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法兰西的象鼻山
2018-09-05 11:37:0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三四十年前,我曾两次游“甲天下”山水,当然不会错过观赏当地名胜象鼻山。其时不兴观光,游者不众,人在市里漓江边上便可尽眺象山。它高55米,鼻长12米,酷似一象在畅饮江水,教俺称奇亿万年大自然的神鬼造化。

出国后游历欧美,方知法国西北海岸也有个象鼻山,且不止一座,系“父、母、子”的“家庭组合”。缘此俩景区后来还结为姊妹城,传诵着无独有偶的天然石景为“媒”的一段佳话。故俺此番游历法兰西,也奔它而去,一鉴中外象鼻山的名景之别。

最靠近洋象鼻山的市镇叫艾特塔(Etretat),是诺曼底地区的濒海名城,景致优美,史上曾吸引着众多名士骚客栖居过。它距巴黎两百多公里,坐火车转巴士单程约需三小时。不过一路上的田园风光诱人,较之前我们光顾的法南地界更秀丽旖旎些,长途并不觉得郁闷。

抵达了目的地后,下车打量四周,端的是名不虚传的鲜花小镇,古老的建筑依坡而建,形状各异,参差错落,幢幢涂彩鲜亮,色调分明,不啻实用的大艺术品。处处奇葩异卉,绿树成荫,叫人赏心悦目。穿过熙熙攘攘的店铺街,五七分钟我们便到了天尽头。迎面海风习习拂来,挟裹着熟悉的咸腥味,叫俺霎那嗅到了故乡青岛同样的海气息。

眼前豁然开朗出的一大片海滩,宽阔的地面上无砂,净是满满的小鹅卵石子,个个晶莹剔透,圆溜光滑,涉足踏踩上去极易深陷,拔脚困难,故行于其上不免费力。它们在訇然海浪的不断冲击下,又发出着唰唰嗡嗡的齐振声,当地人称它“响石”悦音,也属土特产一景。浩瀚的海面水色蔚蓝,对面极目处是不列颠岛。晓人无论是中世纪的英法百年大战,还是二战中的盟军反攻登陆,这里都是发生地之一,令今人亟难想象眼下的如此良境,竟然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当然此刻眼目急不可待的是尽快搜寻象鼻山,我们的视线速掠过这些浮影后,立马定格在湾畔两侧矗立的悬崖头:两头象的身影跃入了眼帘。它们并非喀斯特地貌所成,而是临渊探海的断壁,若非似象鼻的话,倒像白色峭岩岸边伸出的一双玉臂,深长地拥抱着岬湾。

也果如导游所介的形态,左边的那个是“母象”,体裁优雅、腰身苗条、长鼻上窄下略宽,散发着女性的妩媚妖娆;右边的是“子象”,体积略小、肢态幼嫩,鼻梁也较矮短,呈现出稚童的天琢无饰。俩象的面与鼻均朝着大洋,仿佛在弄海戏水,又隔着一泓碧水长滩,遥相呼应成趣。

我们兴奋地沿着石滩左右走动,力图靠近这象身拍照。显而易见,它们的身形与神州的迥异,并无偎依在青罗带边的小家碧玉簪那般秀巧娇艳,但却不乏昊天瀚海旁肢丰体腴的大体格,面积与高度远胜桂林的,背衬与景深也大气得很。

再细瞧象后绵延兀立的高屏绝壁,色白偏乳黄,有无数的横纹道杠的加身,一直延续到象身与鼻,刻画得齐整。此乃白垩沉积岩长期遭受海浪的涌刷和强风的吹刮所致,浸在海中的尖端首当其冲,使得内中较脆弱的石质被风化酥解,终蚀成了空洞,状若拱门,越来越大;打远处瞧科时,就像是象的身与鼻,展现出这一天然奇观。

旅游刊物上常刊载的代表性画面,多是“母象”这厢,也成了该景区的地标。印象派大师莫奈来此临摹创作时,也是画得此角度的这天然石桥,我们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里见过所藏的其真迹,跟眼前的原型如出一辙。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该象鼻旁的海中还矗立着一座竹笋状的尖峰,极似家乡东海崂山之滨的“石老人”景像,也是另类的巧合。

那么“公象”在何处呢?原来须要跋涉过长滩、爬到“母象”的巨额上,方能睹另一边远处的它。说是它体硕鼻粗,浑厚伟壮,顶天立海,充满雄性的狂野粗犷。只可惜山路弗近、俺们的游时有限,不能前往观瞻。惟有在这海滩上顾盼尽赏这两只,有点不无遗憾。由此亦可见法国的象鼻山占地分布广阔,不像漓江的一目就能了然。如果真想将这儿的“一家三口”同收眼底的话,那就得乘坐直升机从空中俯瞰。我特截鸟瞰图一张以示全貌,权当补憾,聊作慰藉。

其实流连在这里,不光是天成的石象奇观,即便稍息坐在海滩上张望,倒空放松自己,看看水中的扁舟孤帆、不远的裸晒泳客;或登临小象背后绝崖上的圣母教堂,荡涤心灵、加添信仰之力;或漫步在古道小巷,欣赏人文街景和各式招幌,都能够感受体味到法国人罗曼蒂克的浪漫悠情。难怪有此一说:艾特塔就是诺曼底风情的象征,宛如埃菲尔铁塔是巴黎风光的表征一样。

揽胜之余,我也留意到一个现象,土洋“象鼻山”的“钱途”差别不小。如此知名的世界级热点景区,居然没有围栏等圈将起来、需购票进入,所有的来人任意进出随便看。忆起我的香港朋友去年造访桂林,归来问其瞻仰的象鼻山如何。他说路边密集植林,还有些障碍物等,俱挡遮了视线,不复当初那样路过顺道即可饱览拍照,这就迫使人买票进入特定的园区内才能观赏,真令人慨叹现今的旅游景点生财之术竟这般急切“有道”。但愿姊妹城艾特塔它能反过来感化桂林,“返璞归真”。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