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什么?
2014-04-15 06:00:0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我在中文学校里教的5/6年级班今年参加集体朗诵比赛的诵材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既然是朗诵比赛,就需要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诗歌的情感,而要达到这一步,就必需理解诗歌的含义。

第一次给学生讲解这首诗的时候,我问他们有谁知道“乡愁”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全都摇头:“不知道!”我告诉他们“乡愁”直接翻译成英文是“Homesickness”,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乡愁”就是一种因为思念家乡而生的病。学生们马上反应:“啊?我们为什么要朗诵这样的诗歌呀?”待我把诗歌逐句讲解时,他们的疑惑就更多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诗歌的第一段。生长在21世纪的孩子们,很少有用手写信和贴邮票寄信的经历,而且,他们中也还没有离开父母,独自在外生活的体验。他们甚至幻想着:“离开家,我多自由啊!不会想父母,想家的。”学生们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也是在父母身边,无忧无虑的。没有真正离开过故土亲人,怎么会有乡愁可言呢?

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乡愁》这首诗,我上网搜寻相关介绍得知:年逾八十的余光中老先生于1928年出生在南京,幼年时为躲避战乱,曾先后逃难到四川,福建厦门和香港,最后于1950年定居台湾。在最近的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说:《乡愁》这首诗,余光中先生只用了20分钟便一挥而就,有人说他这好像是才思敏捷。

对此,诗人这样回答:“倒也不是,我虽然花了二十分钟就写好了,可是这个感情在我心中已经酝酿了二十年。这个树的根很深,长出叶子来好像很快,但其实这个根已经有二十年了。突然间喷薄而发是在1972年,我第三次去美国之后回台湾。那个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我在台湾觉得是绝望的,我这生会不会回到大陆,渺茫得很,我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写的《乡愁》。”

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表情严肃地听完我介绍《乡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之后,再听他们朗诵这首诗,显然和之前大不一样,不仅语速缓慢,而且语气也变得十分凝重。

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在经历了无数个“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日日夜夜,乡愁的滋味也越来越浓厚。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和余光中先生诗歌中所处的年代相比,交通和通讯都便利了许多,与故乡亲人的交流,无需等上十天半个月的信件往来,电子邮件、视频,和现在的微信,让海内外亲友可以瞬间连接在一起。买张机票,办好签证,登上飞机,漂洋过海,十几个小时以后,便可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与亲人见面,不再有什么人为的阻碍。但是,记忆里故乡的那些人和事,永远盘踞在心头,难以泯灭和忘却,不经意间想起来时,便会独自怅惘与思量。

“有一首歌总在心头吟唱,那“心灵之约”那“年轻的白杨”,是我们共有的宝藏,何年何月何月何年,才可跟今宵一样?当某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还记得故乡也是一样的月光?”1990年出国前夕,我的大学好友特意从广西赶来北京为我送行,写在她送给我的礼物上的这几行诗句至今清晰可见,而这件小礼物在我海外生活的24年间一直珍存着,从中国到英国再到加拿大。

乡愁也时时唤起我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除了父母亲人,还有儿时玩伴带来的欢乐,学校里同窗学友的陪伴激励,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有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听过的歌,一起打过的球,一起吃过的饭,一起读过的书,一起崇拜过的偶像……所有这些都是自己人生的宝藏,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遗忘。

乡愁,是海外游子共同拥有的话题和心声,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思念故乡以外,乡愁还是餐桌上亲手烹饪的一道道母亲常做的家常菜,是节庆典礼时的敲锣打鼓舞狮子,是键盘上敲出的一个个方块字,是超市门前堆放如山又被一抢而空的中文报纸,它还是手把手教会孩子用筷子吃饭用毛笔写字,是中文学校里琅琅的读书声……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