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还未淡忘的年俗
2014-02-10 06:01:0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逸君)在家乡,每到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忙的几乎都是同样的事——大扫除,蒸年糕发糕萝卜糕,炸菜圆肉圆香甜角,采买各类祭祖和拜天公用品……即使有一些外地来的朋友同事,也大多入乡随俗。如今人在海外,发小亲戚隔着千山万水,反倒是天南地北的华人移民成为了新朋友新同事。远亲不如近邻,平日里相互叨磕得多的,还是这些在国内不相识,到了他乡却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各省各地同胞,谈起各地的年俗,还真是有些小区别呢。

年夜饭算是过年的重头戏了。今年的除夕和大年初一不巧都是工作日,上班上学一样不能丢下,很多人家干脆就改到周末过年。这办法是灵活,可在我们家行不通。因为闽南的习俗和日期时间息息相关,过了时辰,那些年夜饭上的彩头菜和求吉利的祭拜就没太大意义了。因此,年糕,花生,红枣,长寿菜,以及整鸡整鱼以及祭拜的发糕和其他吉利瓜果都是非准备不可的。荤菜最好当天采办,就更增加了除夕当天的劳动量了。不过,一旦按老习俗办好了,就能讨个吉利,为着求得的这份心安,忙一些也值了。

即使如此,很多环节还是简化了。就说过去闽南人家围炉,都要实实在在地整个红泥小火炉,贴上红艳艳的倒福字,鲜红的炭火燃着,暖暖的烟气飘着,炉子四周围上准备给孩子们的红包,阖家团圆的热闹气息热烘烘地散发出来,与盈盈笑语一道,充满着屋檐之下。如今,很多人都不走这繁琐的流程了,直接搬出火锅,或用电,或用气,方便多了。但我还是怀念小时候那浓浓的炭火味,如同鞭炮声一般,是记忆里永远的暖。

和华人同事谈起各家过年,他们一样也感叹如今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所迫,很多旧时的习俗都简化了。但各家依然都有非守不可的规矩。一位来自湖南的同事说,她们那里的习俗除了正月初三之前不得扫地洗衣之外,连剃头都有规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有个响亮的名字,二月初八“龙抬头”,也就是说,从正月初一开始,必须到二月初八才能理发,所以很多男生只能让头发长上两个多月。

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也是有讲究的。有的地方人们要吃甜年糕,或煮或煎,寓意甜甜蜜蜜;有的地方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还有的地方要吃饺子,是不是因为像金元宝?而闽南一带的习俗是吃整蛋长寿面,寓意圆圆满满,平平安安。大多数地方都不兴在大年初一做米饭,都是除夕夜煮好一整锅米饭留着正月前几天吃,还是取年年有余的意思。

给国内亲友拜年时,发现很多习俗居然还是海外坚持得好些,家里面除了老人,年轻人都不那么在意那些条条框框了。年夜饭很多人也上餐馆吃,过年不一定呆在家里,反倒趁着假期四处游玩,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倒也符合过年不操劳只高兴的基本原则。

想到当年我们感叹东南亚等地的华人,过起华人传统节日,比国人还要讲究。如今想来,大约是因为难忘故乡的海外游子,把浓浓的思念转嫁到儿时过节的习俗上了吧。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