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国南北战争古战场
2018-10-30 16:47:4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美国宾州南部小镇葛底斯堡(Gettysburg)是一座历史名镇,南北战争的转折之战葛底斯堡战役便发生在这里,而林肯总统1863年11月19日在此发表的著名演说更使小镇闻名于世。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开战是因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而南方的奴隶主们想把奴隶制扩大到全国,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1863年7月1日到3日联邦政府的北军与李将军率领的邦联南军在葛底斯堡鏖战,北军赢得胜利扭转了战局。这是北美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血腥的战役,三昼夜两军共有5万多将士死伤。

1864年9月,北军一举攻下亚特兰大。1865年4月南军陷入北军的重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请降。战争终告结束,美国恢复统一。战斗结束不久,这片古战场便被保护。近6000英亩的国家军事公园保存了无数的大炮、战壕和墓地,建起了许多纪念碑和雕塑。就是开车走马观花主要战场就需两三个小时。

我用谷歌地图确定了驾车参观的路线,串连起了多个酣战之处,其中包括各州的纪念碑。首先来到葛底斯堡镇中心林肯广场,和那里一家商店门口的林肯雕像合影。

开往第一处景点弗吉尼亚纪念碑的路上,看到一排炮。旁边的标牌上记录了各个部队的番号。接着是制作精良的密西西比州纪念碑,其细节表现了战斗的残酷。

路易斯安那州纪念碑的创作者把它命名为“和平与记忆”,并解释道,胜利女神飞过战场,吹着长长的尖号角,回响在被遗忘死者的坟地上,它是葛底斯堡死去英雄的长鸣——象征精神永存。女神所持的火焰是对勇士们的永恒怀念。纪念碑下面支撑这个象征性人物的树干分为两部分,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并由一只和平鸽联接起来。

驱车在古战场,近距离感受了书中描绘的场景。凝望阵地,想到在短短的三天里,这片开满野花的原野上,几万将士或死或残,令人荡气回肠,心中多了几分生与死的悲壮。

弗吉尼亚纪念碑非常高大。顶部是一尊罗伯特•李的青铜雕像,让来访者仰视。他是出生于弗吉尼亚的军事家,在美墨战争中表现卓越。南北战争中,李将军是南方联盟的总司令。他先在公牛溪等战役中大获全胜,但在内战后期,却面临败局已定的投降还是继续抵抗的问题。

出身于西点军校的李,内心是宁为玉碎也不愿意投降的。南军中也有人希望在将军的率领下,组织妇女和青少年参战,进行游击战。然而他认为,战争是军人的事情,如果让妇女儿童拿枪参战,那是对破坏了战争的规则,也是军人的耻辱。

1865年4月9日,李将军下令打起白旗,率余部近三万将士,向联邦军投降。在最后一份文告里,他写道:“英勇和忠诚是无法补偿继续战斗所招致的损失,所以我决定避免无谓的牺牲。”投降仪式结束后,格兰特下令联邦部队不许庆祝,因为南方邦联将士“又是咱们的同胞兄弟了”。

战后,李积极从事教育事业,任“华盛顿与李大学”的校长。1870年病逝,葬在学校所在的弗吉尼亚州列克星敦。李将军雕像遍布美国各地。我们看到,在亚特兰大最著名的景点石岭山上就有雕刻在岩壁上的“南部同盟纪念雕像”,李在其中。对这座最大邦联纪念碑一直有争议。但历史学家认为应作为文物保存下来,让后世能记得我们的先人曾多么蒙昧。

南方邦联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李则是败军之将,按我们“成王败寇”的思维,他也是应该被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的,怎能够立碑歌颂?可是在当年战场的遗址上,他却受到与胜利者相同的待遇。宽容可能就是美国能够迅速重建联邦,成为强国的缘由。

不时有公园导游大巴来此。我们自驾是免费的,步行道路可以横穿整个公园。看到一群学生骑车来到这里,还看到一群孩子骑马参观,也是公园提供的项目。

宾夕法尼亚州纪念碑可能是纪念碑中最大的了,可能和公园地处该州有关。后来陆续看到了北方的明尼苏达、马里兰等州的纪念碑。南方的阿拉巴马州雕塑中的人物都是当时参战的真人。公园里有这么多纪念战败者的雕塑和其它纪念物,既是南北和解的结果,也反映了美国人的胸怀。

我们绕回葛底斯堡镇,看到多宾旧居和金尼•韦德旧居。金尼•韦德是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居民。在葛底斯堡战役期间,年仅20岁的她是唯一的直接平民伤员。她被流弹击中的房子现在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和博物馆。牧师多宾旧居是一家在国家史迹名录上列出的小酒馆,为建于1776年葛底斯堡最古老的建筑,在战役期间作为临时野战医院。

在葛底斯堡博物馆及游客中心外和林肯雕像合影后,我们进到中心大厅内。中心完整地展示了葛底斯堡的三天激烈战斗,陈列了内战期间交战双方的旗帜、帐篷、军用品等历史遗物。剧场可观看反映美国南北战争起因和过程的短片,对战役的背景和意义有一个概念。

圆形剧场的顶部犹如环形观景台。法国艺术家保罗•菲利普多创作的环形壁画,加上画前与之柔和一体的房舍、篱笆、人物等立体物件,在声、光等效果下,硝烟弥漫,炮声隆隆,演绎了战役的最高潮,犹如身临其境走进了历史。

离开游客中心开车来到国家公墓。安息在墓地周围的不仅是获胜一方的北军将士,南北双方的阵亡将士在这里平等地分享着他们的空间。进门就见到纽约州纪念碑和雷诺兹将军的雕像,他是美国内战中联盟军最受尊敬的高级指挥官之一,他的波托马克军队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半圆形国家战士公墓的圆心处是战士纪念碑。雕像下方盘旋的十八颗巨大的青铜星代表着埋葬十八个联盟州的战死战士。四个雕像位于基底的四个角落,分别代表战争、历史、和平和富有。

国家战士公墓的西北部是纪念联盟和南部邦联共济会的纪念碑。表现了成员间独特的友谊——即使忠实地为各自政府进行战斗,他们还能够保持一种兄弟情谊。

国家士兵纪念碑后,标牌指示林肯在这里发表演说。肯塔基州为纪念在该州诞生的林肯著名演讲而特制了纪念碑,有林肯演讲全文铜匾,让他那带有肯塔基口音的雄壮之音在此回响。

林肯以宽阔的胸怀和为国家统一的卓识远见发表的演说,修辞精炼严谨。两分钟的致词赢得了十分钟的掌声。演说中不提战争的输赢,却颂扬双方将士都是为了“自由之新生”而流血牺牲。演说中,发展了国父华盛顿们的立国理念,提出了“of all the people,by all the people,for all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这不朽的的警句,流芳百世、惠及天下,成为世人追求并努力实践的民主政治基本理念。

战争是残酷的,但南北双方及此后的美国人没有去计较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而是将阵亡者都看作是为美利坚捐躯的战士。他们默默诵读林肯的演说词“我们把战场的一角献给为我们国家的生存而捐躯的人们”。南北战争以后,美国本土再也没有打过仗,直到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林肯成为美国最受崇敬的五位总统(罗斯福、林肯、华盛顿、杜鲁门和波尔克)之一。

最后我们去了小圆顶(Little Round Top),看到了“小圆顶英雄”G. K. Warren 将军的雕像。又从小圆顶山丘上远眺峡谷魔鬼洞穴(Devil’s Den)那个战斗最惨烈的地方。当年“沙场马革裹尸”——超过七千名阵亡战士和五千匹战马尸骸曾在此暴晒于骄阳之下,我们不禁感叹,今天能生活在相对和平和安详的世道中,算是幸运。真要感恩于人类的进步和历史的进程。

据说,1938年7月初,也就是在战役结束后整整75年,参加过战役的仍健在的两千多名双方老兵,从美国各地来到葛底斯堡,当年的对手耄耋之年故地重逢,“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何等动人的一幕啊!

这样的故事如果也能发生在我们华人的故土该有多好!那里比这更为惨烈的战场不知有多少……


(图1:上至右下: 游客中心外和林肯雕像合影,葛底斯堡镇中心林肯广场,“小圆顶英雄”雕像,古战场一角)


(图2:左至右: “和平与记忆”,弗吉尼亚纪念碑,林肯演讲纪念碑,共济会纪念碑,古战场大炮)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