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湿疹(上)
2014-02-25 15:10:58
来源:星星生活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按部位常命名为面部湿疹、耳朵湿疹、手部湿疹、阴囊湿疹、肛周湿疹等;其症状以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丘疹为特点。由于湿邪存在,故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湿疹的病因主要与湿邪有关,是由内外因素作用致使风、湿、热蕴结于皮肤而引发的。内蕴心火、脾湿以及素体禀赋不耐是引发湿疹的内因。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本病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应内服药和外用药同用。
 
内治法中医的辨证

1. 湿热并重证:证候:多见于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以急性发作为主者。皮损初起潮红灼热,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集簇分布,部分糜烂、渗出,瘙痒剧烈,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或数。治法:清热利湿。

2. 风重于湿证:证候:多见于湿疹急性期,上半身为重,皮损以红斑、丘疹为主,水疱不多,渗出少。瘙痒剧烈,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治法:祛风清热除湿。

3. 热重于湿证:证候:多见于湿疹的急性期,相当于丘疹性湿疹。全身多发红色小丘疹,芝麻大小,瘙痒极甚,搔破出血,遇热加剧,得凉则舒,心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治法:凉血清热,祛风除湿。

4. 脾虚湿蕴证。证候:多见于急性、亚急性湿疹,皮损为丘疹、丘疱疹、水疱密集成片,糜烂明显,渗出多,局部皮肤 轻度潮红,瘙痒,纳差,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或大便不成形。舌质胖有齿痕,苔白滑或腻,脉弦缓。治法:健脾祛湿。

5. 血虚风燥证。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肤肥厚粗糙,鳞屑痂皮多,或苔藓样变,色暗或色素沉着,阵发性瘙痒。舌淡苔白,脉细弦。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6. 阴伤湿恋证。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渗水不多而旷日持久,皮肤干燥或有脱屑,瘙痒不休,兼见口渴不思饮,舌红绛少津,苔净或根部稍腻,脉弦细。治法:滋阴除湿。

7.风邪蕴郁,扰乱心神证。证候:主要见于慢性湿疹。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皮肤干燥或脱屑,瘙痒剧烈,兼见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舌质红苔白,脉弦滑。治法:重镇搜风止痒。

湿疹的病因以内因为主,不外湿、热、风三者。湿偏盛则渗液、糜烂;热偏盛者则弥漫潮红;风偏盛者则瘙痒难忍。本病急性期当以祛邪为主,后期则要以调理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湿邪内生,郁而化热,热盛生风,湿疹由生。

以往本病的治疗药物大多苦寒伤胃,又加重本病,脾失健运是其根本病因,健脾利湿是治疗湿疹的根本大法,同时结合皮损的局部辨证,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夏清医师系原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具有30年中医皮肤科临床经验,曾治愈十余万皮肤病患者,对银屑病等常见皮肤病治疗具有独到心得,并筛选出多种针对性强的内服及外用中草药配方,见效快,疗效稳定,无副作用。诊所电话:416-230-9749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