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提醒变成可怕的唠叨(下)
2015-01-12 13:15:33
来源:星星生活

家长要对孩子身上的确需要改进的方面,做一些有效的行为干涉,帮助孩子在规则下学会自律,也就是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所以能力教育称为“提醒”,而不是批评,为什么是提醒而不是批评呢?因为前者是居高临下的,而后者则是平等的、温和的,更容易被接受。

提醒作为一种能力对于想做一个好家长来说是最难拿捏的,但的确是相当重要的,几乎发生在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换句话说,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情不自禁的提醒再提醒。因为重要,所以家长提醒的能力需要提高,需要遵循如何正确提醒的一些原则。

提醒的八个原则(续):

5、事先提醒

“提醒”字面的解释有两种:1)提出来让对方清醒;应该是事情已经发生之后。2)提前让对方清醒;应该是在事情发生之前。

第一种提醒应该是在事情发生以后,旁观者对当局者虽进行的事后补救工作。如孩子因小朋友意见不和,发生争执,大打出手,事后父母批评孩子不懂谦让。

第二种情形则是在事情发生之前的事前提醒,比如说,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父母可能想到的对孩子的提醒是:见了面要先问好,不能和弟弟妹妹抢玩具,好吃的东西要一起分享等。
  
结论:事前的提醒就好比打预防针,既不伤孩子的自尊,又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事后的提醒起的则是批评的作用,负效应自然也大。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事前的提醒更有必要。

6、适可而止

这个原则更多适用于一些喜欢说重复话的母亲,尤其是中学生的母亲。

新浪网曾作了一个调查,中学生中与父母什么话都讲的只占6%,而什么话都不说的则占到56%。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逆反期青少年的正常特征起作用外,还与父母遇事不能适可而止有关。很显然,没有人愿意惹事上身,孩子也不例外,于是,隐瞒和说谎便出现了。

结论:对于已经上中学的孩子来说,自我反省的空间应该宽一点,大一点。

7、选择适当的时机

为了提高提醒的效果,父母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

有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经济意识特别强。他的游戏机玩得很好,不少同学都向他请教。他就做起了有偿咨询的生意,每咨询一次收费五角。

老师和父母反映,父母一致觉得这事不太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怎么可以收钱呢?

但孩子振振有词: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他们有求于我,我为什么不能收钱呢?父母企图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开导:那要是你有求于别人的话,你给不给钱?他要我就给。回答得毫不含糊。父母没词了。显然这次的提醒没有收到效果。若干天后,儿子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去找父亲。父亲头也不抬的说:先给五毛钱。儿子当场愣住了。这次换位体验到位了。据孩子的父母后来反映,自从那天起,孩子改为免费咨询了。

结论:恰当的时机需要寻找和等待,一旦等到了,则治标兼治本。

8、措辞要有技巧

父母在提醒孩子时,会本能的使用命令性的口吻。比如:快去写作业!快把电视关了!去把房间整理好!等等。这种命令性的话语会激起孩子本能性的反抗。因此,父母首先要改掉命令性的口吻,这时更多的需要用问句(句号变问号),听起来更像是商量。

比如:宝贝,你打算再看五分钟还是十分钟电视呢?这种有范围的选择比单纯的问他:宝贝,不要看电视了好吗?要艺术的多,因为前者让孩子感觉到你已经作了让步,至少他还可以看十分钟,因此,他也很乐意接受。

结论:说话要从正面说,而不要从反面说,比如你想让孩子把房间整理整理时应该说:“请把房间收拾干净”。而不应该说:“不要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资深教育心理专家 )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email protected]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