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的快乐哪里去了
2015-11-25 05:43:2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爱米)出国前,我看过一个有关国外垃圾回收的电视教学片,介绍北美居家户垃圾分类装桶收集的概况。定居多伦多后,对垃圾分类装桶回收有了切实的体会。

多伦多的市民,若不住高楼大厦,大抵家中都需备有几个垃圾桶,分别为绿、黑、蓝、灰色,绿色的小桶用于盛食物垃圾,蓝色的大桶则用来装可回收再生产的垃圾,灰色的桶内放落叶、杂草和枯枝,其余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垃圾装入黑色桶内(电子垃圾以及有腐蚀有毒的特殊垃圾需要交到指定的专门回收站)。看似先进的垃圾分类装桶,实则有不足之处,如蓝桶内的报刊废纸硬板盒、玻璃瓶、塑料桶、金属罐等混装一起,等运到垃圾站再分类处理,是不是还得花费一番功夫?

想起几十年前,中国废品回收的种种趣事,我们曾经经历过变废为宝的美好时光,是那么实实在在,高效环保。

我小的时候,经常随妈妈回故乡度假,住在外婆的老屋大院内,每隔一天,早晨准时能听到“收淘米水喏……”的吆喝,这时,外婆总会把积攒的淘米水端出去,高高兴兴地换回一、两分钱。那时候,牙膏皮不是塑料皮,是锡管皮,可用于补搪瓷,我们耐心地把用完的每一支牙膏皮收集起来,凑到数量足够多,卖给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小贩,可以换取几角块把钱。

不少市民都会把家中倒尽内容物的各种玻璃瓶,清洗干净,晾干,积攒到一定数量,卖给废品回收站。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学生和家长们会把整理出来的废旧作业本、书籍,连同家中订阅的报纸期刊等纸张卖给废纸回收站。破衣烂衫旧鞋,破铜烂铁铝制品,也有专门的人和收购站接收。甚至连人身上的头发和指甲,都可以变废为宝,卖给专业收购的小商小贩。虽然,废品回收所得的钱不多,人们却乐此不疲,伴着岁月,等一堆废物变成宝贝的过程,让平凡的小日子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那个时候,废品回收非常细致周全,基本上都是一步到位,在送到回收站以前,已经被甄别处理妥当。在获悉甲鱼壳是名贵的中药材后,妈妈就把所有吃剩的甲鱼壳仔细清洗晒干,然后,卖给收集药材的人。以前的废品回收再利用,带给民众的是实惠,带给商家的也是直接的利益。

城市里的居民,家中若是没有抽水马桶,屋后没有修建化粪池,每天清晨就得赶紧把马桶拎出去,排放在门外街边,等运粪车来收集。我们所住的楼房,每个楼道后面的地下都建有一个大粪坑,平时盖得严严实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乡下的农民来掏粪收便。如今,现代化的房屋如何收集粪便还真是个让人费解的难题,千年相传广泛应用的种地要上粪的观念,已经没有多大的市场,农民们更倾向于用化肥来增产创收,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在大众餐桌上基本消亡。

现代人在闻不到臭味的同时也越来越享受不到有机蔬菜的益处了,就连被人圈养的鸡鸭猪等禽兽也很难吃到自然天成的食物,传统的食物链被人为地做了手脚。成千上万年自然形成的食物链,难道,传到我们这一代人就支离破碎难以为续了?

人类为了提高种植物的产量,不择手段地使用所谓的先进技术改造土壤转换基因,逐渐把一些优良传统和环保习惯给抛弃遗忘了,我们在享受高科技新生活提升的效率和便利时,不知不觉地牺牲了生活中一些美好珍贵之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越来越远离自然生态,人们对做一些有意义的小事失去应有的耐心,甚至不屑一顾,变废为宝,把日子拉长慢慢来过的快乐时光也是一去不复返。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