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构筑两代人交流的桥梁
2014-06-27 06:24:58
来源:星星生活

–海外中文教学经验谈之三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郝伟)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华人移居海外,他们在新的国度适应当地生活和为事业打拼的同时,子女的中文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两代人之间除了需要语言上的沟通,更需要思想和文化上的共识与包容。在家和孩子讲中文,送孩子去中文学校,使得孩子们听说中文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但是,如何让这些从小生长在西方环境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们能更深入地学习中文,特别是在读写方面有所突破,甚至通晓中国文化,以便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建立更好的沟通桥梁,并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得以传承下去?

从去年开始,中国国家汉办多伦多汉语水平考试中心陆续组织了数场“海外中文教学交流平台”,邀请在海外中文教学方面有成就的老师和在中文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学生及其家长,现场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经验体会,相互交流学习。通过他们的发言和事后的访谈,令我们对海外中文教学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海外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今年17岁出生在加拿大的吴加宜,曾经以“北美年龄最小的通过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最高级第6级(HSK6)证书持有者”的称号而被当时多家媒体报道,并在诸多中文赛事中屡获桂冠。她不仅在中文听说读写方面都成绩突出,尤其对中国的历史地理等文化知识十分精通,说起中国历史人物和典故来更是信手拈来,曾在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中华知识”赛项中挑战高年级选手并获取冠军,致使没人敢相信这竟然是一位生长在海外的孩子。

和很多华人家庭一样,小加宜一出生,就被要求在家一定讲中文。吴加宜的父亲吴先生轻描淡写地说:“我最开始对孩子学中文只是想到孩子生活在我们华人家庭,就应该懂中文。”话虽平常,但吴先生的做法却不一般,他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必需全部中文,禁止中英文混用”。

小加宜5岁开始去教育局的中文学校学习,吴先生不仅要求女儿不可随便请假缺课,还在每次课后仔细了解女儿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并督促她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

吴加宜6岁上一年级时,吴先生教她认识了汉字的偏旁部首,并进一步教会女儿查字典。这就为吴加宜后来可以自己独立阅读大量中文书籍创造了条件并打下基础。

吴先生喜爱阅读本地中文报刊,细心的他一旦发现上面有适合女儿读的文章,特别是一些与女儿同龄的孩子写的文章,他都剪下来,介绍给女儿读。因为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女儿的生活十分贴近,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和阅读兴趣。不认识的字,吴先生就和女儿一起查字典。

和许多父母一样,吴先生的工作也很繁忙,但他是如何挤出时间辅导孩子学习中文的呢?“厨房,是我们的第一课堂。车,是我们的第二课堂。”吴先生做得一手好饭菜,每天他在厨房一边为家人做饭,一边让女儿过来读文章查字典,辅导女儿中文学习。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也被吴先生充分利用起来,读剪报就是女儿坐在车里完成的。

在吴加宜学习中文的初始阶段,也遇到了我们华人家庭里教育子女学习中文普遍遇到的困难,那就是孩子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学中文,特别是在日常会话方面已经可以应付得了的情况下,还被如此严格地要求不断学习中文,而且,虽然中文水平远远高于中文学校里同班同学的水平,还被一次课不落地送去上课,父女间常常为此发生冲突。吴加宜的母亲也忍不住劝吴先生不要再对女儿如此苛刻。但执拗的吴先生表示“既然我们让孩子学习中文,就该把这件事做好,坚持下去。这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去中文学校上课,总可以学到在家学不到的新的东西,哪怕一个字,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正确的发音,都是有用的。”

吴先生还介绍说,我们坚持省吃俭用,每年暑假送女儿回中国,如果自己和孩子的妈妈都抽不开身,无法亲自陪女儿回去,就把女儿托付给空姐带回去。吴加宜在国内与家里的亲人一起过中国普通百姓最平常的生活,并且逐渐迷上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还珠格格》是最吸引吴加宜的一部,看完电视剧,她又找来相关的书来读,发现书上的内容和电视剧有差距,于是,她爱上了读书,特别是对中国的历史开始感兴趣。“女儿现在能对中国的历史地理等文化知识了如指掌,就是从那时起步的。”

这样,随着对中国历史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吴加宜对中文的学习也越来越主动,兴致也越来越高,每天由给爸爸读报,又增加了给爸爸读历史地理书。“这也让我有机会重温以前上学时学的知识。”吴先生笑着说。而且,父女俩的教学角色常常会发生互换。

吴加宜在中文学校八年级毕业以后,又回到学校当起老师的助教,“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无疑为女儿更深入广泛地学习中文提供了新的机会。“吴先生说。而且,据中文学校里的老师们反应,学生们对小吴老师的教学称赞不已。“因为她能以自己身为一个海外学习中文的切身体会去教学生,所以,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

现在,吴加宜在所就读的高中学校里,常常充当翻译,为刚刚从中国来的学生排忧解难。并在繁重的学业之余,还在每天坚持给爸爸读一段《四书五经》,从文言文到每段后面的赏析解释,字字不落。吴先生每天都给女儿的朗读做录像,他称“这是女儿的一笔财富,将来是要给她的孩子看的”,精心的吴先生为女儿每天的阅读篇章都标注上日期和阅读时间。

吴先生的精心还表现在十分注意平时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积累。比如,吴加宜的中文打字速度很快,所以,常常替父亲写电子邮件,由吴先生口述,吴加宜打字。吴加宜发现,为什么爸爸给有的人发邮件的落款处用“商祺”,有的在下面用“教安”。吴先生解释给女儿说:用“商祺”的邮件都是发给爸爸生意伙伴的,因为是商业方面的往来,大家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商祺”是祝福对方商业发展顺利的意思。用“教安”的都是发给中文老师的邮件,就是祝福老师教学平安顺利的意思。要是遇到吴先生自己也解释不清的,他就请教他人,给自己也给女儿增长知识。比如,吴先生在给对方发邮件时惯用“您”字,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和长辈讲话都用“您”,可是,吴加宜发现有一次爸爸给一位中文老师发邮件时,这位老师明显比爸爸年轻,为什么还称“您”呢?吴先生为此和女儿一起请教权威老师,得知在这里用“您”是正确的,这是由老师的职业决定的,长辈需要尊重,要用“您”,老师是个令所有人尊重的职业,无论年轻还是年长,都该称“您”。

据多伦多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负责人翟老师介绍说:吴先生的咬文嚼字是有目共睹的,上次吴加宜和父亲来我们中心的交流平台做父女互动发言时,吴先生的开场白就是给女儿的发言纠正用词错误,“是老师给你创造了很多比赛机会,而不是制造了机会”。

吴加宜就是在父亲这样的孜孜以求和持之以恒的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在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的过程中继续不断地进步着。

吴先生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在海外教孩子学中文,确实困难很大。但是,我们不要抱怨没有中文的学习环境,环境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也不要抱怨中文学校的教学,老师们面对班上二三十个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每周只上两个多小时的课,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老师们真的已经很尽力啦!”

让移民后代掌握好中文,令中华文化传承下去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第一代移民的身上。吴加宜中文学习的成功,凝聚着父亲多年的心血,可以说是父亲的执着和坚持,造就了女儿的成功,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