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音乐作家-拉赫玛尼诺夫
2014-07-08 11:56:34
来源:星星生活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于1873年4月1日出生在俄罗斯奥尼加城的一个富裕的地主家里。他的家庭有着很好的音乐环境,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姐姐常在家中自弹自唱柴可夫斯基那首《寂寞的心》,这使拉赫玛尼诺夫接触到了那位影响自己一生的大师的音乐。

他4岁开始练习钢琴,12岁就只身前往莫斯科,师从一位著名钢琴家。一年后进步神速,将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改编为钢琴二重奏,受到原曲作者的赏识。14岁开始作曲的他,16岁就考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生时代就以指挥身份率领音乐学院合唱团演出,后又登台演奏自己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很早就开始了在作曲方面的尝试,1892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就已创作了毕业作品-独幕歌剧《阿列科》,使他19岁便成为职业作曲家。

《阿列科》在莫斯科与柴可夫斯基的《约兰达》同台演出,坐在包厢中的柴可夫斯基不时探出身来为演出鼓掌喝彩,这使得拉赫玛尼诺夫激动不已、受宠若惊。拉赫玛尼诺夫早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他的钢琴演奏造诣很深,在演奏中,他兼收前辈诸钢琴大家之长,创建了自己所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杰出钢琴演奏家。后来,为举办音乐会的需要,他创作了许多钢琴曲,同时还作了交响幻想曲《悬崖》、《茨岗主题狂想曲》等大型乐队作品。 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第一交响曲》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1896年在彼得堡首演,由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指挥。而对风格保守的格拉祖诺夫来说,这首乐曲充满现代的、新颖的音乐语言,所以他作了不小的改动,最后曲谱的大结构虽未变,但细节已面目全非。结果演出失败,对拉赫玛尼诺夫打击极大,由此他患上了抑郁症。

然而正如贝多芬一样,他也要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喉咙。《第一交响曲》的失败促使他转行从事指挥工作。好在他是个全能音乐家,既擅作曲,又有指挥才华,还具有杰出的钢琴演奏技巧。虽然作为剧院指挥他成绩斐然,但他好时向往作曲,由于缺乏创作灵感,精神一度处于悲观状态。

好在后来认识了业余音乐家达尔医生的治疗,达尔快捷有效地治愈了他的心理疾患。拉赫玛尼诺夫又恢复了作曲能力,完成了《第二钢琴协奏曲》。他将作品献给达尔,感谢医生给予自己第二次创作生命。1901年,“拉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简称)首演,他亲自担纲独奏,大获成功,赢得人们的普遍赞扬。“拉二”奠定了他作曲家的地位,成为其代表作,是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他也从此开始了新的创作高峰。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富有民族性,作品旋律流畅优美,感情真挚动人。而有些作品却带有些许的忧郁情绪。他的后期作品表现出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手法比较繁复,阴暗的色彩也较多地出现在音乐中,这与他长期旅居国外、远离祖国有着很大的关系。

本文由利星音乐家中心提供。电话:416-900-2108,647-638-6001,网站:www.lysing.ca, 地址:Unit 1&2,3420 Pharmacy Ave.,Scarborough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