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理工男”游MIT
2018-09-17 12:55:5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创立于1861年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是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先后有七八十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MIT学习或工作,其自然及工程科学在世界上享有极佳的声誉。但凡有人提起“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皆推MIT。而且它的管理、经济等人文学科也同样优秀。

作为一个白发苍苍的“理工男”对MIT情有独钟。以往多次带亲友来过,因为时间短暂,且忙着给别人拍照,却没有好好看看这座“科技殿堂”。这天机会来了……

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和妻子乘橙线地铁换乘红线,跨过查尔斯河向北就从波士顿市来到剑桥市的MIT站。

从站台走上地面,就是万豪酒店,与之相邻的MIT Coop是一个大型书店出售教科书和一系列与MIT有关的商品,如帽子T恤衫。旁边有这里最好的海鲜餐馆Legal Sea Foods可以吃到享誉全球的波士顿龙虾,门外有一个鱼刺造型。过Main街马路就看到两辆价格不菲的波士顿观光车停在这里。临近的Broad Institute研究所是一个生物医学和基因研究中心 。

不远就看到Wiesner Building,威斯纳楼馆是MIT校友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也称为E15号大楼,因铺满磁砖的外墙而被学生戏称为“贝氏马桶”Pei Toilet。威斯纳馆设有元与原子中心Center for Bits and Atoms、比较媒体研究CMS,延伸至新增建的E14号大楼的还有MIT媒体实验室、艺术文化科技计划ACT,及建于1985年的李斯特视觉艺术中心。它是国际知名的艺术馆,永久收藏逾3000件当代艺术作品,免费开放参观,每年举办多次特展。

走过Ames St街看到三角楔型的化工系,天桥相通的是生物系。太太在化工楼前留影。她父亲是教化学的,我们儿子学化工,现搞药物,一家和化学有不解之缘。

黑色雕塑后的Green Building格林大楼是MIT 校友Cecil Howard Green捐款建造的,也由建筑师贝聿铭等设计,建成于1964年,为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的校舍。剑桥有楼层限制,格林大楼建造时在设计上运用了一些巧思,第一层楼高约9米,虽然整栋大楼只有18层楼,但大楼总高度为90米,相当于21层大楼。因此成为剑桥最高大楼。

来到校园中心的草坪,中间是纵横交错的步行道,中间有一个红色的金属造型雕塑。一边是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另一边是是造型奇特的Stata Center斯塔特中心。这里还有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和计算与系统生物学实验室。

斯塔特中心是一处历史名胜,纪念在二战期间辐射波实验室发挥的关键作用。纪念板上称,实验室成立于1940年秋天,开发微波雷达系统,并在盟军的胜利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实验室于1945年12月31日关闭。搞无线电出身的白发“理工男”欣然在此留影。

斯塔特中心是一栋建筑风格前卫的复合式建筑,由得过普立兹克建筑奖的弗兰克.盖里设计。它的设计是对建筑理念的彻底颠覆——借助计算机软件生成的各种变幻的曲面、抛光的金属面、土黄色的墙面、透明的玻璃幕墙共同交织扭曲在一起,“创造能使头脑解放的空间”。整座大楼表面上像是地震时两个板块相互挤压、褶皱、隆起的不规则而形成的碎片与残骸的堆积,设计师利用材料、颜色拼贴创建建筑主体,形成了一个新奇、振奋人心的校园景观。


【图1、自左上到右下: 瓦萨街大门、格林楼和化工生物楼、斯塔特中心、肖恩纪念碑、理工男】

尽管MIT惯用编号称呼校舍,这栋大楼却常被称以Stata。中心东北角的入口处,有一个关于解决中美“北朝鲜问题”的研讨会Forum的布告。看来MIT人不都是人们想象的“理工书呆子”。这天是星期天,没有任何人进出。拉开门居然也能进来。进来后有一个哈哈镜,装饰及内部结构和色彩立即让人眼睛一亮。

出门来到MIT校园的瓦萨街和主大街Main的交界处。肯德尔广场位于MIT北面,周围是世界级的办公大楼和华厦、餐厅、商店等,还有一座占地8400平方英尺的溜冰场。广场原本是一块盐沼,后来是波士顿和剑桥两地的交通枢纽,在19世纪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1990 年代开始,这一带转变成办公和研究机构的聚集地,现已有超过150间生化和IT科技公司进驻。

靠近MIT校园这边,有一个奇特的纪念碑,肖恩.科里尔纪念碑。纪念碑是为纪念在2013年4月18日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身亡的校警而建造的。纪念碑的设计将当代的数字建造技术、结构分析软件和计算技术与古老的穹顶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由硬石构成的五向穹顶和内部反射的中空拱形结构。附近一个闪闪发亮的MIT校碑也肯定凝聚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

斯塔特中心对面的漂亮建筑是麦戈文麻省理工学院脑研究所和皮考尔学习和记忆研究所。MIT本身也没有称之为大学University而是用了学院Institute。它下面的学院也称之为Institute,只好译成“研究所”了。

马路对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建筑,门口有一个“J”字母。这里是回旋加速器Cyclotron。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MIT教授丁肇中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其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祖籍山东,1936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父母到美进行学术访问时,丁母意外早产。因此,丁肇中具有了美国公民的身分。随父母回国后,童年时并未接受传统教育,直到他12岁由父母在家教。1949年12岁时随父去台湾。1956年赴密歇根大学,三年后获数理学硕士学位,又在物理研究所攻读两年,提前获得博士学位。

来到瓦萨大街和马萨诸塞大道交界处。一个巨大而古老的红砖大楼白字写着大都会仓库。马萨诸塞大道向西北走,是核反应堆实验室,似乎没有那么神秘。旁边还有一条铁路。马路对面一座漂亮的新楼,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诺华”是世界三大药企之一,总部设在瑞士。2002 诺华公司宣布成立研究所,总部靠MIT那么近,不能说和MIT没有关系。

1971年创立的MIT博物馆就被这个新建筑“淹没”在旁边,以致于没有被我发现。据说这里收藏了全像摄影作品、科技相关作品、人工智慧、机器人、MIT 的海事史料和其他历史资料,其中全像摄影作品有 1800 件,馆藏量为世界之最。

从马萨诸塞大道向东南折回便看到了MIT的大门了。这里是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楼里还有图书馆和展品陈列室。对面的综合大楼前有一个用字母、数字和符号构成的雕塑。像一个人坐在那里。

马萨诸塞大道以西校区的Kresge礼堂边草坪上有学生在作画。走到操场,有学生踢球,还有女生在打流行的Lacrosse曲棍球。我从这里拍到了远处的Simmons Hall西蒙斯馆,MIT的学生宿舍。运用多孔概念设计,有“海绵”的绰号。据说是设计师某天早晨洗澡时,从海棉得来的灵感。难怪每间寝室有9个密密麻麻的小窗户。除了寝室,还设有阅览室、电脑区、一间可容纳125人的小型电影院、一间健身房,以及户外餐厅。

随后,折回跨进MIT的大门,走了几十米来到中央大厅。墙上是纪念一战和二战阵亡的MIT人士。走出颇有气势的大圆顶The Great Dome下的大门。学生的毕业典礼就在这里搭台举行。仿罗马万神殿的圆顶设计的巴克工程图书馆是MIT的地标,常被学生笑称是宇宙中心。圆顶下方向后有一条知名的“永无止境的通道”,连结校内的主要大楼。

大圆顶也常成为学生恶作剧的场所,最有名的是曾有学生将一辆汽车放到圆顶上。最近一次是在九一一事件五周年时,在圆顶上放了一辆消防车以示纪念。环绕大圆顶外草坪的建筑是数学、物理、化学和材料等系。外墙高处刻着一些著名科学家的名子:法拉第、牛顿、富兰克林……校园内有不少雕塑。

跨过Memorial Dr就来到查尔斯河边。查尔斯河中白帆点点。沿马萨诸塞大道可步行跨查尔斯河公路桥,也可乘向南的1号公车过桥回到波士顿市。


【图2、自左上到右下: 礼堂、查尔斯河、大圆顶、学生宿舍】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