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负空间构图
2018-03-05 19:15:59
来源:星星生活

摄影首先是加法的艺术,为原本空白的画面添上一件又一件的景物。但同时,摄影也是减法的艺术,把繁杂的画面变得简洁而规整。

负空间构图就是减法艺术的直接体现。采取负空间构图,画面的元素往往很少,但却并不意味着美观感和兴趣点的匮乏,反而能使画面更具意境。

这种构图往往能在突出主体的同时,给予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什么是负空间构图?如何运用?有何注意事项?看完本文您就应该会了。

1. 什么是负空间

什么是负空间?从概念上说,负空间指的就是实体之间的空隙,在画面中的作用类似于国画里的“留白”。


(图:国画里的“留白”)

负空间与留白,从表现形式到作用上来看都极为相似,但负空间的表现形式要更丰富。

留白指的是大面积的未经处理的空白画面,而负空间则是指色调较为单一的,不容易引入注目,但本身也具有美感的背景。


(图:摄影中的负空间构图)

通常,我们用大面积的负空间,来表现主体的孤立状态,如画面的主体是瓶子,周围纯色的沙滩和色彩区分度不大的海面、天空共同作为负空间,突出了主体的孤立状态。

少云的蓝天、氤氲的雾气、无边的草原、大面积干净的白墙,都是最适合发挥负空间作用的背景。

2. 负空间的作用

负空间最大的作用,自然是凸显主体。由于背景景物十分干净,观众的注意力自然会十分集中于主体之上。如热气球与飞机以及单独的热气球。


(图:负空间构图的表现)

其次,负空间构图能有效地表达主题。当实际场景景物元素较多时,通过取景框裁剪创造出负空间,是表达主题的有效方法。如一张广角海景,有沙滩有蓝天有白云有船有岛,主题并不明显。但借助取景框裁剪,进行负空间构图,画面主题则一目了然。

此外,负空间能够补充背景信息,有效营造画面氛围。画面空白处与实体的交织对比,能激起观众丰富的联想,创造深远的意境。如画面只是一艘小船,意境不足。但广袤的大海,渺小的孤舟,则给人以无穷联想。

3. 常见问题

您已经了解了负空间构图是什么,以及负空间构图的作用,现在要介绍的是使用负空间构图的一些常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主体的比例。主体所占的画面比例要小一些,才有“留白”的感觉,以便更好地突出主体,否则负空间的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十分常见,如果玩负空间没玩好,变成了四不像。要不就放大主体,使主体更突出,要不就缩小主体,使负空间感觉更明显。


(图:负空间构图的常见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负空间不够“负”。负空间本来就要求色调较为单一,以便于突出主体。但在现实中,负空间往往存在不够“干净”的问题。如一张照片利用绿色草地作为负空间,突出黄色的房子。颜色对比倒是很好,黄色与绿色具有极高的对比度,但绿色草地的纹路实在是过于明显,而且颇为杂乱,严重分散了主体的注意力。再如这一张,天空中的白云过多,无法形成负空间构图。

第三个问题是,主体不够突出,导致负空间“负”过了头。例如这一张,绿色的草地,主体是绿色的树,主体和背景区分度不高,负空间效果不好。下图也是一样的问题,主体剪影化,和背景的区分度倒是足够,但实在是太小了,无法有效吸引观众注意力。

在使用负空间构图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三个问题,不要画虎不成,反类其犬。针对这些常见问题,小编为您提出几个改善方案,帮助您使用负空间构图时不容易出问题。

4. 改善方案

裁剪去杂:恰当地进行画面裁剪,尽量减少“负空间”中的干扰元素,使负空间更“负”。如示例图,原图的负空间分为3层颜色,近景的橙色,中景的黄色,背景的蓝色。主体倒是够小,但这负空间也未免过于鲜艳了。经过裁剪,去掉一层颜色,负空间感立马就出来了。


(图:负空间构图的改善方案)

边缘构图:如果要使用负空间构图,尽量与边缘构图搭配使用吧。将主体布在画面边缘,能增强负空间的“留白”感。如示例图,主体放在中央时,负空间感不明显,但放在画面边缘则有明显的负空间效果。


(图:剪影化或半剪影化突出主体)

拍摄剪影:负空间的效果不明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主体与背景区分度不够。那就试着拍摄剪影吧,一团黑的主体,与背景的区分度当然是足够的。剪影化或半剪影化主体的好处是,主体漆黑与背景对比度高,再配合边缘构图,你可以使用较为艳丽的背景,而不影响负空间效果。背景是艳丽的晚霞,照样可以玩负空间构图。

说了那么多,您应该对负空间构图有一定了解了吧,尝试着自己应用一下吧。

(本文转自“摄影世界”)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