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提醒变成可怕的唠叨(上)
2014-12-22 17:47:47
来源:星星生活

家长要对孩子身上的确需要改进的方面,做一些有效的行为干涉,帮助孩子在规则下学会自律,也就是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所以能力教育称为“提醒”,而不是批评,为什么是提醒而不是批评呢?因为前者是居高临下的,而后者则是平等的、温和的,更容易被接受。

提醒作为一种能力对于想做一个好家长来说是最难拿捏的,但的确是相当重要的,几乎发生在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换句话说,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情不自禁的提醒再提醒。因为重要,所以家长提醒的能力需要提高,需要遵循如何正确提醒的一些原则。

提醒的八个原则:

1、态度要平静

许多父母认为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态度严厉,可以给孩子以威慑,孩子怕了就不敢犯。可他们忽略了一点,这种严厉带来的约束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一旦不在父母的控制范围,孩子就会变本加厉的放纵自己。

愤怒的结果是: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二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三会强化逆反心理,孩子为错误付出了代价,却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结论:无论是从培养孩子自我约束机制的角度,还是从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角度,以平静的态度解决孩子的问题是提醒的重要原则。

2、对事不对人

人在生气的时候所说的话更多的是带有发泄的成分,发泄自我的同时便要伤害他人。更重要的是还会在孩子的心中降低自己的威信,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能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情况就会不一样了。人情绪发泄时会经常说出这样的话:“我怎么会生你这么一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将来只配去打工““你看你,总是毛毛躁躁。”

诸如此类的带有判断性的话语,共同的特征是父母把孩子的行为无限的上纲,都提升到了做人的层面,孩子就不愿意了,于是开始了顶撞和逆反。这些往往是伴随着态度的不平静而产生的。正确的态度是,父母应该就事论事,告诉孩子他做的事情那里错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而不是急于给孩子下定语,定语下多了,就是一种负面的强化,说不定还就真地向那个方向去了。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就事论事,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父母在提醒时,应慎用“总”、“老”、“一贯”等词语,这些词语往往会把事态升级。

3、用法制不用人治

治家如治国。父母最好也能将各种合理的规定明文写下,并时时告诉给孩子,让他铭记在心,一旦孩子冒犯其中的某一款,只需照章办事即可。人治的威力永远不如法治,所以聪明的父母会选择把规则告诉孩子,一旦违反了规则,就自觉执行,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来。

4、提醒每日不超过三次

规则固然好,但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许…不许…”“你应该”这两种句子不可用得太多。孩子的成长需要规则也需要自由。参考标准:看看自己每天对孩子动用的“不许”或“应该”的话语是不是超过三次,若超过了就要斟酌一下了。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自由。有时我们无法理解孩子们的举动,都源于在不自觉中把孩子当成了大人。在行为上把孩子当成孩子,适当宽容;在需要批评时把孩子当成大人,适可而止。淡化孩子的缺点,强化孩子的优点。“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这种原则适用于许多方面如:孩子胆子小、调皮、不懂礼貌、动作慢、粗心……正面的强化与负面的淡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更为有效。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资深教育心理专家 )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email protected]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