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李安走红 两大国产开片遇冷
2012-12-12 17:28:21
来源:星星生活

截止12月10日,贺岁档第一阶段混战已经分出胜负:李安高调夺帅,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冯小刚不及预期,陆川则流年不利,面临着票房和舆论上的双重煎熬。其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18天,总票房突破4亿大关,迈向冲五亿的新阶段;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依靠稳定的排片量和一贯的群众基础持续增长,票房已达2.86亿;与《一九四二》同一日上映的《王的盛宴》,11日累计票房仅有6910万,这个数字不足《少年派》的六分之一,也不足《一九四二》的四分之一。

而《少年派》单挑《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获胜,在某种程度反映出市场观众的“良性选择”,这部电影先在文艺青年中奔走相告,又受到国内媒体和影评人的一致推崇,成为国内舆论最振奋人心的一次“正面导向”,在过去的17天里,它几乎保持了30%以上的排片量和1500万以上的单日票房。而晚上映一周的《一九四二》虽然占有IMAX映厅,以及最大的排片量,但同日仍然屡屡被《少年派》拿下,至于《王的盛宴》单日进账基本不足千万,排片更是止不住一路下滑。这两部国产电影的票房都远不如预期,既有题材上的原因,也有负面舆论的影响,“水军”成为这一阶段的最热门话题,华语大片开局不利,也是贺岁档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但需要说明的是,以“电影”本身而论,这个现实合情合理,华语电影需要深思的是如何提升电影本身的水准,而不是搞各种电影之外的动作。

总而言之,这个贺岁档是历史上受“舆论”左右最明显的贺岁档,票房几乎与口碑成正比,《1942》虽曾因“IMAX”事件惹火烧身,但后期评分回升,质量也算尚可。但《王的盛宴》双头烧,已然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事实。这三部电影上映之后,院线的其它电影如《寒战》、《无敌破坏王》、《守护者联盟》、《2012》3D等电影几乎都到了强弩之末,目前被各大影院停排或压缩到日均一场,而如《万箭穿心》等小成本电影虽然口碑不错,但在这个残酷的贺岁档里注定都是打酱油的成员。

最近二十天的票房近乎是井喷状态,仅《少年派》和《一九四二》就贡献超过6.5亿票房,而《少年派》4亿的成绩接近半壁江山,和去年同期相比,这一部电影的票房就超越了去年的《丁丁历险记》、《鸿门宴》、《东成西就》、《杨门女将》等电影同期票房的总和,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这根本是一部看起来并不那么商业的“文艺片”。

而《少年派》的票房绝非高开低走,而是节节攀升、逆光飞扬,表现出强大的续航能力。从11月22日的1200万,增长到11月24日的单日4000万,此后趋于稳定,日单维持在2000万以上,占有几乎最大数量的排厅,首周即超过1.5亿,第二周在首日遭遇双片夹击,损失IMAX厅和大量排片的状况下强力逆袭,并在和《一九四二》PK中占据上风,连续两周问鼎票房冠军。而《一九四二》排片同样稳定,和《少年派》一样占据30%以上的排厅,其首日票房也超过去年的《龙门飞甲》。这样一来,《王的盛宴》成了最直接的牺牲品,倘若换个档期,局面或许能有所改观。

对李安而言,国内4亿的票房成绩达到了《少年派》全球票房的一半,中国大票仓可谓名不虚传,而李安以现象级的表现,日后会受到更多市场的关注。对冯小刚来说,《一九四二》的票房很难赶上《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但也算不上完全失败,毕竟这两部电影作为市场驱动的“双核”,贡献了同期80%以上的票房,并促使连续两周票房过4亿。这种局面将会维持到双12《泰囧》上映,届时双核变作三驱(《盛宴》恐下画出局),一直持续到20号《血滴子》和《大上海》降临。以《少年派》和《一九四二》的续航表现来看,他们能维持日均1000万以上的票房,届时可能以超过五亿和四亿的成绩收官。

李安深得人心,《王的盛宴》《1942》惹争议

这一阶段,三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几乎成正比,《少年派》完全是一边倒的好评,无论媒体、影评人还是普通观众都给予极高的正面评价,环顾大片十年,《少年派》都是一个绝对好评的独一无二的案例。《少年派》的豆瓣评分高达9.1分,时光网评分也有8.9分,继而选入《时代》十佳,其本身就能说明电影的质量。这部电影的3D效果极其抓人,但又完全服务于电影本身,其涉及的成长、励志和信仰主题都是相当经得起解读的丰富文本,李安在商业和艺术上的融合又上了一个台阶。值得一提的是,《少年派》因口碑的爆棚而引发原著的热卖潮,而李安也受到更多国内文艺青年的崇拜,不出意外,这部电影将会获得今年的奥斯卡奖,届时还会得到国内的一番热议。

而与一向质量见长,横扫各大影展的李安相比,冯小刚是个相对“媚俗”的导演,他擅长各种段子,有长久的票房号召力。但《一九四二》太过渲染悲情的现实和过于拼凑化的平淡电影语言,受到影评人和观众的广泛质疑,甚至有人批评“白白胖胖的难民”缺乏创作的严谨性。而关于挤走《少年派》IMAX场的风波也让这部电影在影迷间的印象很糟糕,在台面上,华谊方面表示是受到“水军“困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华谊的电影少出口碑之作,电影外的强势,给掌握话语权的人太多反感,也是他们不得不直面的现实。《一九四二》首映场之后评分恶劣,但之后因种种原因回归“正常”,我们也很难解释这种变化的根源。

很遗憾,陆川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这部电影引发的争议虽然不及《南京!南京!》,但其评分之低,亦反映出陆川的野心与观众娱乐需求之间存在距离的根本命题,说白了还是创作观的问题。陆川有才华,也精于算计,但可惜,过于沉迷个人追求和个人风格的作品,实难与市场两全其美。

比票房更热闹的“口水仗”

其实,目前能走到电影院能看到的就只有这三部电影,其他几乎已经都闪边站,三片齐发,咯噔一下就是天堂与地狱,中间各种现象也值得人细细回味,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华语影坛在迎来口碑最好的电影的同时,也无法不面对那汹涌的交口党、枪手和水军,有的人喊贼,有的人却贼喊捉贼。

1. 全民解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派

拍《少年派》的李安作为重在横扫各大颁奖礼的文艺导演,往往是票房尚可。但这一次他真正成为一个票房现象。《少年派》并没有刻意做各种宣传营销,但口碑大众中间在自发发酵扩散,随之成为全民性的寄托。毫无疑问,在电影投入越来越大,质量泥沙俱下,题材越发扭曲的的前提下,每个人都盼望一部有商业性和文艺气质又励志向上的好电影正本清源,而兼具这些优点的《少年派》自然是最好的“正能量”导向,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出色的部分,并掀起全民“解读”的热潮,但这个解读现象和其他电影不同,并非是背后的“政治隐喻”,而是文化维度的层层象征,并未产生“负能量”,而像是重新审视、沟通文化和开启民智的过程,这正是李安电影含蓄而自省的力量。《少年派》的出现,算是好好地给处在迷茫中的中国电影上了一课。

2. “水军门”,《王的盛宴》和《1942》的悲剧

贵圈真乱,指的是“养水为患”的现实,其实这个电影被搞活的年代,交口随处可见,枪手层出不穷,水军遍地潜伏,不少电影都声称“深受其害”。11月29日当天,《一九四二》的评分是5.6分,华谊方面称1886名评分者中60%打出一星,但之后评分渐涨。《王的盛宴》的评分则更可怜,即使宣传团队使用“白军”救急,至今评分仍在合格线之下。不可置否这些被雇佣的“地下工作者”确系存在,但真正该被诟病的,反而是制片方、宣传方和现实中接手宣传项目的外包公司,正是因为那些频频用来养水军的宣传费在,才导致水军这中国特色的事物猖獗存在,而如今的某些电影经纪、宣传部门也确实到了极其让人发指的程度了。但此次《盛宴》和《一九四二》都声称遭遇水军,到底是何人所为,恐怕是另一个重大的疑问,难道李安雇了很多水军拉高自己拉低他们?还是《1942》和《盛宴》各自撕咬的两败俱伤?这一点,没有人知道,但就如《白蛇传说》和《战国》遭遇一样,劣质的电影得不到观众同情,中国电影想要正面的评价,最先应该考虑的还是自身的质量问题,而不是纠结于那些看不见处的猥琐手段。

3. 网友笑侃,冯小刚和李安之间差了100个陆川

这个贺岁档最值得揣摩的一个笑话是,有网友笑侃冯小刚和李安之间,差了最起码100多个陆川!后者不慎中枪,沦为计量单位,更有“陆黑”语出惊人,说冯小刚和李安之间差的“也不多”。现实中,李安的票房口碑都是最好的,在票房上他等于冯小刚和两个半陆川,而在口碑上,则真跟网友们描述的“差不多”,冯小刚是个太深谙观众心理的导演,电影里总有各种谄媚的元素,这也决定了他电影的深层匮乏以及质量上的停滞不前。至于年轻的陆川,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话,做各种野心勃勃的尝试,但基于对市场和观众认识的自我局限性,电影便倾向于某种扭曲的状态。在这一点,李安确实是无数人的榜样,他低调、朴素,有中庸的精神,汉文化的伦理观和天人合一的概念,把一切调和到最佳状态,况且他不停进取,每一部都追求新意,至今拍遍了近乎所有类型。他至今赢得的在媒体和所有影迷中的口碑,离不开他的扎实、严谨和勤奋,这正是华语大片的导演们最缺失的品质。100个陆川,其实是100分认真,以及诚意,在这一点来说,每个被人诟病的华人导演都可作为计量单位。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