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的人名字没有了“字”?
2017-07-13 00:34:00
来源:星星生活

中国人的姓名以及表字的方式是经过演变的。这些最初是为了称呼人、区别人的需要,后来渐渐有了文化的意义,而文化意义上的变化还是社会变化发展的反映。先有姓而后有氏,到汉朝演变为姓氏合一。人的姓之外有名(名字名子),开始只有重要的高贵的人才名子,渐渐的人人有名子,至少男人基本有姓名,这是官府管理的需要,也代表了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官府的倡导和要求来推动,姓名的普及也没有那么快。

《颜氏家训》中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代和近代的中国人,特别是文化人,基本都是有名又有字的。例如近代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逸仙,别名中山)、毛泽东(字润之)、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另外,近代许多普通人也是名和字齐全的。名与字,是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与礼仪文化的产物,随着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文化内涵已被当代人逐渐忽略与遗忘。

什么叫“名”?什么叫“字”?

按照中国的传统,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字”又叫“表字”。当然也有提前确定表字的。古人认为,名代表人的灵魂,不能随便被别人叫,这种对人名的禁忌后来演变为礼俗,人们认为直接称呼别人的名是不敬的行为。

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他竟直呼出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而且还加上了公开的威胁,可见当时长辈的名真是叫不得。

我们熟知的姜子牙、伍子胥、项羽、张仲景,施耐庵、唐伯虎、纪晓岚还有现代的郁达夫、瞿秋白、沈雁冰、叶圣陶、刘半农、蒋介石等都是他们的字。“五四”以后,随着封建礼法的消失,字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问题”。现在的人完全字,仅有一些国画家、书法家还爱用字。

但表字的使用并不普及,不读书的农民、下等人未必有表字,即使有也未必有用的时候。表字的使用多是有身份人的事,家庭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以及个人身份是表字使用的资格。一个贫苦农民、一个卖身奴仆有字又有人称呼吗?唐伯虎为秋香变身家仆,立刻被分配了个名子。在文盲占主体的旧中国,人人优雅地称呼别人的表字是何等的脑洞大开?所以说表字在全民中使用并不广泛。《白鹿原》中,白嘉轩、路子霖、白孝文他们字是什么?书中也未见人称呼他们的字,而他们已经是农村比较可以人物了。

名和字怎么使用呢?

古代自称名不自称字;称呼别人则称字不称名,目的是为了表达尊敬。大家看《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互相称呼别人都是这样的:“玄德”“玄德公”(刘备)、“云长”(关羽)、“翼德”(张飞)、“孔明”(诸葛亮)、“孟德”(曹操)……;自己称呼自己则是“备”(刘备)如何如何……、“亮”(诸葛亮)如何如何……、“操”(曹操)如何如何……。《青梅煮酒论英雄》里,曹操说的就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近代基本延续了这个传统,称呼字显得尊敬,称呼名则显得亲切。例如蒋介石称呼他部下的高级将领时一般就不称字,而是直呼其名来显示他的校长身份;建国初民主党派和社会名流称呼毛主席“润之”,“润公”而不直呼“泽东”。可见,从古代到新中国建立,国人还是有字的。

现代人为什么没有了字?

民国时期有一定身份的人有字,但民国时期出生的人到二十岁时按传统取字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了,新式学校渐渐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与悠哉悠哉吟诵子日诗云身份相称的表字,对于民国新人来说已不重要了,那些年轻的读书人关心平等自由、科学民主和革命救国,反帝国主义反贪的爱国流行对进步青年是重要的。

1949年以后,旧学私塾基本绝迹。反四旧、文革等运动开展时,政府还会支持二十岁表字这一传统?建国、爱国、建军、爱军等名子铺天盖地,人民群众对热情在这里,表字也太封建了吧?1970年代,很多人已经不起含辈字的三字姓名,两字姓名是多么高大上!随着这些运动的持续进行和开展,于是中国人就逐渐有名无字了。在这种惯性下,现代年轻人基本就没有了“字”。

除了社会因素外,表字在当代的确不方便,使用困难。二十岁表字,那么你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的字你怎么知道和使用呢?同学多年,名子、绰号那么熟悉那么顺口,到大三时,你中学正式告诉你他表字某某,以后就这么叫;你大学宿舍的家伙和你们唱过生日哥,宣布以后叫他云长;电话骗子在电话里叫你的字,让人莫名的亲切。还好这一切不可能了。你微信群里的昵称你都要备注,你有什么把握在记住别人姓名的同时记住他的表字?一个现代人人上学上到误了婚期的年代,你得有多少同学;你参加那么多社团活动,你接触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人,对偶遇时打招呼,你的大脑得飞速运转去搜索他的表字,称呼名子不礼貌只能称字对人是种考验。你把重要客户的生日记下来,可以通过翻看资料及时送去祝福,但你来不及在见面时翻看手机查找对方的表字。

总结一下,当代人接触的人比古代人多得多,现代人尽管内心看不起但表面上还要平等相待,如果当代人用表字那么用量比古人要大得多,明显增加社会交际的负担。当然,古人表字的功能是有替代品的。在一个外资小圈子里,人们使用英文名子,除了为企业装逼外是不是还有代替表字的功能?其他单位,称年轻人小+姓,姓名三个字的省去姓叫两个字,是不是也有代替表字的意思?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