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化你知道多少?
2018-11-08 15:54:39
来源:星星生活

全球范围内,人类进食的工具主要分为三种。一种直接用手抓食,一种用叉子、勺子,一种用筷子、勺子。用叉子的就是欧美,用手的是南亚次大陆、非洲,用筷子的就是东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还有越南,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筷子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很早就有了勺子和筷子。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4000年,筷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先人已经懂得用树枝等长条物来夹取食物。

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说筷子是“从竹者声”,说明早期的筷子,最常采用的材质为“竹”。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礼记》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梜,犹箸也”。《史记》谓“纣始为象箸。”这些都说明“箸”的称呼可能最早在商代出现。

从中国的自然资源来看,北方多树,而南方则多竹,筷子这种东西实是就城取材,以象牙搞出来的筷子就有点残忍了。关于象牙筷的故事,说的是纣王搞了双象牙筷子,贤臣箕子就叹息了,弄个象牙筷,那是绝对不会用它配瓦器,而是以金、玉器为食皿,金、玉器自然不会再盛野菜之类的玩意儿,那是必须山珍海味,……然后就是酒池肉林亡国了——从一双筷子看由俭入奢乃至于亡国,也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了。

《韩非子·说林上》提到,“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这些从一双筷子看出亡国的危机,也是明睿得无以复加了。从这一点看出,最在商朝,便已经出现了制作精美的筷子,由此看来,中国人以筷进餐的传统,至少也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流行的“筷子”叫法,在明代以后的文献中才较多出现,开始叫“快儿”、“快子”。被引用较多的说法,是陆容《菽园杂记》中有关时俗的记载。那时水上行舟之家讲究避讳,以吴中(今苏州)一带为甚,如忌讳“翻”、“住”等字眼,于是称“幡布”为“抹布”,“箸”为“快儿”。虽然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清《康熙字典》仅收录“箸”而不收录“筷”。

现在不时能看到的两人用四只筷子同时夹菜,这在古代是不允许的。古人认为这种动作叫“截筷”,与收纳骨灰时的动作相似,不吉利。古人吃饭时还忌让人停下筷子,“停筷”是针对死人的。人死后会在棺前放最后一碗“饭”,并将一双筷子直插饭上叫“供筷”,这样才停下筷子。因为这种忌讳,吃饭时是不能将筷子插在饭上的。

筷子刚传到日本时,与中国同样采取了横向摆放的方式。但在后来,西域的饮食文化、用餐习惯、餐具、菜肴传入大陆,筷子的摆放也转变成了与叉子、勺子相同的纵向式。而日本始终坚持着横向摆放的习惯,成为了世界上唯一横着摆筷子的国家。

在中国人的眼中,生活中的物品往往会与人的理想联系起来,一件简单的物件往往都会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作为崇尚礼制的国度,“礼器”是贯穿于生活的点滴之中,尤其在餐饮用具中,有众多的物品都是曾是重要的“礼器”,有的还逐渐演化成纯粹的“礼器”,如著名的“鼎”,就从最初的煮食器演化成为皇权的象征。而筷子因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日常使用中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礼法”,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传递着文化的信息。

中国人自古便重视礼仪,进餐的礼仪自是其中一部分,筷子在礼仪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进餐时,筷子的拿捏方法及摆放方向,都性于礼仪范畴,从中更可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如忌讳筷子“三长两短”地放置。筷子在古人的婚姻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筷子作为“礼”和“仁”的象征物之一,在新人婚礼时也有其作用,往往长辈会送新人筷子,有成双成对之喻意,也暗含早生贵子的祝愿。

其实,看似简单的筷子,无论是使用形式——夹、拨、挑、扒、撮、撕,还是材料——竹木、金属、象牙、骨头、玉石……这些可都不简单,它散发着历久弥香的生活气息,并慢慢演变成为一种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存在。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雅士对它津津乐道,例如明代程良规的《诵竹箸》:“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还有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的《咏箸》:“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

在现代的餐饮内,多有精美的漆油筷子。这种筷子表面光滑,又因为筷头是圆的,在夹取食物上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什么不做成方的呢?筷着呈圆柱实是有其文化内涵的,“筷头圆,为乾卦,乾为天”,所谓“民以食为天”便是这样来的。筷子的人手拿捏的这一部分呈方形,一方面是防止“手滑”,另一方面是先民崇尚天圆地方的文化有关,也更近于中国人“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传统。

一双筷子,一部历史,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收藏

评论已关闭