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渐失与生命的代价
2012-11-03 11:39:0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卓子)10月23日,多伦多司机收听率相当高的电台Newstalk1010旧话重提,播报了一条不再引人注目的消息:安省自由党籍议员科尔(Mike Colle)接受采访时重申,一旦省议会复会,他肯定会重新提交个人议案,在全省境内的汽车加油站,推行“先交款,后加油”立法。

这项议案源于一个令人心碎的真实新闻:9月15日晚,多伦多艾灵顿路和阿伦路交界的加油站,一名司机加满油,没付钱便想逃离,加油站员工试图阻止,被强行驶离的汽车在地上拖行数十米,身负重伤,最终不治身亡。加油站机器的数据表明,这位加霸王油的司机试图逃帐,满满一油箱的油钱,也不过是他个人的区区112.85加元。我们整个社会的代价,却是一个人的生命。

双方的种族肤色,在加拿大这样的国度,更发人深省让人心酸,肇事司机是位开着Isuzu Rodeo四驱车的白人男子,39岁的图蒂文(Max Edwin Tutiven),加油站员工来自印度,是44岁的新移民普拉贾帕蒂(Jayesh Prajapati)。

笔者在移民之初,走投无路之际,曾到一家加油站应聘。加油站的华人东主既要求我自己出钱参加培训班,以获得安省和汽油等危险品打交道的工作执照,又要求我预交保证金。保证金?员工如果没防住偷油贼,加油站损失的油钱,要从预交的保证金内扣除。

如果不是如此苛刻的就职条件,吓得我逃之夭夭,如果我接受了这样尖酸的上岗条件,忍辱负重做了加油站员工,最低时薪10加元,辛辛苦苦一整天8小时,也赚不回来112元,也许,拼着老命也要阻止逃离,就不是这位来自印度的新移民,而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我。

我从新移民变成老移民,从外来户变成加拿大公民,痛彻心肺的哀伤,不仅仅物伤其类,痛惜那位印度移民的宝贵生命,而是我们这个社会,因着劣币驱逐良币的魔鬼机制,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诚信地盘,一点点被欺诈侵蚀,我们每个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莫名其妙被多伦多公立图书馆罚款的故事。如果我步行上下班,天天都会路过图书馆,借书还书都非常方便,居然会错过还书日期而被罚款,不可思议啊。我仔细地查看了借书记录,搜查还书的细节和时间,最后信心十足地告诉馆员,那本被罚款的书,图书馆闭馆之后的一个夜晚,我已经还回到那个专供读者夜间还书的小窗户了。

虽然我无法提供任何证据或证人,一点戒备心都没有的馆员,相信了我的自我陈述,立马就给了我这个读者一份信用,鼠标上下移动,键盘敲打几个按钮,我的过期未还记录,就此一笔勾销,从电脑中消除。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啊!从此,日日路过那间图书馆,供读者夜间还书的窗口,好似日日朝我咧开大嘴大笑,象征信用信任诚信的窗口,也感染得我,一整天都乐呵呵。

如今,我到任何一家多伦多公立图书馆的分馆,再也无法轻松自如地,自证我已经夜间还书,热情依旧的图书馆馆员,再也不会因为一个已经还书的自我声明,就消除我的记录,除非这本书,在他们的电脑系统中重新出现。图书馆在怀疑我没有诚信,胡乱声称已经还书,我在怀疑图书馆管理混乱,丢了书还错怪好人。良好信用的破产,恶性循环的彼此怀疑,对社会的毒害,何其之深!

少数几位小人,滥用了图书馆给我们的信用,以已经还书的声明,私吞公立图书馆的公共财产。骗的人多了,谁又会是傻子呢?信用从来都只给那些有信用的人,既然读者群中,有人不守信用,滥用信用,我们全体的读者,都只好集体为这些滥用者买单。

有一本我百分百确认从夜间窗口归还了的书,事过好久,都没在图书馆的电脑系统中重新出现,我百口莫辩,只好公事公办交了罚款了事。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的是我记忆有误?

一个长周末之后,星期二我上班,路过那间图书馆,图书馆还没开门。我见到一个人,正在往外掏夜间还书窗口内的书!猛然惊醒,这,就是那本我交了罚款的书,永远也不会在图书馆电脑系统再露面的原因。还书窗口平时一夜间还书不多,落到窗口内边的大书筐(或者大书柜)底部,偷书贼手臂再长,也够不着书筐中的书。如果长周末一连三天闭馆,还书很多,书筐堆积的书,就可以从还书窗口伸手可得。

信任的烟消云散,信用的千疮百孔,这样的社会悲剧,如今轮到安省加油站和顾客之间了。顾客“先加油,后付款”,本是加油站预先支付给司机的一项信用,却被少数烂仔滥用。省议员推动立法,指望“先交钱后加油”的法律管制,减少加油站损失,保护加油站员工生命,自然是一位政客的职责。如果不深究一把悲剧背后的深层根源,下一轮呢,又该轮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哪一个侧面,信用破产?

我第一次小心翼翼在加拿大银行关门之后的自动柜员机上,一五一十地存入打工两个星期的工钱,忐忑不安的心,过了另外两个星期,才相信无人监督无法自证的那笔存款,的的确确是在我的银行账户内了。我自己键入的钱数,就是账户上的钱数。

最近中文媒体热炒《小市民对抗大银行》,也许,银行自动柜员机的夜间存款,将会是下一轮信用破产的受害者?但愿,笔者的这点担心,是杞人忧天。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