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 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2015-02-16 14:13:2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心馨)这几年,每到春节前后,央视就反复播出几则名为《这一生 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的公益广告。

这是根据真人真事,专为回家过年的人们而拍的广告。广告里的主人公分别是:在广东打工的贵州农民,集体开摩托车回老家过年,途中餐风露宿,到家后,发现给在家留守的女儿买的过年穿的新衣服已经小了;援非的工程师,几经辗转,从炎热的非洲回到了白雪皑皑的东北老家,在除夕夜里吃上了妈妈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在重庆开饭馆的福州小伙子,带着新媳妇第一次回福建老家见父母,过门的忐忑被喜气洋洋的团圆气氛冲散;10岁即离开大陆的台湾老人,古稀之年终于落叶归根,在上海与分别了63年的大哥团聚。

这四则公益广告,真实得已经不象广告,而是在记录我们每个普通的中国人的生活。每则广告结束的时候,都有个深沉的画外音响起:“全中国,让心回家”。相信每一个漂泊在外为生活打拼的人,都能从这些广告的细节里,看到自己的影子;都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抑制不住内心的翻腾。只要是中国人,无论其身份,年龄,生活状态,到了春节的时候,不管舟车劳顿,哪怕千里迢迢,所有人只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和最切实的行动——回家。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大最传统的节日;过年回家,是中国文化里最古老却最坚持的传统。春节的意义,就是团圆。家的观念,已经潜流在我们的血脉和基因里。就象《中国心》里唱的: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在这个中国烙印里,远远不止是在强调春节回家团圆这个传统文化里永恒的主题。中秋,元宵,清明等众多传统节日无不流露出对家庭的重视,无不诠释团圆的氛围和故土的思念。不仅是节日,我们才想起回家,才念起亲人。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回家。

小的时候,我们每天上学离家,放学回家,父母的家是我们最安宁的避风港。等长大后我们离开父母家,到外地读书,寒暑假我们也要回家。再后来,我们在外地工作,每天下班后也要回到自己的住处,即便是单身宿舍,也是临时的“家”。到现在,我们去国离乡,在异国他乡打拼,每天为生活奔忙后,仍然要回到自己栖息的住所,无论是租来还是买来的“家”。家,始终是安放我们身心的唯一所在。

希腊某哲学家说过,“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不管离家短期还是长期,短途还是长途,天涯或海角,家,是最后可以收留我们的地方。我们因为各自不同的理由无数次出发,目的却无一例外的是平安地回归。沿途旖旎或沧桑的经历,斑斓或荒芜的风景,在回家开门的那一瞬间,全都会被关在家门外。

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无论少年或白头,咫尺或天涯。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