由此看来,日本汽车是唯一的选择。结果我买了一部“日产”汽车,一用便用了十二年,还打算继续用下去。

近日来由于“钓鱼台”主权的争议,罢买日本货之声不绝于耳。当我开着这部日产汽车在路上行走时,心理上会产生一股中国人使用日货的内疚感。当民族感情一旦被触发,它便无处不在。往后不论购买汽车或任何产品,日本货肯定不在考虑之列。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