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就开始有了“中年危机”
2017-04-06 20:03:36
来源:星星生活

“25岁就中年危机?”许多80后90后纷纷自嘲为中老年人,以至于“25岁中年危机”竟然成为一个热词。其实,这个“中年”并非是生理年龄,而是“幸福感”!

25岁却是中年人的幸福感

说25岁是“中年”,并非空穴来风,这来源于澳大利亚的一项幸福感研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一项调查证实,人的幸福程度或生活满意度随年龄变化呈一条U型曲线,高峰处在15至24岁之间和75岁以后这两个年龄段,而中年人的幸福感通常很低。所以从幸福感角度来说,24岁以后被引申为“中年”。

按这样界定,1992年出生的人,已经步入中年。网友纷纷“哀嚎”:刚刚错过了早恋,就撞上了“中年危机”。

联合国官方微博对此予以证实: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不过这只是联合国一种便于开展工作的划分标准。联合国青年议题论坛一些文件中有解释——在很多国家的法定含义里,18岁才算成年人,在有的联合国公约中,也将18岁以下的定义为儿童,但在有些非洲国家和地区,15岁以上已经算青年。为了便于数字统计,所以联合国才把青年的标准设定为15~24岁,没有任何奚落取笑的意思,就像中国古代,12岁以下是童年,12岁以上叫少年总角,20岁叫弱冠,就是青年了。

发展心理学上也有一套划分人类年龄结构的标准:17/18岁~35岁为青年期,35/40岁~60/65岁为中年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的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即:未成年人0至17岁;青年人18岁至65岁;中年人66岁至79岁;老年人80岁至99岁;长寿老人100岁以上。

调侃“中年”不过是压力的释放

“中年”常和“危机”捆绑在一起,具象化为房子、票子、儿子“三座大山”压迫下气喘如牛的三四十岁的家庭中坚力量。“中年危机”一般高发于39~50岁之间,可能经历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的人生阶段,因此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面对更多的焦虑。

从危机的特定来源看,显然和25岁不搭界。 “很多25岁的人还没离开象牙塔。从中国通常的受教育年龄来看,22岁本科毕业、25岁硕士毕业,仍是主流。这让刚走出校园、甚至还没走出校园就被冠以‘中年人’头衔的年轻人情何以堪?”

25岁的年轻人,可能刚毕业,可能还没结婚,可能还在为房子奋斗……如果形容这一代年轻人的感受,更多的应该是焦虑,而非危机。而调侃自己已步入中年,不过是他们对于年龄的一种敏感和介意,对于压力的一种解嘲和缓冲。

这正如现在自称“宝宝”的人越来越多,“宝宝”们动不动就“心里苦”、“有小情绪了”。显然,调侃自己步入中年,其实是对年龄的一种敏感,对于压力的一种释放,是这一代年轻人所能共通的一种感受。

要有危机感也要学会“装嫩”

初出象牙塔,步入社会,焦虑和迷茫不可避免。曹延筠主任指出,一方面,年轻人不应该将“年龄小”当作自己抗拒进入社会,排斥成人世界规则,拒绝承担责任的理由。现在有一些年轻人,要么只会对现实做无谓的喟叹,要么对未来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这些都不会冲掉自己的焦虑感。真正的改变,始于奋斗,始于克服困难,始于寻找目标努力成长。

另一方面,在奋斗的过程中,保持童心,可以降低焦虑情绪,心理学上将之解释为“退行”。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时,想一些原始、天真的事情,做一些童真趣事,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

不仅如此,会装嫩的人往往更长寿。《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上一项报告表明,自我感觉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可能死亡风险相对较低。相比自我感觉比实际年龄小的老人,自我感觉比实际年龄大的老人死亡风险要高出41%。这么说来,心理年龄小,也是一种优势。装嫩装嫩,装一装,可能就真的“嫩”了。

总而言之,直面压力的最好方式,就在于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现实,努力摆脱困局。站在25岁这个起点上,人生才刚刚开始。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