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里的圣诞音乐会
2017-12-13 15:06:1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进入12月,圣诞气氛渐浓。近处浸礼会教堂的朋友给我们送来圣诞音乐会的入场券,我们也很高兴有机会体验当地人士欢庆节日的活动。

他们年年举办圣诞音乐会,这已经是第20届了,今年的名称是《Celebrate the Child》(庆祝圣婴降生),也就是纪念耶稣的诞生。在西方社会,这是年年要隆重庆祝的大事。我们附近一家前几天已经在门前草地上布置出故事的情景。

进入大厅,舞台上方左右两个大电子屏幕,显示音乐会的名称。台上摆放着一盆盆红得热烈的圣诞花,5棵碧绿的圣诞树参插其间,当中的一棵最高大。

乐队由于人数众多,舞台上安排不下,把弦乐部份,即大、中、小的提琴、竖琴、风琴和电吉他,共计24名乐手安排在台下听众席前面。 台上左方为打击乐器部份,中间是一台大钢琴,右方3排吹奏乐器,即长笛、单簧管、双簧管、长号和大、小号,济济一堂,乐手46人。指挥席台上台下各一,大部分时间由台下指挥全局。

合唱团48人排列在台上最里面靠墙处,分成3排。白发老者约占三分之一。乐队中也有一些老头老太,大部分是年轻的靓男俊女。不过多年前,这些老辈也曾经年轻过。小提琴手的提琴似乎是他们自备的,他们就位时带着提琴盒,提前调音。

乐队人员和合唱队人员着装都是一身黑,色调庄严隆重。其中鼓手的作用很大,鼓声的轻重缓急表达乐曲的内涵,也影响全场的情绪。鼓声隆隆声中,鼓手突然双手在鼓面上一按,鼓声嘎然停止,听众不由聚精会神,倾听下回分解。场上的灯光也随着表达的内容时而转暗,时而大放光明。舞台上方的电子屏幕随着演唱的进展放出歌词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照着亨亨。

当晚的音乐会演唱了二十多首圣诞名曲。半数是大合唱,其余的是独唱和人数不等的小合唱,有的配合舞蹈,形式多样。其中第一曲是乐器合奏,表达圣诞过节的欢乐气氛。乐声如行云流水,突然一转,观众听到《铃儿响叮当》熟悉的曲调声。

记得改革开放后,初次听到这首歌曲,就为它明快的旋律、欢乐的场景、动人的童声合唱所感染。它的歌词也曾是我们学英语的优美句子:“雪橇奔驰在雪地上,我们欢笑一路上,铃声儿响彻四方,我们情绪高涨,笑得多开心,雪橇之歌今夜唱。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这首歌已成为150年来最重要的圣诞节保留曲目,也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歌曲。

第二首是小合唱《冬天的仙境》(Winter Wonderland)。这也是一首将近百年的老歌。它描写圣诞节时在麦场上堆雪人的情景,想象他就是布朗先生,他问我们:你们结婚了吗?我们回答:还没有呢,于是他说:那你们就到城里找活干去吧。

围绕音乐会的主题,歌颂耶稣诞生的歌曲较多,如《为我们的圣婴诞降》(Unto us)、《降临吧,以马内利》(O Come,O come, Emmanuel)、《上帝之子》(Son of God)、《基督诞生》(Christ is born)等。

在音乐会过半后,指挥要求全体听众起立,全场齐唱两首颂歌,其一是《都来吧,信徒们》(O come, all ye faithful),第二首是《第一支圣诞歌》(The First Nowell)。第二首歌描述东方升起一颗新星,三位智者决心按着星星指引的方向寻觅基督。与歌声同步,电子屏幕上出现三个骑着骆驼的老者在天幕下寻寻觅觅。

我看到我周围的听众都是高声虔诚地歌唱,这些都是他们从小唱了几十年的颂歌,早已详记在心,歌词所包含的思想也一定深入他们的心中,这就是宗教的影响和力量,加拿大祥和的社会就是凭着这些支撑起来的。

回想起去年夏天回国时,到了太湖边一小村镇,老伴的哥哥是神学院教授,看见村边有一座宏大的教堂很感兴趣,就进去看看。原来教堂就是附近村民捐资兴建的。礼堂高三层,一排排的木靠椅宽敞结实,空调、电扇很凉快。大屏幕上的投影在教圣歌,牧师们用家常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人生修养,村民听得点头称是。我想,恐怕再没有什么地方有人这样耐心地给农民们教唱歌、论伦礼吧。教堂成了村民学习、休闲的处所,无形中扩大了教会的影响。

再回到今晚的音乐会吧,我看到音乐会的指挥也是老中青轮流担任,老者炉火纯青,中年发挥出色,青年英俊挺拔,有的一身多任,又指挥,又弹琴,又唱歌,有青出于蓝之势。最后音乐会以《一切都很好》(All Is Well)结束。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