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加拿大作家黑利
2013-07-28 09:00:3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卓子)如果要写《加拿大人物志》的专栏系列,成名成家的作家群,是个逃不过去的名人圈。

我读的第一本英文原著小说,是《航空港(Airport)》,国内翻印,中文注释,封面上作者阿瑟·黑利(Arthur Hailey)之前,清清楚楚地写着他的国籍,加拿大。

人都是怀旧的,既然我在青葱岁月就记住他的大名,他的国籍,我想到要写的第一位加拿大作家,就是这位在好莱坞也大名鼎鼎的黑利先生。我想当然的以为,这位当年风靡过中国大陆的加拿大作家,以11部小说,在40个国家,以38种语言出版,总印数超过1.7亿本,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全球各地观众总数更是不计其数,如此巨大数额的功成名就,在加拿大自己家里,也应该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吧?

但从网络上搜来的资料来看,这位黑利先生很有可能是一位被“遗忘”的加拿大作家,民间和官方都心照不宣地不动声色地,冷冻雪藏这位在汉语出版物上依然头顶加拿大作家帽子的黑利先生。

原因很多,也怪复杂的,俺揣摸着略述一二。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黑利先生当年大兴其市的畅销小说,从1958年第一本爆得大名的《最后诊断》,到1997年最后一本《侦探》,那可都是在上一个世纪的时髦事儿了。如今电脑互联网年代,且不说纸质出版物在苟延残命,快被电子出版物取代,光是人的心态,那种快餐消费用过即扔的时代风尚,流行歌曲,流行电影,流行小说,能保持一个月一年左右的畅销热度,都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了,何况是上一个世纪的前辈作品?

阅读热点更新换代极其迅速的出版界,如今网上搜索前十名甚至前二十名的的加拿大作家排行榜,黑利先生都古旧得有如隔世之爱,无法上榜。

话也不能这么讲。生于1874年的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加拿大文学名著《清秀佳人》的作者),前辈中的前辈吧,逝世多年,作品仍在重印出版,至今仍动不动占据作家排行榜头十名的位置。生于1920年的黑利先生,无论他的粉丝人数如何庞大无朋,仍然得不到文学评论家的认可。从事文学评论的专业人士普遍认为,黑利小说畅销是畅销,文学价值却不高,在加拿大文学史上,也没有多高的地位。这种叫座不叫好的奇观,也不仅仅是黑利先生一个人的经历啦,可以当作普罗大众VS专家学者彼此斗法的一个典型例子加以研究。

文学价值也许在文学评论家眼中是不高,黑利小说的社会价值,却万万不容忽视。黑利小说,人物场景事件,全数虚构,却事无巨细,有如报告文学一般的真实感。这样的虚构作品,极有可能成为专业新闻系学生的教科书,尤其是有志于在深度报道上有所建树,想挖掘不为外人所道的行业真实内幕,包括新闻行业自身的内幕,黑利先生都写过一部《晚间新闻》的小说,新闻记者很有必要从黑利先生那儿偷学一招两招。

黑利先生小说,往往也因此贴上“行业小说”的标签,因为每一部惊心动魄的人间戏剧,都发生在特定的行业当事人之中,旅馆业,民用航空业,制药业,医院,汽车制造业,银行业,等等,无不写得内幕重重,活灵活现,若有其事。他了解这些特定行当的招数,说是笨办法,那是真笨,无非沉下心来,一点花架子都不能有,老老实实地做纸上的研究,再亲临其境地亲身体验那个行当的甜酸苦辣,做实际生活中那个行当的当事人。这样的写作前期准备工作,往往占据他两三年的时间,写作本身,倒是一年可以完工。

以至于黑利小说出版之后,连那些行当的资深从业人员,都惊叹黑利小说描述行业内幕的精准,某些职业培训的大学学院,更是拿黑利的小说,作为学生了解本专业职业生涯的教科书,比如黑利的《大饭店》,据说就是好些旅馆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教科书。

有趣的是,最近黑利小说在中国大陆有重新流行之势态,眼光独到也唯利是图的出版商人,重新包装了黑利,以欧美“职场小说之王”的名义,借本土的杜拉拉升职记之类的职场小说电视的东风,重印黑利小说,以期初入职场的青葱男女,从中喝上一碗心灵鸡汤。

加拿大作家黑利在他国籍所属的加拿大,被民间和官方都有意无意的“遗忘”,也许是我的小人之心,还有一层原因,源于黑利先生一生先后三次的“抛弃”。

1947年,二战结束,生于英格兰贫寒家庭的黑利先生, “抛弃”大英帝国,从英国王家空军退役,移民加拿大,后取得加拿大国籍,但保留英国国籍。

1965年因为《大饭店》的巨大商业成功,黑利先生马上就孔雀东南飞,“抛弃”寒冷的多伦多,移居温暖如春的美国加州。

1969年,因为写作,获得巨额版税而变成大富豪的黑利先生,“抛弃”美国,移居美丽的加勒比岛国巴哈马(1973年独立之前,是英国殖民地)。

巴哈马热带岛国如画风景,对一个需要静心写作的作家来说,自然是一个诱人原因。但维基百科的黑利词条,毫不客气地指出,黑利先生的这次移居,更大的诱人原因是,巴哈马世界级的富豪云集,是众所周知的避税天堂。

2004年11月25日黑利先生在他明信片一般明媚艳丽的巴哈马热带豪宅仙逝,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加拿大公民,他在加拿大的常住日子,1947年到1965年,不过18个年头,却在巴哈马整整居住了35年(1969年到2004年)。

唉,这样的作家,不提他的“加拿大”国籍身份也罢。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