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儿提升孩子们的中文写作力
2016-11-05 06:21:3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上一篇《“说话写话”开启写作力》主要讲的是引导启发孩子善于观察周边事物并勇于准确地表达,为写作提供足够的素材。那么,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呢?

第一是选材。以我在中文学校的三年级教学为例,语言离不开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是我们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春节期间,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先让学生们自己讲一讲春节期间都做什么,是怎么庆祝的。学生们说出的答案有:爸爸妈妈给我们红包,吃大餐(年夜饭),穿新衣服、贴春联(春福),打扫卫生、舞龙舞狮等等,一共总结了有十条之多。

如果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过春节的习俗,把这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活动汇总在一起即可。但是,如果让学生们写一篇“过春节”的文章,该怎么写呢?是不是把这十条都写进去,而且对每一条的描述都平均使用笔墨呢?当然不是,这就需要对素材进行排序和筛选。我们可以这样帮助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记得多数学生都说拿红包,再引导为什么?回答:因为我可以有钱。你拿到的红包里的钱最多有过多少?你用这些钱做什么?学生们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不尽相同了。

当然最后还问拿到红包之前要先做什么?有的学生不知道,有的回答要先给爸爸妈妈拜年,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这个问题一方面让学生都能知道这个规矩,也引出我们春节习俗的下一个学习内容,常用的春节祝福语。当然,如果学生回答喜欢其他活动,我们都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把这个活动写的具体而生动。

第二是文章的结构。文章是由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四个部分组成。古人把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比喻成凤头、猪肚和豹尾。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中间部分要像猪肚那样沉甸甸的有分量,既充实又丰满;文章的结尾则要像豹子的尾巴那样刚健有力。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文章也如此。 “开门见山”的直入主题法是最常见,也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文章开头方法,对孩子们来说,较易接受和掌握,也特别顺应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过,具体到如何做,孩子们自有他们的聪明才智。

记得有个学生在写“过春节”这篇文章时,她以“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头,引出自己对饺子的喜爱,讲述在除夕夜跟家人一起吃妈妈包的韭菜馅饺子的情景,她还特意到网上查找春节为什么吃饺子,并写进她的文章里。三年级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真是相当不错。我的小女儿今年夏天在去过多伦多湖心岛以后,对所看到的成群结对的鸟在湖面上和空中来回飞翔的场景印象十分深刻,也感觉非常有趣,于是,她在写“多伦多湖心岛一日游”一文时,就把在湖边看鸟飞翔写在了文章一开始。

最后要说的是遣词造句。孩子们的词汇量有限,特别是学中文的孩子的中文词汇量。但是,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比如,在他们的文章里“很”字的出现率非常高,反复使用“很高兴”、“很酷”。引导孩子在用“很”字的地方轮流使用“十分”、“特别”、“非常”。用“开心”、“激动”、“有趣”等等代替“高兴”和“酷”。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关联词,比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也有的…还有的…”等等,不仅使得语句更加连贯和通顺,也很自然地把所要表达的意思串连成一个整体。

单纯地给孩子们讲解比喻、拟人、排比等等修辞手法的名词术语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常常会在具体写作时不知不觉地用到这些修辞手法,令文章增色。小女儿在看过京剧《锁麟囊》之后,对台上演员的舞步印象很深,“走路很轻巧,都是小碎步,好像是在水上走路。”她在文章中这样写到。

孩子们的生活内容和思考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我们带着爱心和耐心,这样一步步地启发和引导他们,不仅可以使得孩子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也会逐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通过这样的互动,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